武汉又添3个国家级研究中心,未来可让“物”感知人

长江日报融媒体3月15日讯 日前,科技部公布了2017年度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名单,武汉又有3家中心入选。至此,湖北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增至34家,位居全国前列。

武汉新增3家分别是地球深部钻探与深地资源开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感知生物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与国家战略和世界前沿息息相关——

其中,“科技三会”上指出,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有学者研究认为,如果我国固体矿产勘查深度达到2000米,探明的资源储量可以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而该中心有助我国成为世界地球深部探测领域的“领跑者”,在优势方向进入“无人区”;

人类用5000~15000年时间将野生动物驯化成家养动物,再用3000~5000年对其进行人工选种,形成了今天世界各地的家养品种,而品种还在不断优化中,足可见动物遗传育种是永不过时的全球前沿;

而感知生物技术能通过接收脑电波感知人们的心情,被认为是人工智能产业爆发的前哨战。科学家想象,运用该技术甚至可让“物”感知人,未来的智能家居这样玩:灯体谅到人累了,自觉把灯光调亮或调暗。而华中科大以“脑空间信息学家”骆清铭为代表的脑科学团队、中科院物数所神经影像研究组等,都在致力于感知生物学相关的研究。

记者了解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的建立,旨在发挥国际科技合作在扩大科技开放中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提升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形成“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成为国家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扩大科技对外影响力的中坚力量,并对领域或地区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因此,这三个中心落在武汉,是对武汉在相关领域技术引领的充分认可。目前,武汉共有12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从承担单位来看,华中科大5个,华中农业大学3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各1个。

近年来,省科技厅加大力度支持湖北科技资源国际化发展,积极建设了国家级、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106家,实现了对全省优势产业、优势学科的全覆盖,在合作创新、技术转移、综合服务等方面为全省对外科技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记者李佳 通讯员余翔 丘剑山 实习生朱圣琛)

【编辑:陈智】

(作者:李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