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生命健康产业创新集群起飞,十二载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拔节生长

光谷生物城。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紧急研发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加速心电监护仪、红外测温仪、抗病毒化学药和中药等生产,勇担抗疫物资采购物流运输等保障任务,夜以继日核酸检测……武汉成功扭转战局,战疫最前线的光谷生物城军团,成为核心驱动力之一。

二季度单季打平,经济逆势反弹,武汉满血复活,成为疫后重振的世界样板,再上重振主战场的光谷生物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交出一份“硬核”成绩单:上半年,光谷生物城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38.13%。

在磨难中奋起,在大战大考中淬炼,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武汉战疫最具韧性的产业之一。

武汉华大基因“火眼”实验室模式被不断复制到全球、中旗生物心电监护仪远销欧亚非多地……

以武汉光谷生物城为代表,中国生物产业在迎击全球疫情中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第十三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于今日在汉举行,将向世界传递中国疫情防控的经验和能力,而历经十二载发展的武汉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再登世界舞台,展光谷风采。

光谷生物城用了12年时间,不断探索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和建设模式上的创新,并把国家战略、地方发展理念、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最终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效应。这里已然成为武汉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一城一园四区”规划布局的驱动核。


药明康德。

一众“硬核”企业能打“硬仗”

创新集聚 数字医学影像、分子诊断等多领域国内一流

战疫期间,明德抓住机遇,在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协调下,在国内取得2019-nCoV检测试剂盒的注册证,华大“火眼”快速提升检测能力,区内14家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开展核酸检测服务,日检测能力达10万人份,累计检测量超过400万人份,极大缓解检测“堰塞湖”;中旗、璟泓等医疗设备生产企业加足马力复产助力一线;人福积极开展抗病毒化药研发,华大吉诺因、博沃生物等率先开展疫苗研发……

在光谷生物城,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和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来之能战、战之则胜,产业韧性源自多年培育产生的创新集群效应,关键是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区域创新体系”。

在光谷,企业密集、产业链长、层次分明。经过12年锐意发展,光谷生物城已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精准诊疗、智慧医疗、生物服务等领域,集聚各类生物医药企业24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达348家;汇聚近6万名生物专业技术人才;已有30个1类新药进入临床,500余个二类以上医疗器械、59项新兽药、69项国审作物新品种获批上市,149个产品进入武汉市创新产品目录,如疫情中坚持创新研发,友芝友生物两个Ⅰ类新药、禾元生物1个Ⅰ类新药获得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在基因工程药、细胞治疗、数字医学影像、分子诊断等多个领域在国内形成了比较优势。

不断优化要素资源配置,让企业、政府、大学、机构“劲往一处使”,通过构筑平台,让创新产生倍增效应,当前,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获得农业农村部批复,光谷生物城正积极向国家部委申报国家病毒性疾病防治产业创新中心。

园区产业生态效应日益显著

外引内培 集聚辉瑞、国药、人福、迈瑞、联影、华大等巨头

疫情期间,全球第一家火眼实验室由华大基因和华大智造等单位在武汉建成并运营。由武汉华大基因生产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已火速驰援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订货量已累计超过3500万人份。

目前,园区内龙头带动效应显著: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部落户武汉,中国医药集团国药控股湖北物流中心是华中地区最大、最先进的医药物流中心,华大基因在汉布局有制造、医学、研究等板块,美国辉瑞、韩国赛尔群都将光谷生物城作为全球布局的重要节点。

疫后迅速推动招商引资,6月20日,武汉光谷迈瑞医疗研究院与产业基地项目落地开工,正在加紧建设的联影医疗,也即将投用。

外引内培,生物城正在谋划依托人福、联影、科前等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生物医药、高端医疗装备、动物生物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并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落地。

为让企业不出“家门”即可解决产品研发、转化、注册、生产、物流等产业链各环节的问题,省市区悉心搭建平台,营造产业生态效应。省药检院获得国家发改委专项支持,并获国家药监局“血液制品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和“中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批复挂牌;省食品药品安评中心获批药物GLP和农药GLP双认证,成为全国疾控系统唯一拥有双认证的机构;致众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获得CMA认证。

