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就是世界的一部分


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创始人之一乔治·莱考夫,一直运用认知语言学研究政治,尤其是公共政治辩论和框架构建问题。其新著《别想那只大象》以“框架”作为穿透语义的核心要义,告诉我们语言背后是我们大脑中的认知框架,它让语言承载、唤起观念,让我们对世界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

我们无法孤立地认识某个词,而必须把它放进认知框架

先来讲一个陈年旧案。1997年,美国州警查获一起贩卖大麻案,并先后在当事人马斯卡列罗的车厢内、销售窝点的汽车后备厢内发现了枪支。根据《美国法典》,在暴力犯罪和毒品犯罪中“携带、使用枪支”将加重刑罚。

一审法官当即立判,给了最高刑罚5年。马斯卡列罗不服判决,一路上诉。辩护律师认为:马斯卡列罗的枪支是放在汽车杂物箱和后备厢中,他没有使用,不符合《美国法典》中对“携带、使用枪支”的规定。律师认为“carry”指的“随身携带”,枪支放在杂物箱和后备厢不属于“随身携带”。最高法院大法官引经据典,重估语义,最后驳回了上诉,维持原判。

问题来了:词语有客观存在的语义吗?通常人们会认为语义来自词典义,但假设词典不为一个词语列举不同时期的例句,也就是建立一个包含大量用法的词汇库,我们很难通过简短的定义真正理解一个词语。也就是说,词语并不存在一种客观稳定的状态,譬如我们在日常交流中,往往要通过具体的交流情境,通过说话人意图的理解把握,来理解对方所说的某个词语的意思。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人沟通“驴唇不对马嘴”的现象,尤其是在微信聊天的时候。当我们面对面交流,由于置身在与对话者相同的情境中,对方的一颦一笑将大量表情信息推送给你,使你很容易了解对方的意图,使简短的词汇都能够马上被心领神会。但如果在微信中呢?由于失去了具体情境,当日常口语交流变成面无表情的文字发送出去,往往造成大量误解,你以为的和颜悦色,也许被对方捕捉为冷漠无礼。微信交流中,我们往往要通过脑补情境、对方的意图,才能愉快地聊下去。

乔治·莱考夫认为,我们无法孤立地认识某个词语、概念,而必须把它们放进认知框架。认知框架是一套系统,系统决定孤立字词的意义,因为“框架是塑造我们看待世界方式的心理结构。因此,框架也塑造了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制订的计划、我们行为的方式,以及我们行动的好坏结果的认定。在政治上,框架塑造了我们的社会政策及我们用来执行政策的制度。改变我们的框架,就是改变所有这一切;重建框架,就是变革社会”。

如果不能与框架相符合,人们不会把事实当“事实”来接受

人们用框架认知语言,即是用框架认知事实。什么是事实,客观现象是否等于事实?再来讲几个案例。

2014年6月12日凌晨,某大学副校长驾车在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行驶时,与一辆大货车发生交通事故遇难。尽管当时事故的责任认定尚未做出,但新闻描述无一将矛头指向大货车司机。当时该校官方微博发布消息:“6月12日早晨,我校副校长驾车从家里到学校途中发生车祸,不幸遇难。惊闻噩耗,师生同仁深表哀痛。”但随后调查发现,车祸发生时高速监控录像显示,小轿车当时超速想从中间车道加速超越大货车,大货车紧急刹车,但由于惯性未能停住,继续向前行驶,整车圆木瞬间将小轿车压住,涉嫌超车并道的副校长瞬间死亡。

2018年10月28日上午,重庆万州发生公交坠江事件,事故原因是:公交客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击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但在事故发生当时,自媒体甚至新闻媒体普遍采信的是这一事件描述:一辆驾驶红色小轿车的女性驾驶员,由于违规越线逆行,与公交迎面相撞,导致公交坠江。同时网上盛传这样一张图片:该女性司机坐在路边,身旁是一辆车头严重损坏的小轿车。

在一起车祸面前,当“货车司机”与“大学校长”两个身份并置,当“女司机”“红色轿车”这些标签被放大,事实就在人们心知肚明中呼之欲出了。在许多人所以为的事实中,不符合认知预期的信息被忽视或者过滤,符合预期的信息被放大,使得许多毫无因果关系的信息被裁剪拼贴起来,并疯狂地传播。

从认知科学来看,人们对事实的认知、接受或者描述,往往会潜意识沿用一套固定的逻辑,也就是说,大家会把未知的事实纳入自己熟悉的认知框架,从而认定自己所“愿意接受的真相”。乔治·莱考夫认为,如果一个真相会被接受,那么是因为真相与人们的框架相吻合,反之,如果真相不符合框架,那么就会被人为扭曲,从而让真相与框架相吻合。

“神经学告诉我们,人们拥有的每一个概念(构建我们思考方式的长期概念),都由大脑突触使之实例化。概念并不会因为别人讲了事实就能改变。你可以把事实摆在人们面前,但要让人们理解它,事实就必须跟人们大脑里的突触相吻合。否则,事实就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人们不会把事实当成‘事实’来倾听和接受,它们只会让人们感到困惑:怎么会有人这么说呢?之后,人们就会跟事实标上‘不合理’‘疯狂’或者‘愚蠢’的标签。”

人不一定根据自己的利益来决策,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决策

利己主义者认为,人是利益的动物,一个人很难作出违背自己利益的行为,这样很不合理。现代经济学通常认为,一个正常理性的人,会根据自身利益来进行推理,“理性经济人”成为现实经济生活当中一般人的抽象,在一切经济活动中,人都是以利己为动机的,并力求用最小经济代价去追逐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认为,真实世界里人们并不是完全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作出决策,而往往是会受到损失厌恶、冒险倾向、眼见即事实等思维模式的影响,从而做出并不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策。丹尼尔·卡尼曼提出了一个类似的概念叫“框架效应”,认为人类的认知框架是一个先入为主的系统,先输入的信息在判断中能够占据优势地位,不管这种信息是第一印象,还是修辞和美化。

乔治·莱考夫认为,人不一定根据自己的利益作出决策,而是会根据自己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来作出决策。也就是说,相比于短期或者长期的利益计算,大部分人作出决策时,还是倾向于考虑是否和自己“三观”有冲突;或者换一种表述,大部分人会从道德观念的层面审视什么是自己的利益,什么是符合自己利益的决策。

“什么是理性?保持理性意味着什么?大脑和认知科学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遗憾的是,有太多的进步人士接受的是错误的、过时的理性理论,这套理论的框架、隐喻思想和情感都跟理性毫无关系。”乔治·莱考夫说,“框架,是你看不见也听不到的东西。它属于认知科学家称之为‘认知无意识’的环节,是我们大脑里无法有意识地访问,只能根据其结果来认识的结构。我们所谓的常识就是由无意识框架所产生的无意识、自发的、毫不费力的推论。”

(记者肖畅)

【编辑:戴容】

(作者:肖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