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3条“臭水沟” 如今成了美丽公园

长江日报-长江网 讯  “希望武汉市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天更蓝,山更秀,水更清,空气更新鲜。”9月24日上午,在湖北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组织召开的“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和委员畅谈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带来的幸福感,并纷纷建言献策。

红钢城大街成靓丽景观大道。记者韩玮 通讯员孙文 摄(资料图)

“我们青山区厂前街居民感受最深的,就是3条明渠的变化。”省党代表、青山区厂前街环卫所所长方玲介绍,以前,厂前街辖区内的一号明渠、二号明渠和热电明渠是居民投诉最多的“臭水沟”,推窗就闻到臭味,蚊蝇到处飞。2017年起,政府加大力度治理污水、整治环境,3条明渠如今变成了居民家门口的公园,既修了绿道,又种了花草,渠里的水也变清澈了,成了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地方。

作为多年的环保工作者,市党代表、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室主任黄宇体会深刻的是,现在的环保工作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各部门通力合作,大环保机制正在武汉加速形成。她说:“以前,说到空气污染,就只是环保工作者的事。如今,说到扬尘治理、机动车尾气超标排放,都是企业和城管、交通等部门一起行动、共同治理。可以说,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已深入人心。”



挖掘机破开土堤,青山一号明渠实现通水。 记者刘斌 摄(资料图)

会上,代表和委员对武汉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议。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江南分中心主任亢德芝说,武汉市城市生态框架是十字形山水生态轴,即东西向连绵山系、汉江组成的生态走廊和纵贯南北的长江生态走廊。目前,与长江相比,东西向山体资源很少被关注,希望以后有所加强。另外,“东湖”这一品牌如何上升到世界级品牌,仍任重道远。

一些代表和委员都提到,在公共厕所、垃圾转运、垃圾处理等方面,从设立站点到具体的管理和运营,目前仍存在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为此,有代表和委员建议,相关部门要重视系统规划,布局上要减少这些设施对居民生活的困扰,用科学手段和切实可行的方法增加设施和科技含量,赢得百姓的广泛支持。

“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要从社区做起、从居民做起。”江汉区常青街富豪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钱琴萍建议,社区最好配备一名环保网格员,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居民和社区在环保方面的主力军作用。也有代表和委员建议,环保宣传要接地气,形式上要让居民乐于接受。

与会代表和委员还就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环保立法、环境公益诉讼、设立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项目、加强科技治污、农村村湾环境保护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会上,湖北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组长夏志斌说:“对于代表和委员提出的建设性建议,我们将认真吸纳并转达给武汉市。希望代表和委员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参与武汉生态环境建设,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助力武汉高质量发展。”(记者戴红兵 通讯员鄢祖海 于海涛)

【编辑:姚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