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远离“手机瘾”

武珞路实验初级中学心理健康教师夏裕祁。

为了居家上网课,妈妈给初一的小程(化名)配了部手机。上完网课,小程就抓紧时间玩游戏、看视频、聊天,让妈妈非常恼火。现在,初一初二学生已经返校复学,小程的“手机瘾”还是改不掉,一有时间就捧起手机。妈妈十分担心孩子玩物丧志,和小程多次起冲突。对此,本期“你问我答”邀请到武珞路实验初级中学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夏裕祁,谈谈他的观点。

首先,有几个观点要跟大家分享:

用手机≠玩游戏。玩游戏只是手机的众多功能之一,而非唯一的功能。孩子用手机做了什么,才是我们去判断好与坏的依据。

多用手机≠手机成瘾。从上网课到现在有6个多月,从时长上还远达不到手机成瘾的程度。

玩游戏≠不学习。玩游戏和学习并不完全冲突,关键在于做好时间管理和个人规划。

给孩子用手机≠可随时收回。有些家长认为手机是自己给孩子的,可以随时查看和回收,而孩子则认为手机给了自己,就应该由自己支配和使用。

手机作为工具,并没有好坏之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家庭互动模式以及亲子关系本身。作为家长,在手机的问题上该如何和孩子有效互动呢?

首先要做到客观。前面提到的四个观点,其实都体现出在面对手机问题时家长们不够客观理性。大家切忌带着偏见入场,否则就会疑邻盗斧,怎么看都是问题。

其次,规矩要立在先。游戏怎么玩、视频怎么看,提前讲好才不会事后扯皮。对于小一些的孩子,可以尝试用图表的方式,将时间安排画下来,约定好完成相应的内容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中学生,则可以在共同约定的基础上,将内容写下来。

第三,请信任你的孩子,如果家长带着怀疑的态度将手机交给孩子,那么结果一定“如你所愿”。心理学有一个现象叫做“罗森塔尔效应”,你相信什么结果就会变成什么,你的期待最终会作用在结果之上。因为担心孩子会用手机做学习之外的事情,就时刻关注孩子在书房的情况,最后终于发现孩子用手机上网,然后指着孩子大声说“我就知道你会这样”。

据了解,那些被家长担心上网过多的孩子当中,半数以上都在吐槽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所以,建议家长们多花些时间去维护亲子关系,做到这些,也许只需要一部电影、一本书、一场夜跑、一顿大餐。当孩子能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爱时,他是不会花很多的心思将手机或网络作为寄托的。家长还可以将你的担心和顾虑告诉孩子,与其猜孩子用手机做什么,不如直接问孩子。其实,应对策略的核心是一个“度”字,给孩子适度的尊重、适度的信任和适度的空间,他才能够给家长适度的回应。

(长江日报记者刘嘉整理)

【编辑:毕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