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前毛主席见证武钢一号高炉第一炉铁水出炉,高炉炼铁又炼人,拼搏精神代代传

退役的一号高炉将作为国家工业遗产整体保留。记者刘斌 摄

上世纪50年代,生机勃勃的新中国为改变“北重南轻”的钢铁工业布局,决定在南方兴建第一个大钢都。英雄的武钢先驱建设者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创建武钢,使中华民族的钢铁强国梦在武汉这片热土上开花结果。武汉钢铁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1958年9月13日,武钢一号高炉炼出第一炉铁水,标志着新中国兴建的第一个大钢都诞生。

钢铁冶金专家张寿荣院士:

武钢建设者把战争精神延续下来了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记者万建辉)现年92岁的中国工程院张寿荣院士是我国著名钢铁冶金专家,1957年,他从鞍钢调到武钢,此后60多年一直投身武钢的技术革新。武钢人不畏困难、艰苦创业的英雄气概,他作为亲历者深有体会。

7月21日,张寿荣院士在武昌家里接受采访。   记者万建辉 摄

他说,武钢是国家“一五”计划3个重点建设的钢铁基地之一,当时的鞍钢已有基础,武钢什么都没有,只有铁矿。武钢选址,开始许多人的意见是建在有铁矿的大冶,后来接受了专家意见,要靠近大城市,选址青山。

“我来的时候,这里还都是小山包。平地,开始平的是青山镇,当时只有6户人家。”张寿荣回忆说,当年他29岁,青山什么都没有,武钢筹备处在汉口。

1957年7月1日,武钢一号高炉破土动工,老一辈武钢人仅用14个月13天便完成了西方媒体眼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张寿荣参加武钢一期工程建设,使中国第一座1000立方米以上大高炉顺利投产。1958年9月13日,他见证了一号高炉出铁。

1959年,时任武钢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一清总结武钢创建历程时曾说,从1952年勘探矿石到1958年一号高炉出铁,万事开头难,建设一个大规模的、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尤其如此。白手起家,三难压顶:没有建设经验,没有建设队伍,没有建设基地。没有建设经验,不知道建设系列该怎么安排,建设方面的各种关系该怎么掌握,有些什么关口需要注意把守。缩短摸索过程,少走一点弯路,是每个人强烈的愿望。没有队伍就需要开始组织,没有基地就需要开始建设。施工时,水是塘水,路是土路,当时是“塘水绿色竞相饮,土路扬尘万丈高”。天天运输和来往的道路,“晴天是洋(扬)灰路,雨天是‘水泥路’”。而上千人的生活,没有基地,要安家立业,锅碗瓢盆都成问题。

为了祖国的建设,暂时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对英勇奋斗的职工同志们来说,“千难万难,难不倒工人阶级”,不懂就学,不会就钻,大家做到了“困难大,窍门多,干劲足”。工人们说:“困难如天大……什么也比不上我们工人阶级的决心大!”许多共产党员说:“我们共产党员做事就是不怕困难,越困难共产党员就越要创造奇迹。”

职工们在建厂一开始,就为“建成学会”的方针所鼓舞,多学,多想,多练,一步一步由生手变成熟手,由熟手变成能手,由能手变成多面手。就是这样,无数的困难一个一个地、一批一批地被克服掉了。

上世纪60年代初苏联专家撤走,武钢技术人员自己干,不清楚的,自己摸索研究。到1965年,武钢技术力量已经完全做到了独立自主,生产情况也恢复正常,经济指标开始增长。

张寿荣说,当年来武钢的建设者,都是一心为了建设钢厂,把中国的工业化搞上去。他们精神状态好,工作积极性高涨,许多同志经历过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他们把战争精神延续下来,用到了武钢创建、创业上。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水枝:

一号高炉艰苦奋斗的精神,那就是拼的精神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班兆东)武钢一号高炉组长王水枝24岁上一号高炉,在这座有着光荣历史的高炉上一干就是30年。王水枝说,一号高炉艰苦奋斗的精神,那就是拼的精神。

汗淌到衣服上可以拧出水来,精神一直饱满

1958年9月13日,两万多人隆重集会,庆祝武钢一号高炉建成投产。毛主席亲临现场,观看了第一炉铁水出炉,对武钢人说“高炉炼铁又炼人”。

“想起那时在炉前干活,汗毛都竖起来:炉前高温扬灰,铁花四溅;冬天的时候,一边烤得疼,一边冻得疼,汗淌到衣服上可以拧出水来。那时国家钢材紧张,想办法完成国家下达的产铁指标,那就要加班加点,就是要拼。”

