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杂思·为什么时间越过越快

文/刘洪波 

夫子自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由此,中国人称代年龄,有志学、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等。
这本来是孔子自己的人生总结,但又被视为适用于所有人的一般人生规律,甚至一种必须达到的人生规定。
中国古代还有诸多指代年龄的词汇。如,不满周岁为襁褓,两到三岁为孩提,七八岁为始龀,十岁以下为黄口,童年总称为垂髫,男子二十为弱冠,女子二十为桃李。在老年阶段,七十为古稀,八九十岁为耄耋,百岁为期颐……
大致来说,这些年龄指代,三十至七十岁之间,以社会行为特征为主,着重人与社会的关系;其他年龄阶段,则以个人行为特征为主。这体现了一种内在的认识,那就是人的社会作用主要在三十至七十岁之间,三十岁前是个人生长和育成阶段,七十岁后人生老迈,是以延寿为福的阶段。人生主要社会活动和社会贡献的展开阶段,在三十岁到七十岁之间,这一点可以从经验上得到证明。
年龄的指称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对生命时间阶段性特征的把握。总体来说,汉语的年龄指称词汇数量多,同一年龄段往往有多个词汇从不同的侧面加以指称,表现出对人生时间的高度关切;另外,人生初始阶段的年龄指称词汇尤为频密,几乎每两三岁都进行了区分,表现出对人生成长期的认识细分特征。
人生越活越快。人过三十,时间就像加速度往前,一晃就是一年,这是普遍的心理经验。而在幼年时期,人总在盼望似乎久久不能到来的生日和新年;在大学里,毕业都是一个远期的事情,三十岁显得很遥远。这样的人生经验,在现代心理学上能够得到确证。一种解释是,对十岁孩子来说,一年就是他生命的十分之一,但对一个七十岁的人来说,他生命的十分之一是七年;一个星期对一个月的婴儿是生命的四分之一,对五十岁的人来说则微不足道。这个解释,被称为“比例理论”,能较好地说明为什么“时间感”在人的生命中缓慢而稳定地加快。这大概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儿童时期的年龄会细加区分,而成年之后的年龄段划分则被拉长。
按照皮亚杰的说法,婴儿出生的头几个月,时间如永恒一般。在此后相当长时间,孩子难以很好地感受时间顺序。有人认为,人类的时间概念完全形成要到十五岁左右,这时,人的自我感才完全建立,与世界的分离、抽象与理性思考的能力才完全形成。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时间消逝很慢,在二十多岁或三十岁时开始注意到时间加速,此时,人已经安定下来,适应了工作、回家、吃饭、睡觉,以及每周的例行安排。这以后,人就会发现最近这五年比之前的五年过得快很多。你还记得一个小孩蹒跚学步的样子,再见到他时已经上了小学,你感到这些来得太快。时间总是在向前叠缩,你认为的事情发生的时间总是比实际情况离现在更近,你以为发生在五年前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七八上十年。
除了“比例理论”,还有其他理论解释这种“时间越过越快”的心理现象。例如生物学理论,说因为人的代谢机能是越来越慢的,心跳、呼吸、血液循环,都从新生儿开始逐渐变慢,在24小时里,孩子的生物钟包含了比成年人更多的时间,如果把我们的钟调快四分之一,我们过一天就会感觉到过了三十个小时。而且孩子的体温也比成年人高,高体温会拉长时间,让人感觉时间过得慢。再如信息理论,认为记忆倾向于压缩那些没有事情发生的时段,拉长那些事情多发的时段,而我们随着年龄增长,新鲜事越来越少,新经历的数量和新鲜程度都降低了,这就是为什么越活越觉得时间在加速。
以“而立”为界,此前,是人发育、成长、学习的时间。人在这一阶段,固然也经历时间的加快过程,但总体而言,人生活在时间缓慢流逝的感觉之中,人要经历许多人生第一次经历的事情,生理机能处在从弱到强的阶段,使人乐于追逐新鲜的体验、敏感于刺激性行为和细微的变化。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主要是吸纳经验和集聚能力。在“而立”至“耳顺”阶段,人相对稳定地发挥社会作用,越来越占据社会位置的中心,占据各种资源,同时,渐渐形成了处理各种事务的稳定方法和思路,这既可以称之为“渐近保守”,但也可以视之为“达到成熟”。这一阶段,人的生理机能也在慢慢下降。在成熟的处事能力渐渐不能平衡生理机能的下降时,人开始慢慢退出其所担当的社会角色,最终生理机能的延续上升为主要的人生问题。
中国古代基于经验的人生阶段分期,体现了一种够用的生活智慧。从垂髫到耄耋,人在不同时间该做些什么,有社会标准。弱冠之前犯错可以原谅,但三十不立,四十还犯迷糊,五十还不知自己的尽头,六十还肝火旺盛,都会被认为不合适。这些标准能使人知道自己的责任。
现代社会极大地改写了人生的时间规则,因为变化几乎成为一种价值,新鲜被赋予“前途”,社会更多地需要青年的敏感和对新鲜事态的察觉,社会对人生时间的挖掘利用大大提前了,对剩余人生时间的抛弃也大大提前了。而另一方面,人的寿命在延长。这产生了巨大的张力:一方面人们拥有更长久的生命时间,另一方面人们更容易感受到自己在社会生活中老去。现代人比过去的人要经历更长的老去体验、恐老惧老阶段和老年生活。
刘洪波 湖北仙桃人。本报评论员,高级记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