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冯桂林教授:市民意识培育和末端治理设施建设,是推进垃圾分类首要前提

长江日报-长江网6月6日讯(记者李冀 通讯员黄芹)“绿厨厨、黄其其、红危危、蓝宝宝,口罩放进黑桶桶。”昨日,在武汉开发区沌阳街阳光城社区,90后妈妈正在引导她6岁的女儿,将在家已经打包好的垃圾按照垃圾桶颜色分类投放。2018年6月,阳光城社区定为垃圾分类试点,如今,垃圾分类居民知晓率达到95%,参与率达75%,自觉投放率达60%。

2020年5月11日武汉市人民政府第11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在阳光社区,随处可见垃圾分类的温馨提示牌,社区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广告牌、微信网格群、微邻里等都在滚动宣传垃圾分类,营造出浓厚氛围。

阳光社区党组织书记陈素芹介绍:社区成立了“绿色阳光环保志愿服务队”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多次在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参加活动志愿者达到5000人次以上,为社区实施垃圾分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宣传加强意识,活动带动行动,监督加点压,奖励激励下。”陈素芹说,社区专人值守培养居民分类习惯。“阿姨您好,您这次的厨余垃圾有1公斤,这些纸箱、塑料桶等再生资源是4公斤,我给您登记好,积分可以换礼物。”志愿者小王在垃圾分类投放点引导,提高了分类投放率。

陈素芹说,计划将在阳光城四期建设一个生活垃圾分类亲子体验馆。如果条件成熟,可以考虑引入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站,外观类似智能快递柜,扫码开柜放垃圾,自动识别赢积分兑礼。如此一来,居民扫码扔垃圾赢积分兑换礼物一条龙。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冯桂林教授。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冯桂林教授说,垃圾分类意识培育和末端治理设施的建设,是推进垃圾源头分类进行的首要前提。垃圾源头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群众和市场等多方面的要素,需要多方面配合。既要有政府层面的宏观规划和引导,更要全方位多角度的齐抓共管。

冯桂林说,垃圾分类需要依托市场化推进,形成环保产业链。市场空缺需要通过政府的正向引导,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效应,以有限的回收体系为基础,激活其功效,实现垃圾分类分流。

冯桂林说,垃圾分类的重点在社区,难点也在社区。按照人生活的场景来划分,大致有三类:单位、家庭、公共场所。单位的制度容易被遵守,公共场所的分类有专人,难就难在家庭。进而就是社区,既无有效强制力,又很松散不便细致管理。因此要自上而下有规划、制度、机制保障社区工作顺利开展,更要全体人民有意识成习惯,以多种方式向居民推广垃圾分类措施,践行垃圾分类理念。

【编辑:戴容】

(作者:李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