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一席话 | 韧性社会要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你可以把超大城市想象成一个人。人要有“健康管理”,要有“韧性”。

8月20日清晨6时,武昌江滩恢复开园,吸引了众多周边居民到此晨练。记者何晓刚 摄

任何城市都无法规避风险,但我们必须有一种对于风险的适应机制。从控制论的角度,韧性社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能够有效识别偏差与风险。现代社会虽然是一个信息社会,但是对于风险做出准确判断却是很困难的。中国为了抗击疫情关闭了千万人口城市的出城通道,欧美许多国家却迟迟不能对疫情有足够重视,这不是由于没有信息,主要是由于认知屏障造成的。

其次,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整个社会从政府、企业到个人都能够未雨绸缪,“天黑有灯,下雨有伞”。

第三,风险消弭机制。韧性社会需要有各种的外部冲击的缓冲机制、衰减机制、“隔震机制”,能够柔弱胜刚强,将风险冲击消弭于无形。

第四,风险控制机制。社会的控制系统要足够强大,能够抵消外部冲击带来的扰动,使得社会回到正轨。

最后,最重要的是全社会中能形成应对风险和危机的“负反馈循环”。风险形成后,能够通过“负反馈循环”而不断减弱,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整个社会在风险冲击下仍能保持其刚性,继续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

(特约专家:鄢一龙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

【编辑:金鑫】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