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作品频现错别字,2分钟出现10多处

长江日报-长江网6月10日讯(记者方历娇)“物业”写成“午业”、“给钱”写成“给乾”、“价格”写成“架格”……近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在某些短视频平台上发现,不少“网红”账号发布的短视频中,字幕频现错别字。

某平台上,一条短视频的字幕中,“倒霉”写成了“倒枚”。

某短视频平台上,一个发布悬疑短剧的账号有320多万粉丝,累计被点赞数达1500多万。记者发现,该账号发布了一条时长不到2分钟的视频,出现了10多处错别字,包括“倒霉”写成“倒枚”等。该账号发布的其他多条短视频,字幕也频繁出现“赶家务”“肚子腾”等错别字。

某平台上,一条短视频的字幕中,“垃圾桶”写成了“辣鸡桶”。

在另一短视频平台上,记者同样发现字幕频频出错。一些粉丝量超百万的账号,短视频字幕中,“十倍奉还”写成了“是被奉还”、“垃圾桶”写成了“辣鸡桶”。

记者翻阅上述短视频的评论,几乎无人指出字幕存在错别字。

某平台上,一条短视频的字幕中,“十倍奉还”写成了“是被奉还”。

武汉一家“网红”经纪机构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短视频中频繁出现错别字,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制作者为规避涉黄、涉毒、涉暴字眼,有意使用错别字;二是制作者把关不严,没对字幕进行细致校对;三是制作者有意使用错别字,让字幕显得更“特别”,博人眼球。“第三种情况更常见,确实有制作者把使用错别字当成‘时尚’。”



某平台上,一条短视频的字幕中,“物种”写成了“物总”。

2010年,原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指出,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的报头(名)、刊名、封皮、包装装饰物、广告宣传品及内文等用字,必须使用规范汉字,禁止使用不规范汉字。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刘宝俊认为,短视频是时下流行的快餐文化的代表,青少年受众多,滥用、误用、错用汉字的现象,会带来不良引导。他建议,短视频平台方应加强内容把关,切实起到监管职责。

短评:别把写错别字当“潮流”

时长不足2分钟的短视频,竟然出现10余处错别字。而这种现象在短视频平台上比比皆是。

有业内人士指出,不少短视频制作者把使用错别字当成一种“时尚”。令人担忧的是,这些短视频的评论区,几乎无人指出错别字问题。

一方面,不少短视频创作者将错别字堂而皇之地放出来,不加计较,错得自自然然;另一方面,网友们对于显而易见的错别字似乎处于“默认”状态,照单全收。

不管是互联网传播时代还是纸质印刷品传播时代,人们都能理解文本出现少量的差错。这并不意味着传播应当放弃杜绝差错的追求,更不意味着人们应当追捧错别字或主动用错别字来博取眼球。短视频制作者追逐流量的法宝可以有千万种,知识积累、剪辑技术、创意思维等等,但不应该包含错别字。

追求流量,必须有红线意识;追捧流量,也必须保持基本的是非观。写好、用对汉字,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尊重,对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也是文字表意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默认错别字成堆是对恶趣味的纵容,追捧错别字更是一种文化病态。短视频创作者、平台方、用户们对纵容应该预防,对病态应该医治。(记者刘智宇)

【编辑:付豪 戴容】

(作者:方历娇 刘智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