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可以,但别吵我”,此题何解?这个办公室想各种“尖板眼”为工地出谋划策

长江日报-长江网6月29日讯  “这个端午在家过得很舒坦。”家住劳动街花惠社区的居民肖树生说,没了烦人的施工噪声,子女回家也能安心聚一聚,再也不怕孩子们被吵跑了。6月29日,全市首个“工地降噪协调室”在长江航运总医院急诊门诊公共卫生综合业务用房建设项目正式挂牌成立。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从江岸城管获悉,试运行一个月来,这个工地的噪声投诉从5月份的47起降至6月份的8起,端午小长假三天实现“零投诉”。

长江航运总医院急诊门诊公共卫生综合业务用房建设项目位于江岸区建设大道,是重点民生项目。工程建设期间,土方挖掘与外运,成为了最大的噪声源,引来周围居民纷纷投诉。5月,居民的投诉达到高峰。

“这个工程是重要民生项目,不能让民生项目成为烦心项目。”江岸区城管执法大队直属四中队负责人找到施工方,双方达成共识。于是,在城管部门牵头下,城管、街道社区、施工方和居民代表,在花惠社区召开了4次协调会。最终,四方决定成立了一个“工地降噪协调室”,常驻工地。

协调过程中,居民的要求很简单,“施工可以,但别吵我休息。”花惠社区负责人说,要满足居民这一要求,又不能影响施工进度,颇费了一番脑筋。

“您听说过工地出土前,要先把石头和泥土分开吗?”施工方负责人说,这就是协调室一起商量出来的“尖板眼”。工地与最近的居民楼相距只有5米左右,夜间渣土外运,如果按照常规流程,噪声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为此,经过协商,施工方把挖掘机从大功率换成小功率,然后拆解优化流程。原来,夜间挖掘、外运一次完成,现在改成白天挖掘,在场内将砂石与泥土分离,转运至远离居民楼的地方,夜间渣土车再按不同时段,分别运走砂石和泥土,把噪声降至最低。

“工地降噪协调室”开会解决降噪问题。通讯员宋宏雷 供图

此外,为了降噪,工地钢板下面垫了厚胶垫;“啄木鸟”施工,尽量把时间压缩至8点半至下午5点半,避开早上7点和晚上10点这些时间段。

噪音降下来了,群众满意度高了,工程也能顺利进行。江岸区城管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说,“工地降噪协调室”机制近期将在江岸区所有工地进行推广。

(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宋宏雷 黄威)

【编辑:丁翾】

(作者:陶常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