在光谷生物城,以创新药物研发、新型疫苗、细胞与基因治疗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高端医疗装备、医学影像、高值耗材为特色的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


武汉国家生物样本库

上市企业接二连三

发展升级 迈向全球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创新中心

继前年诞生光谷生物城首家A股上市企业明德生物、去年诞生湖北科创板第一股嘉必优外,本月22日,扎根生物城7年的武汉科前生物,科创板上市成功。此外,康圣环球、兰丁医学等6家来自光谷生物城的企业正在排队上市。

光谷生物城建立了多层次培育梯队分类管理,上市后备企业库不断扩充。今年,8家企业入选省“金种子”、16家企业入选省“科创板种子”。经多年培育,“屯兵”光谷生物城的资本机构已有80多家,管理资金规模达500亿元,累计融资460亿元。武汉纽福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美华世通生物医药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今年逆势获融资。

环境竞争力,最终将决定产业和创新的竞争力。依托良好生态,企业长大、产业集聚,光谷生物城发展进入新阶段,作为武汉光谷以“千亿产业”思路建设的第二个国家级产业基地,这里栉风沐雨后拔节生长,又担负起新的使命——作为“一核”迈向世界级生命健康产业创新集群。

俯瞰30平方公里的园区,二妃山郁郁葱葱,新种下的5万平方米粉黛乱子草和向日葵正在生长,生物创新园、生物医药园、生物农业园、医疗器械园、智慧健康园、医学健康园和国际生命健康园7个专业园区分布,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一个迈向全球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创新中心正在崛起。

生态效应持续释放,厚积薄发成重振样本生物城金牌“店小二”

造就园区独特韧性

武汉单季打平,生物医药产业贡献不小,光谷生物城企业逆势增长,塑造武汉重振样本,背后谁在助力?

战疫战场上,在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支持下,华大新冠病毒检测产品最早一批获得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复工征程中,光谷生物城办理返汉审批180家次,帮助协调接回企业员工尽快复工复产;创新赛道上,生物城创新机制培育,企业不断获得专利授权、登上百强榜单、进入科创板等多个资本通道。

心无旁骛瞄准创新

为企业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孵育完整产业链

近日,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获得3项中国专利。截至目前,友芝友生物申请相关发明专利46项,其中PCT国际专利8项,授权发明专利24项(其中6项为美国授权专利)。

光谷生物城这样的“硬核”技术还有不少。从组建生物产业领导小组建设之初,就由专业的人才对领域进行深度分析和顶层设计,严格遵循产业发展的规律来打造生物科技的产业,心无旁骛瞄准创新,这就要求一群“店小二”要听见、听懂企业诉求。

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产学研结合”的机制下,生物城依托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四不像”机构,搭建新药孵化平台等,为企业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孵育完整产业链。

彼时,创立时仅7人的医疗器械制造企业中旗电子,申请到150万元的创新基金支持,迅速开发出主导产品十二道心电图机。如今该企业已成长为战疫主力,产能是去年同期三倍以上,产品已服务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规划将心电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做到全国第一。


辉瑞武汉研发中心。

人人都是“店小二”

贴身服务助企业“留下来、活下来、强起来”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团队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创办的科前生物,22日在科创板上市,这是在此“留下来、活下来、强起来”的鲜活案例。

“园区会组织丰富的投融资活动,这为企业尽快对接资本市场,创造了近水楼台的优势。”企业负责人介绍,4月10日园区即重启“生物创赢汇”活动,邀请省金融局解读金融政策,邀请了6家商业银行进行信贷产品宣讲和8家企业进行了路演,这已是生物城该品牌活动第138场。

疫情期间因券商等中介机构不敢到武汉,光谷生物城协调省上市办网上会议说服券商到汉进场尽调,网上会议请上交所解答企业上市中的问题,7月又邀请省上市办、上交所、省证监局走访企业;组织企业申报中小微企业纾困资金贷款,累计获得270笔各类资金超百亿元。

