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专栏·文化符码】灾难中看互联网


文/尤雾

作家,从事文艺评论和杂文写作,兼习译事。

假如现在来重新回顾三十年来的互联网变革,全球的互联网化已经出现了某些先知般的前瞻性。

当灾难降临时,互联网成为了地球住民的最主要依托——谁也没法想象假如没有互联网的话,人们将如何面对这些灾难。在多年来关于全球化的各种讨论中,“面对灾难的一体化形态”似乎并不是问题的焦点,却以一种启示般的方式降临在地上。面对现实的态度或者各种事关经济形态的探讨,实际上已经表达为一个简单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来形成和互联网之间的关联,说简单点,就是你是否选择互联网的问题。

这是哈姆雷特之问的21世纪版本。从表面上来看,谁都已经作出了选择。但是,瘟疫和互联网世界之间这场突发的激进搏杀,远远没有真正走到尽头。瘟疫是一场绝对肉身化的侵袭,而互联网却呈现为高度想象式的精神形态。瘟疫越是来势凶猛,人们对互联网的依靠就越紧密。人们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缺失了互联网的话,人的精神会率先崩溃,更不必等到瘟疫来袭。

很多社会理论家依旧在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格局里探讨人类的境遇和选择,但在互联网面前,人们早就别无选择。你的一切意见都必须依靠互联网来进行表达,哪怕是激进反对互联网的态度。过去或许会有不少人将互联网视为城邦,但实际上互联网已经演进为一种律法形态,一种你无法回避的基本语言。

在瘟疫期间,经济形态依靠是否依托于互联网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组生态景观,而且从表面上看,这种形态上的割裂将会持续下去。人们纷纷意识到网络视频中所呈现的世界并不比真实世界更为虚假,相反,人类的肉身倒似乎成为了网络视频的冗余之物。学生们纷纷依靠视频来上课,而且似乎并不比过去的课堂教学更加糟糕。这都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要是人们能够依靠互联网来解决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那么瘟疫根本没有多少进一步扩张的余地——互联网逼迫瘟疫成为了一个自我否定性的存在,这恐怕是谁都始料未及的。

专家们纷纷致力于探讨瘟疫将终结于何时,可人们又何必回到天地中去呢?要是我们在互联网上足够安逸,那么现在的生活形态岂不是正在从例外性中突围,尝试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形态吗?或许人类早期从山野间建立起村落,从村落进入城市,这也不过是我们根本难以回避的命运进程呢?或许是这样,或许不是,但问题起码并不像看上去那样简单。这意味着,人们是否开始逐渐摆脱重力的束缚,选择把自己彻底托付在一个二进制的世界里面?

当然,更为理想化的猜想,是互联网并没有进化到如此强大的地步,以至于人类生活还不得不面对诸如瘟疫和其他灾害的困扰。一方面承担那些自然和世界本身的不幸,但同时还能保有我们固有的文化和精神、爱情和命运。两股力量似乎总在幸福和不幸这两端对世人做出撕扯,或许还会有卓越的头脑来为人类解开这些谜团,但在很多年前,苏格拉底也曾经面对这一切,他只留下一句话——哪条去路好,没有人知道。

【编辑:秦孟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