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专栏·无限杂思】传教士的话术

刘洪波


刘洪波       湖北仙桃人。长江日报评论员,高级记者。


网络影视作品《长安十二时辰》说的不是时间之事,但时间节点成为全剧的展开线索,使“时辰”这个古代中国的计时制度,一时具有了时尚感。

时辰作为一种细分时间的方法,对应着十二地支,表示的却是太阳在天空的方位。一般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十二时辰制已经建立。子时夜半,午时正中,丑时鸡鸣,戌时黄昏,时辰与“现象”的固定联系,千百年来深入人心。

对古人生活的一般需要和农业时代的社会节奏来说,时辰是足够的,但并不适应时间运用的所有需要。例如历代帝王“早朝”都在清晨天亮之时,用时辰就很难“准点”。《后汉书》记载,每到新年,“夜漏未尽七刻,钟鸣受贺”,这里就用到了“刻”而不是时辰。

“夜漏未尽七刻”“午时三刻”中的刻,是中国计时特有的百刻制。今天我们说的时刻,不具有古代的“定时”功能。现在人们偶尔用“两点一刻”说时间,只是“刻”的遗响。人们从来不会说“两点一刻过三分”,一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没有“刻”什么事。

百刻比十二时辰分得细,但出现更早。百刻制建立在滴漏、日晷计时之上,而时辰制建立于太阳在一天中的可视方位。前者是人工技术,后者是天象观察。以古人的技术能力,天象观察很难把时间细划到百分水平,把漏尺圭表细分到百刻则容易得多。

一般认为,百刻制在商代已经出现。这有什么依据?推论而已。例如,百刻制将日夜长短的变化控制在40至60刻的摆幅之内,处于纬度34.6度到40.5度之间的地带较为合用,山东河南一带最为合适。唐代《初学记》中说,漏刻计时“肇于黄帝之日,宣乎夏商之代”。《仪礼》中有“日入三商为昏”的说法,三商被解释为“三刻”,这就像把做生意的称“商人”,把大辰称“商星”一样。还有,商代的象牙尺把一尺划为百份,推想时间上也可能百刻划分。如此等等。

“夜漏未尽七刻”,是纯粹的百刻制。“午时三刻”,则是百刻制与时辰制的混合。以十二时辰对百刻,不能整除。时辰怎样分成刻,其实很不顺溜。当然,问题勉强总是可以解决的,如十二时辰,每时辰分为8刻,共96刻,每个时辰再加上2小刻,每刻等于3小刻,十二时辰共24小刻,合计为4刻。于是百刻在十二时辰均分完毕。如此勉强的分法,虽可证智慧,但并不能解决两套时间体系兼容性差的问题,而且每时辰大小刻分起来,时长也不均。

为了根本上协合时辰与百刻,历史上有三次尝试。汉哀帝时曾改为一天一百二十刻,两个月后以“违经不古”废止。十余年后,王莽又改为一天一百二十刻,到东汉建立被废除。又约500年后,梁武帝改一天九十六刻,后又改一天一百〇八刻,陈文帝废除。此后直到明末,百刻制才被九十六刻制取代。

明末九十六刻制,对应的不是十二时辰,而是西方的24小时制。有什么不同吗?十二时辰(包括再细分时辰为初、正两个时段二十四辰刻制)后面有一幅想象的黄道图,百刻制后面有一只实际的滴漏,24小时制后面则有一只现实的钟表。画风的改变,意味着时间机制的重置,控制时间的不再是黄道、滴漏,而是各种传动控制构成的机械。这是旧学与新学的最初更替,中学与西学的最初融合,并没有什么血雨腥风。

但九十六刻制,其实只是一个话术。这个话术是明末传教士利玛窦发明的。利玛窦要面对百刻制解释钟表,伪称西方有刻,1小时分4刻,全天96刻。这样,中国人心理上容易接受得多。万历二十八年,利玛窦进献自鸣钟,一刻一鸣。《万历野获编》称利玛窦谈其国“每日分为二十四时,每时止四刻,……其国廿四时,即中华十二时也”。利玛窦与李之藻翻译《同文指要》时说,“中国计日以百刻,西洋以九十六刻”。

很快,明末学者接受了“西方九十六刻计时”的说法,并向皇帝介绍。徐光启进献《测天约说》称,“时又有刻,每时八刻,一日则九十六刻,东西所同用。星官家用百刻,取整数易算也”。明末许多日晷也采用了九十六刻制,包括李天经向皇帝进献的日晷。清初颁行时宪历,九十六刻制已俨然正统。此时,60进制的分和秒还没有被引入,要到康熙九年才明确“刻十五分,分六十秒”之制。

利玛窦等传教士作为“西方计时方法”塑造出来的刻,只是百刻制和时分秒制度的中间点,为现代时间制度引入时和百刻制之所需,是技术进入的一种文化路径。与九十六刻制的建立同步,对360度角度测量体系的引入也在进行,“御制”的《数理精蕴》与历法,协同重塑中国的数理科学。这些都没有引起什么争议。

在康熙历法之争中,杨光先指控以九十六刻替代百刻有害国运,百刻计时则日长,九十六刻计时则日短,新的刻制使国祚变短。杨光先并不知道西方没有刻这种计时方法。徐光启、李天经等人恐怕也未必知道。清初学者戴震认为九十六刻制源于梁代,梅文鼎说回回历就采用了九十六刻制,他们都没怀疑传教士说的西方有刻的计时方法。

传教士们知道“刻”是伪造的,但指其为西方计时方法,当时中国学者不管是否赞同九十六刻制,都不怀疑西方九十六刻计时。中国的现代计时制度,就是在这种“误导误信”中开始。

【编辑:秦孟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