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课堂之外”的成长教育搬进课堂 |同上一堂思政课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记者杨幸慈 通讯员杨学工 赵谦)  开学第一周,在华中师范大学附属郭茨口小学一年级的课表上,每天都有一门特殊的课——《黄金·周》课程。新生入学,首先学吃饭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细节,如何正确上厕所,整理学习用具、生活用品,课前准备有哪些,举手发言的标准姿势是什么……将一些看似与教学无关的内容纳入课堂,通过一系列的规则教育、劳动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抓住学生成长的关键期。

父母送给孩子的寄语卡。通讯员赵谦摄

开学先上亲子劳动启蒙课

开学第一天,郭茨口小学288名一年级新生家长手捧“入学彩袋”来到操场中央,亲手将这份礼物送给自己的孩子。这是学校设计的一节劳动启蒙课。请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精心设计入学彩袋,一起合理地选择必备文具,一起制作创意学具。

彩袋里装入三份礼物,第一份是甜品,告诉孩子读书是甜蜜的。第二份是贺卡、全家福相片、益智玩具、玩具公仔等,传递每位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与祝福。第三份是学习文具,让孩子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彩袋由孩子与家长一同制作,寓意共同开启学习之门。

一(6)班罗立轩同学的妈妈说:“当我送给儿子彩袋时,看到他流泪了。感谢学校用心给予孩子们满满的仪式感,很有纪念意义。”一(5)班刘麒瑞同学的爸爸说:“起初将孩子送到这个学校,我还是很忐忑的,但是参加了开学典礼,我的心放下了,一个注重劳动养成教育的学校一定不会差。”

这份入学礼,不仅承载了家人对孩子的希冀,也丰富了孩子们的劳动体验,体现出学校对孩子们初始劳动意识的培养。

学校的厕所也成了“课堂”

“洗手、擦屁屁、清理桌面、排队取餐……”这些成人眼里“小儿科”的事情,对于一年级小朋友而言,还真不容易。在郭茨口小学,厕所也变成了“课堂”。

学校保洁白师傅最头疼的就是打扫学生厕所了:“便池周围最难打理,卫生纸不入篓也是常见的事。”一(3)班班主任余佩在上《你真的会上厕所吗?》这节课时,就真的将课堂搬到了厕所。她带领孩子们了解中西方厕所文化的不同,学习如厕的文明礼仪,排队——脱裤子——擦屁股——废纸进垃圾桶——冲水——洗手。“这些行为正是学生必备的如厕规则与礼仪,更是每一个公民素质的标志。”余佩说。

厕所清洁又该如何维护呢?老师们策划了创建最美厕所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一年级的孩子们在厕所里摆起了小绿植,贴上了亲手设计的卡通小标语,点上一盏小香薰……细心的同学更是做起了厕所日常维护记录。“本是生活场景中的边角,在这里也能成为‘课堂’。即使在厕所,你也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每一次就餐都有“规范动作”

经历过一段疫情非常时期,许多家长尤其是新生家长,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顿午餐了,总想看一看孩子在学校吃饭的情况。学校也将就餐设计成课程,每一个环节都有“规范动作”。

9月14日中午,一(6)班的学生准备就餐了。餐前,每个孩子按照洗手七字口诀认真地洗手,间隔都在一米安全距离。回到座位后,孩子们将自己的课桌收拾好,并整齐地铺好餐垫。这时,“悯农惜食”的古乐曲悠悠响起,孩子们一边跟着齐声吟唱,一边摆放餐食,开始就餐。

餐后,孩子们轻轻放好餐盘,整理好餐具收纳盒,不浪费一粒粮食,落实“光盘行动”。老师牵起孩子们戴着手环的小手,来到电子班牌前,对完成了文明就餐、光盘行动的孩子们进行打卡,实时课程评价。

党支部书记周红缨说:“‘黄金’寓意希冀,代表着珍贵,开学是一年级整个小学阶段的开端,是各种习惯、行为养成的重要时期。此次《黄金·周》课程2.0版的开发恰逢后疫情时代,希望以此帮助孩子们安全、健康地度过这个特殊的开学季,帮助他们快速高效地适应小学生活,为更好地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家说

教育不仅发生在课堂上,每一个能体现细节、反映习惯的地方,都是教育的发生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启发我们教育要注重细节习惯,因为它关乎全局成败;要注重起点定位,因为它决定全程航向。这节课体现了“教育起于始微”的理念,这是一种真正把人作为目的的教育。

——中国教育学会《未来教育家》执行总编吴盈盈

家长说

对于孩子来说,小学一年级是人生中很重要的开始,好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这个课程,不仅让孩子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乐趣,还学会了如何文明就餐。现在孩子在家里都会主动帮忙收拾碗筷,还告诉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郭茨口小学 二(1)班田栩嘉妈妈

【编辑:谢源】

(作者:杨幸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