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喜欢开始”,火出国门的他们用这样的方式传承着中华文化

还记得火遍全网的“手工耿”吗?继去年7月初次登上央视舞台后,9月4日晚,他再次亮相央视,谈及他奇思妙想的小发明,讲述发明创造都源自于喜欢的故事。他与此前的“阿木爷爷”与“李子柒”相同,是一位“掌握绝技”的视频博主,在国内外网站知名度颇高,深受国内外朋友喜爱的同时,也传播传承了优秀的中华文化。

一切从喜欢开始,手工耿讲述“天生我才必有用”

飘逸的长发、忧郁的眼神、稀疏的胡渣子

以及充满奇思妙想的“无用”发明

这是大家提起“手工耿”能想到的关键词

在他孜孜不倦地努力下

许多“看上去没用”的手工作品相继问世

用于检验友谊的不锈钢“脑瓜崩辅助器”

洗澡舞剑两不误的“搓澡大宝剑”

可以放大眼睛的“物理美颜眼镜”

……

这些看起来不靠谱的设计,经过手工耿的脑洞加工,成为了鲜活有趣、充满生命力的作品。因为这些“无用”发明,网友们亲切地称他为“发明界的泥石流”、“废柴爱迪生”

而在此之前,手工耿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人生的低谷,因为喜欢发明一些看上去没有用的东西,他没少遭到来自周围的白眼与质疑。

“看上去没用的东西真的没用吗?”尽管周围不断有人嘲笑他不务正业,但他还是选择了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他说,能做喜欢的事情,觉得理想实现了。

这就是手工耿,一切从喜欢开始,执着于自己爱好的“保定爱迪生”。

因热爱而坚持,“没有什么是李子柒不会做的”

“仙女姐姐,神仙颜值”

“没有什么是她不会做的”

这是网友对李子柒的“刻板印象”

李子柒是走红国内外网的一位视频博主,总粉丝量多达几千万,因拍摄乡村古风生活、传统美食、传统文化等内容走红。

从造面包窑、做竹子家具、文房四宝、做衣服,到烤全羊、酿酒、酿造黄豆酱油……总之,正如网友所言,没有李子柒做不出来的东西。




这个穿着粗布汉服干农活的姑娘,执着于回归万物本质,用中国传统技艺展现美食、器物从无到有的制作过程。

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利用应季蔬菜水果烹调美食,烹茶煮酒……虽然她在视频中不怎么说话,但整个安安静静的过程就足以圈粉千万。

有人赞美她拍出了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让外国人深度感知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美食的魅力,也有人质疑李子柒的视频并不真实反映中国的乡村生活,且加深了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面对质疑,李子柒表示,她从现实生活知识和古代技艺中汲取养分,因为热爱所以想拍出自己的生活,或者说,拍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李子柒:目前只想专注于自己的内容制作,并坚持下去,做些有意义的事。

这是李子柒,有着源于内心的热爱和坚持下去的决心,为海内外网友送上返璞归真的“世外桃源”。

由坚持到传承,当代鲁班阿木爷爷“匠心为本”

鲁班凳、“中国馆”模型、运动的小猪佩奇

这些物件都出自“阿木爷爷”之手

凭着木块上的凹槽木块间结合得天衣无缝

利用中国古代的榫卯结构

在两个构件上采用

凹凸部位相结合的连接方式

不用钉子和胶水

木块之间就能神奇地成为一个整体

这位“阿木爷爷”就是山东聊城的王德文,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获赞无数,在国外也收获了大批粉丝,网友们称他为“当代鲁班”。

很多外国朋友甚至不相信这是手工制造,怀疑“阿木爷爷”是用了CAD技术模拟后才制成的......

“阿木爷爷”火了之后很多网友表示好奇:这么好的手艺怎么学来的?

“阿木爷爷”坦诚说,自己其实并没有拜哪个师傅,而是“偷师”学来的。“16岁时被叫到师傅家帮忙,有的画线,有的刨,有的凿凿子,有的拉锯……我都慢慢地记在心里,就这样一点一点学来的”。

现在,63岁的“阿木爷爷”已经无偿开设网课,免费在网络上教学,很多网友也能学着做鲁班凳等。“让更多的朋友看到,也能学点东西,手艺不会失传”“阿木爷爷”说,希望这个手艺可以得到传承和发扬。

47年寒暑春秋,近半生的学习与坚持,红遍海内外后又无偿开设网课,只盼传承有望。由坚持到传承,为“阿木爷爷”点赞。

文化外溢,润物无声。手工耿的“奇思妙想”发明,李子柒分享的田园生活,阿木爷爷传承的传统技艺,让他们红遍海外社交媒体。他们以民俗、饮食、音乐、茶艺、工艺为载体,把中华文化中的智慧、勤劳与深沉呈现了出来。

由手工耿的一切从喜欢开始

到李子柒因热爱而坚持

再到阿木爷爷的“匠心为本”

中国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最好的故事不在洋洋洒洒的介绍里

而在纯粹平凡的生活中

同样来自平凡中的坚守

也让世界认识到中国之美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郑弘 策划丨张庆

【编辑:戴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