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术馆博物馆变身“梗王”

    “梗”是一个网络词汇,大意是笑点、卖点或者是某种可以反复使用的情节模式,后来引申出“故事桥段”的含义;说某人很会“玩梗”,就等于说某人很会“讲故事”;如果说一个机构是“梗王”,就等于说该机构很会“制造热点”、搞“事件营销”。

    半个月前,我结识了几个“梗王”,居间介绍的是央美教授赵力。

    当时是在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组织的“艺术中国”讲座上,赵力给我们上课;他打开PPT,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张床,床上躺着个胖子,胖子手里有一杯酒,俨然致敬对面的《夜巡》。

    伦勃朗的《夜巡》,荷兰国家美术馆的镇馆之宝,每年几百万人慕名打卡;该胖子何德何能,竟在《夜巡》面前宽衣解带、脱鞋上床?

    这就是美术馆在“玩梗”,胖子恰好是该馆改建后第1000万名游客,于是被抽中,可以在《夜巡》展厅过夜,并附赠星级大餐和美酒一瓶,可当场享用。更巧的是,胖子是位美术老师,他对这份大礼无比受用,当晚只睡了两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享受与名画独处。这当然是佳话中的佳话了,形成了广泛的传播。

    同样是以画家做文章,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玩的“梗”更复杂。梵高展开幕时,他们根据梵高画稿,复原了梵高那件色彩丰富的卧室,和租房网站Airbnb(爱彼迎)合作,博物馆游客可以预定在梵高卧室里住一晚。不仅如此,他们还把复原卧室、制作家具并上色、迎来不同客人的过程拍成纪录片,形成多次传播,博物馆和爱彼迎取得了“双赢”。

    还是梵高。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会在机场附近辟了一块大草地,邀请了一位景观艺术家用地面植被和土壤还原梵高的名画《橄榄树》。当飞机飞过附近区域的时候,乘客就能看到这幅名画以及名画左下角的艺术学会LOGO。

    这已经上升到城市形象工程的高度了,当然,不是所有的“玩梗”都需要这么大手笔投入的,主要还是靠创意。

    加拿大科学世界文化馆在城市里做了很多科普形象小宣传,比如给孩子们免费发放气球,上面除了该馆LOGO,还印着一条科普冷知识:“每天你放的屁大概有一个气球那么多。”

    这是一条有“味道”的科普;好吧,下一条——在街头用9000根铅笔拼成一个立体人形,下面照例又是LOGO和科普冷知识:“你体内的碳元素可以制作9000根铅笔。”

    看到这些“梗王”,确实耳目一新,觉得我们的美术馆、博物馆、科学馆还有好多路要走;但如果只是展示“梗王”给我们认识,我就不会在课后评师环节给“艺术中国”这堂课打满分了。

    在课程后半截,赵力教授话锋一转,介绍了学界对美术馆、博物馆纷纷变身“梗王”的省思——如何在艺术品位、游客兴趣、商业机会之间把握平衡?各种事件营销会不会适得其反?博物馆与奢侈品、时尚界越走越近,怎样避免消费主义?如何保持学术的权威与尊严?博物馆和百货商店之间有没有区别?

    有些时候人们“玩梗”可能走得太远了。比如卢浮宫商店里贩卖印有《蒙娜丽莎》的人字拖,引发了“人字拖之争”。再比如凡尔赛宫商店出售“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的香水”,史料上从未记载过这款香水,而且当时人们还没掌握稳定气味的办法。除此之外,商店里还销售带有王后标签的红酒,可是,这位著名的王后只喝水啊!

    李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