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险点变公园,市民:“即使在汛期,去倒口湖公园散步依然很安全”

虽然下着小雨,但公园内依然有市民在休闲散步。记者覃柳玮 摄

长江日报-长江网7月15日讯 15日早上9时,微雨一扫燥热。虽然洪峰已过汉,但青山区倒口湖防洪科普公园(以下简称:倒口湖公园)的防汛值守点依然有人坚持24小时值班,工作人员时刻观察着水面情况。相隔240米的青山江滩,因汛情早就暂时封闭;而这里,除了防汛人员,还有三五成群的游客在倒口湖公园散步。

因为公园就在家门口,新沟桥街热电社区居民童绍秋是倒口湖公园的常客,他一个人打着伞在公园里散步。童绍秋说:“倒口湖是武青堤著名的险段,2016年还发生了险情。而今,昔日的险点变成了公园,即使现在汛期还没有过去,但倒口湖公园依然很安全。”

溃堤成湖,2016年发生管涌险情

倒口湖公园位于青山区和平公园以北,西侧紧邻热电小区和建设五路。1931年8月,长江洪水泛滥,武青堤溃口,江水冲刷,在堤外形成10余万平方米湖面,倒口湖因倒堤溃口成湖而得名。1954年和1981年,倒口湖又经历了两次洪涝灾害,由于除险处理不彻底,多年来,倒口湖一直是武汉长江干堤防汛险点之一。

2016年7月,武汉遭遇大汛。青山区河道堤防管理所副所长舒捷依然记得当时的场景:“6月底我们发现倒口湖开始冒水泡,并一直密切关注。7月4日下午,巡湖的队员发现湖面开始翻涌黄水,这是明显的管涌表现。”

2016年发生管涌险情处被保留下来。记者覃柳玮 摄

青山区水务局迅速成立抢险突击队,舒捷任队长,11人立即赶往管涌现场参与抢险。因湖水较深、作业面有限、突降大雨等因素影响,管涌险情围堰作业一直未能顺利完成。防汛部门迅速组织民兵预备役、武警官兵、驻汉部队、驻区企业等抢险队伍1700余人,按照围堰抢险方案,连夜开展导滤、围堰、回填等抢险工作。

火箭军指挥学院和军械士官学校共500名官兵火速到达倒口湖增援,海军工程大学20多名官兵也紧急驰援青山。“最帅潜水员”官东的战友——12名潜水分队队员紧急下潜,探查险情。经过3个多小时的水下探摸,共潜水14人次,水下未发现塌方和明显的进水口,初步判定,倒口湖的散浸和管涌是因为地质原因和高水位压差造成的。

7月6日,李克强总理从湖南岳阳急赴武汉,早上9时25分到达倒口湖堤段管涌现场,指挥抢险救灾。总理看望慰问正在抢险的部队官兵时说:“这个管涌很危险,对长江干堤影响很大,大堤有危险武汉就有危险,一定要把大堤守好。”

舒捷回忆说:“那时候大家都是奋不顾身地往水里跳。接过沙袋铺围堰,倒砂石做导滤层。放眼望去全是人,遍地都是砂石料,大型机械随处可见。”经过30余小时紧急处置,险情得到控制。

消除隐患,2018年建成海绵公园

防汛值守人员正在围堰上探查湖面情况。记者覃柳玮 摄

为彻底消除管涌风险,2016年汛后,武汉市、青山区编制《武青堤倒口湖堤段2016年管涌险情汛后处理方案》,对2016年管涌旧址进行改造。

曾经封堵溃口使用的物料大多为木材和泥土,经多年挤压沉降在湖底成为淤泥,承压和防渗透能力有限。改造工程将湖底积淤进行换填,用厚实的砂性土替代稀松的淤泥,提升承压能力,防止渗透。

湖面的四片水塘也进行了清淤回填。因每片水塘湖底高程各不相同,为确保湖底均匀受压,距武青堤较远的水塘清淤后,将高程回填至20.00米。距大堤较近的水塘,清淤后高程回填至21.00米到21.30米。2017年6月,整险除险工程顺利完成,经受住了汛期的检验。

公园改造时恰逢青山区海绵城市建设,倒口湖公园被列入试点。渗、滞、蓄、净、用、排六大海绵城市理念在公园内随处可见。

和平公园管理处副主任张建介绍,经过改造,倒口湖公园绿化面积达到78%,雨水落下后直接渗透至泥土中,路面不会积水,且水岸均采用缓坡设计,减轻了湖水容蓄压力。公园水域面积也从2.8万平方米增至3万平方米,库容量从3万立方米提升至3.8万立方米,强降雨时,公园能为排水管网分担压力。水塘里种植了再力花、芦苇、美人蕉等植物美化环境、净化水体,经过净化的湖水,还可以作为灌溉用水。周边社区雨水管网也被接入公园,再将湖水与主干道排水箱涵连通,不仅降低小区渍水风险,湖水也流动了起来。

公园内有市民正在拍照。记者覃柳玮 摄

2018年6月,倒口湖公园开园迎客。公园观赏性提升的同时,作为城市组件的功能性也得到强化。园方还投放鱼虾、螺蛳、藻类等水生生物,为倒口湖构建稳定的水生态系统。

铭记历史,将防汛科普融入其中

公园入口广场旁的草坡上设置有一排大事记景观柱。记者覃柳玮 摄

倒口湖防洪科普公园是青山区第12座公园,也是武汉市第一座以防汛科普为主题的公园。2016年抢险时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全区人民深受鼓舞。青山区委区政府决定延伸抗洪抢险事迹和防汛文化,将倒口湖打造成防汛科普教育平台,提高市民的防汛意识和忧患意识。

走进公园,入口广场建设了武汉首座公园防洪科普宣传厅,这里被用来举办防汛救灾展览,宣讲防洪减灾知识。广场旁的草坡上,设置有一排大事记景观柱,柱体上铭刻着1931年、1954年、1998年等重要年份和28.28米、29.73米、29.43米等重要水位信息,以警示市民游客,提高大家对防汛重要性的认识。

青山区河道堤防管理所副所长舒捷(左)向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讲述当年抢险的情景。记者丁越强 摄

在坡地花园附近,2016年管涌抢险的旧址通过围堰方式进行了最大程度的还原,抗洪抢险中大家众志成城、齐心守卫险段的场景被定格于此。在管涌旧址旁还设置了一个防汛监测点,实时监测汛期水位变化。

倒口湖公园因汛而生,因汛而险,经过改造,得以涅槃重生。通过科普教育的形式,为倒口湖找准定位,成为铭记历史、启迪未来的好方式。

近年来,青山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奋力推进老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区绿化覆盖率超50%,居中心城区第一。如今的青山,已脱下重工业城区的外衣,换上了绿色生态、宜业宜居的新颜。

2016年发生管涌险情处被保留下来,湖边种上绿植净化水质。记者丁越强 摄

(记者覃柳玮 赵代君 通讯员彭亚楠 郭焱华)

【编辑:丁翾】

(作者:覃柳玮 赵代君 丁越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