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伦理学就在身边

爱心捐款,一位富豪捐了几十万,我们觉得少了,再捐点才合适;一位拾荒老人捐了几千,我们觉得太多了,希望他收回去。我们下意识的思维是:有钱就要捐更多,达不到我们的心理预期就该谴责,捐多了我们心里过不去。我们还喜欢给捐款搞排名,把慈善搞成“攀比”。

可是这种心理一旦表达出来,又容易被说成是“道德绑架”。于是很多人在面对这个议题时,往往会陷入迷茫——该捐出多少财产去做慈善?有没有标准?我们希望富人捐更多钱,本意是出于对弱者的同情,为何又会产生矛盾?我们的行为完全出于道德吗?

不仅是慈善,还有太多争议事件,尚未思考和讨论清楚,我们就急匆匆“站队”。这也是为何,网上的论战会此起彼伏,最终陷于毫无理性的口水仗中,永无终结之时。

这其实就是“身边的伦理学问题”,而且是习焉不察的大问题。面对伦理难题,我们的人生经验、道德直觉和生活常识,似乎远远不够,既不完整,内部也存在冲突,很难经受科学和逻辑的检验。

英国著名的哲学科普作家朱利安·巴吉尼就很喜欢对这类问题庖丁解牛,像做数学题一样呈现步骤。他之前的作品《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简单的哲理》等等,卖得很不错,都是一些很有谈资的小书,不懂论证工具的人也完全能读进去。今年的这本《你身边的伦理学:20个大问题》也延续了一贯的风格。

回到开头的慈善话题。“有钱就要捐更多”,真的是这样吗?

一个冷酷事实是,全球将近半数人口每天只靠不到2.5美元过活,也就是一个月不到500元人民币。可见,相对于世界来说,中国人的收入在中上水平;相对于全体中国人来说,有功夫在网上啪啪敲键盘的也应该算是“有钱人”。可是阿里大数据显示,平台上300亿笔捐款,95%捐的不超过一块钱。按照“有钱就要捐更多”的逻辑,网友似乎捐太少。

看看吧,直觉经不起数字和逻辑的检验。那我们是否有捐助的义务呢?作者又做了“关于义务的论证”——援助他人是种深刻的情感冲动,如果慈善事业是要我们根据道德义务的要求而行,那么就成了非做不可。

论证责任时,作者也尊重历史事实,表示西方世界的财富以某些特定的方式从他人的苦难中获益,全球的贸易体制不公平,它让穷人受苦、富人得益,却很难指出任何特定的个人必须为此负责。

在最后,作者表示“赤贫的人们也一样希望能享受那些较富裕的人们所拥有的美好事物”,“我们目前对于济贫所做的事,其实还远远不够”,这样的说法对于慈善来说才是强有力的。

身边的故事,浅白的表述,清晰的论证,教我们学会说理。读完对于一些有关道德的社会话题,我竟不敢随意开口点评、参与论战了,因为世界也不是非黑即白,理论和实际也有冲撞,有些事一两句根本说不清,得不出标准答案,但至少让我们学会有层次地思考。

我们这个社会并不回避争论,真理越辩越明,反而鼓励人们在不断的争论中获得新知和灵感,这也是社会进步所需要的碰撞。但是“吵架”也是一门学问,关键不在于嗓门大、言辞尖刻,而在于用理性的力量服众。网友常说,每次吵完架都后悔,感觉没发挥好。那是因为理性不够,在混乱中不能保持自洽的逻辑、清晰的思路,只能慌不择路,口不择言。

(秦孟婷)

【编辑:戴容】

(作者:秦孟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