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渠疏通,子湖连通,综合治理工程让大东湖平安度汛

4日,东湖风景区湖溪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现场。记者苗剑 摄

长江日报-长江网8月4日讯  8月4日上午,在东湖绿道磨山桥,防汛工作人员正在用吊机拆除桥下涵闸的钢板,东湖的两个子湖——团湖和郭郑湖连接处的闸口被打开,高水位的团湖湖水流向低水位的郭郑湖,因汛情采取分区管控的两个子湖在汛期结束后再次连通。

“郭郑湖作为东湖最大子湖,是重点保护水域,在汛期关闭子湖连通的涵闸是为了防止团湖的涝水排往郭郑湖,影响郭郑湖周边安全,而团湖的水则通过汤菱湖、罗家路泵站抽排入江。”东湖风景区水务局工作人员邓斌介绍。

全长1.53公里的湖溪河已由原本数米宽的河道拓宽至40多米,排水防涝能力大大提升。  记者苗剑 摄

今年特大降雨时,东湖风景区通过控制子湖间帘口闸板来调控郭郑湖、汤菱湖、团湖等子湖水位,流域联排,水系连通实现东湖各水体间良性循环。7月7日20时,郭郑湖水位达到20.01米,东湖风景区立即关闭鹅咀4个涵闸,控制库容富余的团湖、后湖暂缓排水,关闭涵闸27小时后,郭郑湖水位基本降至安全线。

除了东湖各子湖之间的协同作战外,湖溪河综合治理工程、新沟渠节制闸工程、九峰连通渠工程等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为东湖安然度汛发挥了重要作用。

8月4日,记者在湖溪河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烈日下对湖溪河上的景观桥进行桥面铺装作业。全长1530米的湖溪河经过两年综合治理后,原本只六七米宽的河道拓宽至40多米,排水防涝能力大大提升。“以前只是一条小沟渠,排水慢,汛期涝水多的时候就会漫到河岸来,河道拓宽后,排涝能力明显提升了。”湖溪河综合治理工程技术经理陈乐宝介绍,“汛期一结束,我们就继续对湖溪河进行景观提升,预计今年年底完工。”

湖溪河综合治理工程目前正进行景观提升工程,预计年底完工。记者苗剑 摄

汛后,连通东湖和沙湖港的新沟渠节制闸也将全部关闭,东湖湖水暂停外排到沙湖港。新沟渠是大东湖生态水网的重要排水通道之一,全长约1公里。今年4月,新沟渠节制闸项目完工并顺利通水,标志着东湖水位人力调控成为历史。“新节制闸可通过远程调节主轴改变闸门的倾斜度,从而起到调节水位的作用。使用电钮进行水位调节,实现远程自动精准调蓄水位。”邓斌说道。

连通东湖和严西湖的九峰渠工程,则缓解了东湖东南方向的防涝排水压力。2020年7月6日晚,200多名防汛人员通宵并肩冒雨作战,打通连通东湖和严西湖的九峰渠最后350米应急通水通道,重点降低郭郑湖水位,保障东湖西部排水安全。次日晚,10台抽水泵同时启动,为东湖腾出更多蓄水空间。

贯穿华中科技大学的湖溪河通过一系列改造,将比照英国剑桥大学剑河打造生态景观带。 记者苗剑  摄

东湖风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东湖防汛,首要在防,根本在治。通过一系列港渠改造疏通提升工程,大东湖“水系经脉”实现一网通。百公里生态绿廊经过生态改造,让湖堤更有弹性,“超长海绵”发挥渗、滞、蓄、净、用、排等功能,消解涝水。汛前,东湖及时腾退库容,“空腹”迎汛;汛中,分区管控,精准调度,联控联排,各点水位快速下降,给后续雨水腾出空间。

(记者宁秀梅 通讯员彭冲 汪洋 邹盟)

【编辑:丁翾】

(作者:宁秀梅 苗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