为帮助企业迅速投入战疫,光谷生物城协调湖北药监局,助力园区企业产品进入应急审批通道;为护航企业抢占国际市场,光谷生物城协调对接国家药监局绿色审批通道,不过2周,即帮助明德、生之源、安友医疗等企业进入进出口医保商会管理白名单,斩获近3亿美金的合同额。

这一切基于多年积累。围绕生物城,省食品药品安全评价中心、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等近10家重要的行业监督检测机构,企业能就地办理新药检验、检测和申报;上交所、深交所湖北服务基地就挂牌在光谷生物城,生物办还为企业装修了一个路演大厅。




光谷生物城内企业中旗电子。

制造产业集群“化学反应”

培育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生态雨林

战疫和重振战场,国药、华大、联影、迈瑞“打满全场”,国药、华大已在汉扎根,联影医疗武汉总部基地即将投用,迈瑞医疗武汉基地加紧建设——近年来,为何生物医药巨头汇聚光谷生物城?

华大感念。企业需要申报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时,“店小二”陪着企业前往国家药监总局,一直服务到成功拿到许可证。

国药感慨。为服务国药集团,在人手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光谷生物城组建专人专班贴身服务。“光谷做事,快得连我们自己都跟不上。”

迈瑞抢回4个月时间、联影年内投用,背后都有生物城“店小二”勤奋身影。过去12年,光谷生物城引进8家世界500强企业、33家上市公司。

光谷生物城初创型中小企业占到了九成左右,资源共享、上下互动、抱团壮大,才能成为产业集群。通过园区内各种活动,聊产业、聊创业,甚或“聊人生”,生物军团“朋友圈”越来越大,氛围特别好。

良培基因和武汉康昕瑞疫情期间共享实验室,并肩战斗消除检测“堰塞湖”,除接收来自疾控中心的送检样本外,还同时开展武汉复工企业员工核酸检测业务,助力武汉“存量清零”;中帜生物加紧研发病毒检测试剂盒,同园区的安友医疗公司捐赠2000个口罩给中帜研发人员。

一粒生物种子,已从萌芽,到如今参天大树、坚韧灌木同呼吸、共成长的生态雨林。



光谷生物城积极开展企业服务,特别是资本等要素对接活动非常活跃。

汇聚众多“第一”,创新赋能再出发

光谷生物城领跑全球新赛道

12年前,光谷生物城奠基时,全国已有26个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作为第三批入列者,武汉是不折不扣的后来者。

而在今年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国家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光谷生物城位列第一方阵,其中人才竞争力全国第一。

瞄准产业制高点,不逞一时之快,不贪一时之利,不慕一时之名。光谷生物城的后劲,源自对创新的执着追求和不断投入。

作为光谷科创大走廊“1133”创新空间布局中重要的创新节点之一,光谷生物城被赋予打造“全国领先、亚洲一流、国际知名”的生命健康产业中心重任。

生物医药领域,400多个新药项目已在研发,除培养人福、禾元等生物医药研发企业外,此前落成4年的喜康JHL-1生物制药厂,是全球首个符合国际标准的模块化生物药物工厂,生产目前中国大陆一次性生物反应技术领域内最大的单克隆抗体药物。韩国赛尔群已签约在此建设生物药生产基地,计划2024年成品药工厂实现商业化,年产600万西林瓶,将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先进、最高水准的生物药基地之一。

医疗器械领域,全球首创18导平板心电图机、高通量临床基因测序仪等一批世界领先成果进入市场。总投资45亿元的迈瑞医疗武汉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迈瑞医疗在全球的第二总部基地,即将启用的联影武汉总部,投资约50亿元,建成之后将成为中国医疗设备整机系统、医疗设备核心部件、医疗级可穿戴智能设备、医疗大数据、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研发、生产和运营中心之一。这些企业将共同助力光谷形成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研发、生产、制造、流通全产业链,将大力带动产业链中小企业发展。

高度专注、重点突破,疫后重振再出发,光谷生物城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多个细分领域,将持续释放后发优势,实现领跑。(撰文:姜莹 田瑶林)

【编辑:张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