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亿元以上项目至少300个,院士专家“领衔”十大高端产业,毫不放松冲刺决战下半年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 7月18日,我市召开会议分析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研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九个“毫不放松”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

7月19日,正在冲刺三季度的发改、经信、商务、科技、卫健、水务、交通、房管、人社、扶贫、行政审批等部门负责人向长江日报记者表示,以九个“毫不放松”对标工作,以主动作为、奋发有为的状态,做好“抢、快、干、稳”四篇文章。

汉产空轨“新时代号”试跑。资料图:中铁科工集团供图

毫不放松

■ 扩大有效投资

加大项目谋划、推进、落地,促进企业技改

力争下半年开工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00个

市发改委表示,将狠抓省、市级重大项目建设,每周调度,每月督办,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组织全市集中开工活动,能早则早、能开则开,力争下半年开工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00个;充分发挥好全市领导干部联系重大项目机制和三级协调机制的作用,实打实、硬碰硬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按照“项目等资金”的要求,再梳理、再研究、再补充、再申报一批重大项目。

市经信局负责人表示,将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深入实施全产业链智能化改造,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广应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发展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模式,持续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

■ 加快动能转换

加快科技创新,发展培育大科学装置等创新平台,创建更多“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抓好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院士专家引领带动光电子等十大高端产业发展

市科技局表示,将重点在光电子、人工智能、数字、量子技术、超级计算、电磁能、氢能、高端装备、新材料和大健康十大高端产业领域,发挥院士专家的辐射、引领和带动作用,聚焦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高端产业发展,促进核心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研发、转化和应用,带动全市产业做大做强。

今年下半年,市科技局将加大推进这一工作,建立工作专班、制定产业规划、设立产业基金,建立合作机制,做实融合项目;对院士专家引领的重大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重点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为院士专家项目落地推进提供优质、专业的全过程服务,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不断激发院士专家创新创造激情,促进我市高端产业突破性发展。

■ 抓好招商引资

强化以商招商、平台招商、社会化招商,完善投资促进体制,实行市场化运作、扁平化管理

“云峰会”“云签约”直通世界500强

市商务局表示,下半年策划开展亚布力论坛武汉特别峰会、世界500强光谷论坛、中国民营500强企业走进武汉,5G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健博会、进博会招商推介会,以及汉口北、口岸经济、现代服务业、轨道交通产业园、校友资智回汉等专场活动。积极参与“世界500强对话湖北”、“资智回荆楚”行动等活动,借助省级活动平台策划开展武汉专场活动。强化国家级开发区产业招商平台作用,充分发挥湖北自贸试验区武汉片区引领作用,做好重点国际产业园区的谋划、建设和招商工作。

充分运用远程在线对接方式,主动与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央企(国企)、跨国公司及国内知名民企,开展“云上投资峰会”“云端会客厅”“云推介”“云签约”等各种形式“云招商”活动。搭建“云考察”“云对接”招商信息化平台。建立武汉产业招商地图,构建“产融对接平台”,实现项目融资需求和投资机构偏好之间的精准匹配。

■ 扩大内需

有序开放因疫情临时管控或关闭的行业,谋划新一轮消费刺激政策,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消费新热点

谋划新一轮消费刺激举措,策划举办武汉啤酒节、中国品牌节年会

市商务局表示,当前全市消费品市场已显著回暖,下半年将围绕“毫不放松扩大内需”,谋划推出新一轮消费刺激举措。大力实施消费促进计划,谋划新一轮消费刺激政策。策划举办武汉啤酒节、华中国际车展、中国品牌节年会等促消费活动,继续办好直播带货、供需对接、仲夏消费季等系列活动,提前谋划金秋消费季、跨年消费季等活动。结合新农村建设,推进消费市场下沉,逐步激活农村消费。会同多部门一起策划开展汽车、家电、文体、旅游等促销活动。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有序开放因疫情临时管控或关闭的行业,适时恢复造节办会,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赛会经济等。引导实体商家上线经营、电商拓展实体零售,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商业双向融合。鼓励电商、快递等企业与实体店、商务楼宇和小区物业等合作,开展无接触配送服务。大力发展社区电商、“便利店+”等新零售,进一步优化完善全市品牌连锁便利店门店布局。

