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弘扬传统文化,需要落到的生活中

长江日报评论员华智超

“人间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除了祭祀先人、缅怀先烈之外,在这个小长假里,不少人都安排了出行计划。

十年前,清明节正式被确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对国人来说,清明节绝不仅仅是一个假日,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生活和文化传统,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懂得清明节的深刻内涵,回归传统节日的价值内核,才能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与我们的血脉相连,获得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文化启示。

和许多传统节日一样,在清明节,每一项习俗都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和价值信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在这个时候,人们到祖先逝者的坟前祭拜、打扫,表达慎终追远之思;即便在天涯海角,海外华人也不会忘记祭祖归宗。因为于炎黄子孙而言,清明节不仅是一种祭祀活动,更是连接与认同的文化纽带,从根本上说,是活着的人在“寻根”。通过祭奠缅怀的庄重仪式,人们能找到“我是谁”的心灵答案。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除了扫墓祭祀,清明节还包含着丰富的春日活动,比如踏青、植树、郊游、荡秋千、放风筝等等,这些并不都是悲悲切切的,而是充满了诗意。扫墓与踏青,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主题,但在清明文化和历史中慢慢融为一体。扫墓与踏青的结合,悼念亡灵与催护新生的融合,让人既悲又喜,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待生命更替的独特态度。在扫墓踏青中,既建立起先人与今人的和谐关系,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开放包容性,蕴含着中国人关于生命意识、自然意识、祖先意识、家庭意识等独特文明智慧。

包括清明节在内的许多传统节日,当下正面临着传承困境。追根溯源,既与一些传统节日表达形式不适应现代社会有关,也与外来文化的冲击有关。许多传统时令节日及其习俗,是在农业社会形成,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与节奏快、流动性强的现代社会存在衔接与调适问题。比如清明节,对在外打拼的人来说,回家祭祖就意味着高昂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此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少人热衷于过洋节,反倒忽视了传统节日。譬如,在有些年轻人眼里,清明节不过是“中国的复活节”而已。

然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众多当代价值。以清明节为例,它的“寻根”情结和生命意识,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每一位中华儿女提供了心灵的栖居之所。它们犹如民族文化的基因密码,连接着中华民族的过去和未来。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宏大命题,需要落到普通人的生活笃行中。传承传统节日和文化习俗,并不意味着要退回到农耕时代。只要文化价值内核还在,过节方式也可以多样化,以更具现代感的表达方式去适应当下社会也无妨。根本来说,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并身体力行,我们才能不忘本来、开辟未来,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行稳致远。

原标题为《从清明节丰富内涵中体认文化自信》

【编辑 李尔静】


(作者:华智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