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位记者探访24处险段,两江堤防今非昔比,巡查守护不减一分

长江日报-长江网7月15日讯 7月12日23时,历史第四高位的长江洪峰通过武汉段。龙王庙、月亮湾、武金堤……在一个个武汉人耳熟能详的传统险段上,数万防汛值守人警惕地目送洪水安然远去。14日,长江日报21位记者现场探访了武汉市长江、汉江干堤的24处昔日险段后发现,这些险段通过此次洪水考验,全部安然无恙。

据了解,由于这24处险段一直是我市防汛抗洪的防守重点。1998年洪水来袭,这些险段都曾遭遇了险情。地处两江交汇的龙王庙曾是最著名的险段,如今这里已被改造成为市民游客观光的新景点。江汉区河道堤防管理所工作人员杭建权介绍,1998年抗洪以后,龙王庙险段实施了多次综合整治工程,2016年汛后,龙王庙高开闸还设置了29.1米的拼装式防洪墙。记者14日下午在现场看到,此时长江汉口站水位已降至28.63米,虽然仍比外面的马路高30厘米,但从钢闸门的缝隙里,看不到一点渗水。

记者看到,武昌月亮湾、青山倒口湖等知名险段,经过综合加固改造工程后,如今有的成为“城市阳台”,有的变身为防洪主题公园。正在蔡甸汉江柴林垸险段上值守的张湾街旭光村村委会委员胡耀华告诉记者,1998年防汛时,他们曾在大堤上用土袋垒起了80厘米高的子堤,但最终没有挡住洪水,村民只能撤离。如今,这个险段进行了多次加高加固后,虽然今年武汉汉江段最高水位已经到了29.07米,但是大堤依旧十分稳固。“我们再也不用撤离家园了!”

7月6日,我市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后,按照“二级响应、一级战备”的要求,在24个传统险段的大堤上,防汛大军正彻夜不眠地巡堤查险。“虽然过去的险段经过加固改造以后,防洪能力有了巨大提升,但我们不能有丝毫大意。”洪峰虽过,但负责值守江夏四邑公堤谭家窑险段的江夏经发投集团党委委员李鸿斌,却没有一点松懈:长江水位下降后,大堤迎水面更易发生险情,我们集团13日还特地调来了一架无人机,巡视大堤迎水面和江水的情况。

防汛需要采取“人海”战术,但无人机、远程视频监控等现代科技手段也在今年防汛中大显威力。在汉南长江水洪口险段大堤上,正在巡堤的邓南街水二村党支部书记姚传递回忆:1998年抗洪时,不像现在人人一部手机,通信手段还基本靠脚。一次巡逻组发现堤脚有一处渗水,派人狂奔500多米跑到村里的防汛联络点报告。现在我们只用在微信群里喊一嗓子,发个定位,防汛人员立即就能到位。

(统稿彭仲)

【编辑:张靖】

(作者:彭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