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青山绿水,方得未来发展

长江日报评论员 周劼

日前,武汉东湖“长出”一片2.6万平方米的水下森林,成了网上的热搜新闻,阳光直透湖底,碧波荡漾之下,一条一条水草摇曳其中,鱼儿在“水下森林”中穿行,水鸟在远处嬉戏……这片位于武汉东湖郭郑湖鹅咀处的水下森林,成了很多市民新的打卡地。

经过治理后的内沙湖,可以清晰地看见水下两三米深处的“水下森林”。记者刘斌 摄

其实,不光是东湖,武汉的其他几个湖泊都陆续生长成了大片的水下森林,对很多老市民而言,可是好多年不见的“稀罕事儿”,惹得市民们好奇心大增,近日长江日报记者特别采访了专家,现场科普,解释水下森林的形成原因和植物的选择。

水下森林,简言之,就是利用多种沉水植物配置重构湖泊地表水复合生态系统。科学的术语下包含着两层生态含义:第一层是武汉湖泊的水质变好了,能长水草了;第二层是武汉的水环境治理,从环境工程向生态工程转换,从初阶微生物定制技术向中高阶水生植物改良技术迈进。用通俗的话说,从治污到修复,从看不见到看得见。

不仅水下森林,可能不久的将来,人工生物浮岛、人工湿地、生物操纵这些科技稀罕事儿都会接踵而来,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的复原也会不期而至。也就是说,看见了水下森林,就离那“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美好生态环境不远了。

江豚(资料照)记者高宝燕 摄

好多年不见的美景回来了,这里面有目睹我们大力修复生态、保护环境,抚平环境欠账的喜悦。这一刻,人和青山绿水如此和谐共处,如此协调发展。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播撒小苗到长成森林,从江湖禁鱼到江豚频现,大自然无处不展现出对人类的善意与亲昵,也让我们在快速的发展中幡然明白,人类也要向大自然展现善意和亲密,不允许再走“先粗放后集约、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必须在科学发展中率先探索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新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发展和环境并不矛盾,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环境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资本,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才是中国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最大的特色之一。

【编辑:姚昊】

(作者:周劼)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