■ 补短板

用足用好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卫生体系健全完善等工作

年底前完成260个以上老旧小区改造 推进三大公共卫生中心、基地建设

市房管局表示,下半年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将补足短板,用足用好中央一揽子政策,力争年底前完成全市260个以上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结合小区实际、居民意愿和改造经费等因素,按照项目、资金、力量“三集中”原则,进一步优化改造方案,加强部门联动,统筹整合资源,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居民等社会力量出资参与改造。同时,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安全和质量。改造完成后,因地制宜选择物业服务模式,建立管养长效机制。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今年下半年将大力推进同济医院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协和医院国家区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同济医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疑难危急重症救治中心三大中心、基地的建设。同时,为补齐医防融合短板,市金银潭医院和市肺科医院将作为市疾控中心的临床基地,强化医疗机构疾病防控职能,推进防治一体化。下半年,我市还可完成1万张可转换传染病床位的储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秋冬季疫情反弹,做到有备无患。

■ 强支撑

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高铁、高速、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力

下半年建成四环线,实现10条轨道交通线路同步在建

市交通运输局表示,下半年深化武汉都市区环线高速公路规划方案,推进武汉都市区环线高速公路汉南过江通道等项目前期工作。协调推进天河机场第三跑道、卫星航站楼建设,支持推进武汉西站,武西高铁武汉枢纽直通线,沿江高铁武汉至合肥段、武汉至宜昌段等铁路项目建设。实现轨道交通5号线、7号线北延线、19号线等10条线路同步在建规模。

推进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加快建设武汉至大悟高速公路、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武汉段、绕城高速中洲至北湖改扩建段、硚口至孝感高速公路等项目;建成四环线全线、青山长江大桥等项目。继续推进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协调推动阳逻港铁水联运二期建设等。

■ 优化营商环境

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已有政策落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贴心服务

力争“网上办”事项比例达95%以上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表示,下半年,将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力争年底前实现电子证照应用率达85%以上;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一网通办”线上事项达1000项以上,“网上办”事项比例达95%以上,全程网办事项比例达70%以上;新增自助政务服务事项100项,鄂汇办APP(武汉专区)可办便民服务高频事项达400项以上。

聚力流程优化,持续开展“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减流程、减跑动次数”五减行动,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推出不少于50项“一件事”清单,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一事联办”审批服务。聚焦企业开办、户籍户政等高频事项,推进“全市通办”和“一张身份证办成事”的事项分别达到100项和150项。

围绕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不动产登记等营商环境重点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全力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下半年,市政数局还将加快建设数字政府,补齐智慧城市建设短板。

■ 抓好民生事业发展

统筹抓好脱贫攻坚、稳就业、积案化解等工作,全力做好中考保障

建一批扶贫产业园,确保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市扶贫办表示,下半年将优化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支持蔡甸、江夏、黄陂、新洲区规范建设一批扶贫产业园。建立扶贫项目招投标“绿色通道”,确保扶贫项目早开工早见效。依托“农博会”“食博会”等展会,积极推动扶贫产品进市场、进商超、进学校、进社区、进食堂。

就业方面,市人社局表示,下半年将继续落实发放求职及创业补贴、新建实训和见习基地、扩大“三支一扶”招聘规模、开展多轮次招聘活动等方式,做好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作。通过组织农村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为企业发放吸纳就业补贴、鼓励新建返乡创业园区等手段带动农民工就业。市人社局表示,将确保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17.35万人的目标任务。

积案化解方面,7月4日起在全市全面启动“化积案、解民忧、促和谐”活动,到2020年底,全市历史遗留的信访积案和疫后新发信访案件全部依法办结。

■ 抓好防汛防疫

严把输入关、公共场所日常检测关、发热门诊管控关,全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狠抓减灾救灾全力减少经济损失,建立对市民健康大数据监测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下半年,强化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闭环管理,守住第一道“关口”,确保“四早”要求落实到位。已确定全市62家发热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完善设施设备配置,配足配强医护力量,在9月底前完成结构及功能改造和人员、物资准备,进一步提高发热门诊的筛查、检测能力,完善发热患者的闭环管理。同时,下半年我市将启动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除发热门诊外,建立预约诊疗、互联网诊疗、药品零售、穿戴设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市民健康的大数据监测。

市水务局表示,狠抓外洪防御,所有河道堤防按每公里每天3班、每班不少于8人标准,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排查。狠抓内涝防治,24小时监测水雨汛情,提前部署调度,坚决推进易渍水点“一点一策”,加强雨后维护。狠抓减灾救灾,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做好安置点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减少经济损失。狠抓综合保障,确保汛期不停水、不停电、不断气、不断网,确保饮用水安全。

(长江日报记者马振华 黄莹 黄琪 康鹏 李佳 冷靖华 王谦 汪洋 潘璐 吴曈 黄征 黄师师 通讯员周钢 吴宝申 武经宣 余文珠 吕作武 孙晓 廖宇智)

【编辑:邓腊秀】


(作者:马振华黄莹黄琪康鹏李佳冷靖华王谦汪洋潘璐吴曈黄征黄师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