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武汉风雷激荡,革命者重新出发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 (记者黄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中,武汉这座城市英雄辈出。1927年,十大元帅十位大将不约而同在这里留下传奇足迹,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道路。”7月27日,知名党史专家、原市委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李婉霞接受长江日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说。

武汉大智门车站。1927年7月,黄克诚在此附近住下,天天上街寻找党组织。

全国革命的中心

中国历史在这里转折

1926年秋,北伐战争胜利进展到长江流域后,两湖的工农运动蓬勃兴起,革命潮流空前高涨,国民党中央、国民政府、中共中央先后迁至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中心。

然而,正当大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背叛人民,向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中国共产党面临被赶尽杀绝的危险,中国革命处于命悬一线的关头。

1927年,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北伐战争因国民党反动势力叛变而失败,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中国革命处于危难关头。

风雷激荡之际,一批风云人物会聚武汉,其中包括参与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国十大元帅和十位大将。

李婉霞说,1927年十大元帅和十位大将齐聚武汉,这在党史、军史上具有独特性、罕见性、珍贵性,其对中国革命的进程影响深远。

“1926年至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武汉经历了反帝反封建的北伐战争,以及大革命失败后向土地革命战争和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转变。在这伟大的时代潮流中,涌现了党的大批军事骨干。党在武汉为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国防做了军事干部的准备,细数起来,各个革命战争时期的领军人物、中坚战将,大多数都是当年从武汉出发走向革命战争的。”李婉霞说。

召开八七会议的城市

三大起义主力在此形成

“大革命高潮时期,十大元帅十大将风云际会武汉;大革命失败后,在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转变中,十大元帅十大将响应党的号召,从武汉出发,勇立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潮头。”李婉霞说。

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在严酷的斗争和血的教训中,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就无法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就无法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无法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就是在这次紧急会议上提出的。

1927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军事部部长周恩来在汉口贯中里的一间宅子里,和朱德、刘伯承等人召集秘密会议。朱德根据他在江西工作半年了解到的情况,邀请同志们“到江西去”,在那里发展革命军事力量。7月21日,朱德离开武汉到达南昌,10天后南昌起义爆发。

同年,刘伯承在武汉临危受命,赶赴南昌参与指挥南昌起义。

李婉霞说,武汉不仅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策源地,也与广州起义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军中苦心经营,为南昌起义奠定了重要军事基础;1927年9月发动秋收起义以及同年12月发动广州起义的主力部队,均在武汉组建。这三大起义的主力部队在武汉形成,并从武汉出发。

都府堤的一条小巷

缩影了大革命的风云

掩映在一片清末民初风格建筑群中的武昌都府堤,是一条铺着青石板的小巷。武汉革命博物馆馆长高万娥介绍,中共五大会址、陈潭秋烈士早期革命活动旧址都在都府堤20号。“都府堤20号是徐海东大将1925年4月8日入党的地方,也是陈潭秋烈士1922年到1927年开展早期革命活动的旧址,还是中共五大开幕式的举办地,它的斜对面就是武昌毛泽东旧居,距此不远是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都府堤见证了在中国革命史上风云变幻的1927年的武汉,这个城市成为对中国革命影响重大的红色圣土,缩影了大革命时期党在武汉奋斗发展的历程。

高万娥认为,无论是武昌农讲所在此扎根,还是毛泽东在这里安家,这一切都并非偶然。正是由于陈潭秋等一批革命者在此多年耕耘和培育,打下了牢固的革命基础,在中国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才会选择在这里召开中共五大。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纪律检查机关——中央监察委员会,即中纪委的前身。

“1927年的武汉,毫无疑义是全国大革命的中心。”高万娥说。这一年,武汉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和妇女运动蓬勃开展,武汉成为全国各地青年学生向往的地方,很多有志之士、优秀人才都来到武汉,经过学习、培训、工作、战斗、淬炼,又从武汉出发,奔向全国各地的革命斗争一线。

【编辑:张玲】

(作者:黄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