今年75岁的王水枝1969年进入武钢炼铁厂,长期坚守炉前工岗位。1990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7月22日下午,王水枝在青山家里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他说,炽热的铁水流出,他和工友们手握钢钎,将铁水中的铁渣敲碎,钩出或撬出。上炉前要戴好帆布帽,将毛巾浸湿裹住脸和脖子,戴上防火镜,全身裹得严严实实。即便如此,帽子和衣服经常烧着,铁花烫伤皮肤留下疤痕也是常有的事。至今在炉前最深刻的记忆,仍然是苦和累,在岗时精神一直饱满,常常一停下来,就累得瘫下来不能动了。

“那时我国的钢铁产量落后,工友们觉得在岗位上光荣,当钢铁工人就要把事做好。钢产量上去了,国家工业化起来了,说明中国人有志气,小病小痛都不会请假休息。”

王水枝来到一号高楼曾经工作的现场, 回忆起火红的年代激动不已。记者刘斌 摄

得能拼,任何艰难险阻都得靠意志克服

王水枝说,上世纪70年代,一号高炉到了炉役后期,面临大修,冷却壁损坏严重。记得有一年夏天,为了快速换风口,减少休风时间,恢复炉况,工友们下班不回家,自愿留在厂里加班。吃在炉子上,睡在炉子上,硬是干了一个多月把炉子盘顺。那时条件不好,大家开玩笑说,要是媳妇上炉子,找爱人都找不到,只看到每个人都是一张黑脸、一口白牙。

“就是这么苦,大家的干劲却蛮足。这是毛主席来过的炉子啊,只能添光,不能丢脸。”

22日傍晚,王水枝和记者来到去年10月刚刚退役的武钢一号高炉前。王水枝激动不已,带记者走到炉前,指着地上已经被填平的铁水沟,他曾经工作几十年的岗位,回忆当年铁水喷薄而出的情景。当年的电风扇还在炉前,它曾用巨大的风力给炉前工人降温,同时吹走一部分铁花,减少烫伤。

王水枝指着铁口上方处说,以前打风口要将两根手指粗细的钢钎顶着高速的气流捅进风口里面去,一群人掌钎,一个人抡锤,高速的气流通过狭小的缝隙产生异常尖锐刺耳的声音,像在耳边吹响哨子。风口平台因为高温风管散发的热量,温度平常都有50多摄氏度,一番操作下来就是一身汗,棉手套烧糊了,手吹得疼。但人就是得有意志,得能拼,任何艰难险阻都得靠意志克服。

王水枝说,他退休离厂有20年了,但时常会梦到炉子。他说,无论在什么岗位,舒服也要人干,艰苦也要人干;要么就不干,要干就要拼搏,就要干好。这就是一号高炉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个精神不该丢,应该一代一代传下去。


原武钢研究院党委书记许青海:

老武钢人把“胸怀祖国、为国争光”落实在行动上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记者万建辉)今年86岁的原武钢研究院党委书记许青海回忆,1954年冬,她所在部队奉命离开海南岛,到湖北来参加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钢铁厂的建设。

武钢建厂初期,从全国各地汇聚的万余名职工和家属,住进了肖家湾基建村、简易村、自建村等武钢职工简易住宅区。这些简易小平房,体现着新中国成立初期“节省每一个铜板,一切为着革命和建设”的经济方针。每栋房的外墙四周用砖砌,房顶和间隔墙用芦苇夹竹片糊上泥土,每户10多平方米。

寒冬腊月,大家在倒口湖畔四面透风、阴冷潮湿的芦席棚里,克服了物资匮乏、生活条件艰苦等重重困难,铺路架桥,为武钢全面开工建设拉开序幕。

生活条件虽简陋,居民也来自四面八方,但“建设武钢,为国争光”这条红线把大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建设者从“三通一平”到主辅体开工建设,到武钢全面投产,到“一米七”施工引进,工程一项接一项,胜利一个接一个。

许青海说,武钢建厂初期的老职工,“胸怀祖国”是铭刻在心里的一盏闪亮的明灯,是为之奋斗而无怨无悔的精神动力。人们的言行总是和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紧紧联系在一起,把“胸怀祖国,为国争光”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


链接》》》

一号高炉——中国钢铁工业地标

1957年7月1日

武钢一号高炉破土动工,先驱建设者们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仅用14个月13天便完成了外国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958年9月13日

这一历史时刻无比荣光。两万多人隆重集会,热烈庆祝武钢一号高炉建成投产。这一炉炙热的铁水,托起了新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希冀,更向世界昭示,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挺起了钢铁脊梁。

高炉容积1386立方米,日产生铁2000吨以上,年产量可达75万吨,比当时号称“西欧最大高炉”的英国威尔思公司四号高炉日均产量还高500余吨。其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堪称世界一流。

2019年10月14日

伴随着最后一炉铁水成功出炉,一号高炉完成历史使命,实现退役。停炉后,一号高炉作为国家工业遗产整体保留。

(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万建辉 整理)

【编辑:丁翾】

(作者:万建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