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是不是病毒载体?日常如何截断病毒传播?疾控中心专家这样说

长江日报-长江网7月11日讯(记者刘晨玮 通讯员袁皓)由厄瓜多尔共3家企业生产的冻南美白虾1个集装箱内壁样本和5个外包装样本中被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此前还发生了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发现新冠病毒的情况。

海鲜到底是不是病毒载体?日常生活中如何截断病毒传播?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生物检验所所长副所长刘满清强调:海鲜产品本身作为病毒载体的可能性很小,但病毒的确能在包裹上存活,勤洗手是第一道防火墙。

海鲜产品本身作为病毒载体的可能性很小

刘满清介绍,目前新冠病毒的宿主为哺乳动物,而三文鱼等海鲜不是哺乳动物,感染和携带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性很小。

刘满清解释,病毒如感染动物,首先,动物细胞上需要有病毒相应的受体,而鱼类属于低等生物,与人类在进化上相距太远,几乎不会有相似的病毒受体。因此,鱼类病毒传染给人类的情况没有发生过。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三文鱼更可能是被病毒污染了。”刘满清认为,污染的可能性涉及三文鱼从捕捞到售卖的全过程,包括三文鱼的养殖、捕捞、搬运、处理、售卖等可能暴露在有病毒污染的环节。

接触冷链运输食品后要及时洗手

刘满清提醒,在直接接触冷链运输食品时,建议工作人员佩戴口罩、手套,工作完成后及时洗手。在处理生食的过程中,可以先对外包装进行消毒或清洗,而生鲜食物也应先彻底清洗并充分加热烹饪后再食用。建议砧板、刀具等厨房用具应生熟分开使用,在使用后及时清洗。

对于“低温冷链条件下,病毒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的说法,刘满清解释,病毒是怕热不怕冷的生物。因此,相对来说,低温条件下,病毒的存活时间要更长一些,但影响病毒存活的因素不只是温度,还有湿度、紫外线强度等。

在收取快递、外卖后,如市民对内外包装有所担心,他建议,可用酒精或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拆包后,要做好手部卫生,在流动水下,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洁双手。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专家建议,居家用餐时,市民应该注意加热烹饪、公筷公匙等基本卫生行为,更应该注意个人防护,勤洗手、勤通风、少聚集。

【编辑:戴容】

(作者:刘晨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