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土里能生长、甜得过蜜桔……武汉专家教20省份7万农民种出创收猕猴桃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记者杨晓雨)10月14日,天下着小雨。刚从贵州省水城县猕猴桃扶贫基地回来没几天,钟彩虹又乘坐最早一班动车,前往鄂西北丹江口市的猕猴桃基地,作技术指导。坐了2个小时高铁,又转乘汽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了2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习家店镇。

作为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资深猕猴桃研究专家,钟彩虹对这个科技扶贫点倾注了大量心血。从2016年起,她每年至少有四次来现场指导。

她用选育出的优良猕猴桃,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实践证明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从2008年的四川省蒲江县起步,到2020的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拓荒”。12年来,她带领团队一直奔波在科技扶贫的路上,将武汉的猕猴桃品种和技术,带到了全国20个省份。在田间地头,累计给7万农民上过科普和技术指导课。

武汉猕猴桃“征服”碱土地,农民夫妇年入五万

杏花村猕猴桃基地。  记者 许魏巍 摄

杏花村位于丹江口市习家店镇。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依托中国科学院项目在该村建立了丹江口库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其中猕猴桃种质示范试验基地295亩。

2015年的时候,杏花村2000多人口,百分之七十都是贫困户。基地流转土地的71户里,只有两三户不是贫困户。到2018年的时候,所有人全部脱贫。

2014年起规划、2016年春种下果苗,之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主圃主任钟彩虹,和猕猴桃课题组的成员们,便成了这里的常客。该园职工王杰更是从2015年起,就一直驻扎在当地。

进村路上,记者看到,在村庄和一座山之间的缓坡上,绵延着大片猕猴桃果树,枝叶茂盛,长势喜人。行李还没放到住处,钟彩虹就换了雨鞋下了地。

钻进试验田里的她,一排排地观察结果情况:捡起两个成熟掉落的猕猴桃,掰开一尝,点点头,“不错,果心很软”。她说,这是中科院武汉植物园选育的新品种。像这样的新品种,这片试验田里有20多种,加上30多个全国收集的主栽品种,95亩的试验田里,品种超过60个。

钟彩虹一边询问王杰基地的最新情况,一边嘱咐他:“可以让村民们在咱们地里种些黄豆,豆子都归他们,我们只要秸秆,让土壤更肥沃。”她介绍,虽然现在的猕猴桃长势不错,但其实这片土壤原来是碱性地。2018年下半年,原本长势良好的猕猴桃果苗叶片出现严重黄化。检测后他们发现,这片地原来是河滩沙地,表层20多厘米厚的土壤下,全都是沙地,pH值高达8以上,碱性,“要知道,猕猴桃更适合在弱酸性的土壤里生长。”

大家心都凉了,但如果这个时候放弃,之前的努力将全部白费。

钟彩虹制定了一个土壤改良方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如今土壤条件已大大改善。“虽然花了大代价,但也因祸得福,我们找到了耐碱的猕猴桃品种,可以作为丹江口库区适宜品种进行推广。这也意味着,土壤碱性地区的猕猴桃种植品种选择范围扩大了。”

除了试验田,其他200亩还种植着红心品种“东红”、黄心品种“金桃”和“金艳”。

正值猕猴桃成熟上市的季节,10多名工人正忙着采摘。王杰告诉记者,基地的土地流转了杏花村71户村民的土地,基地的工人也都是村里的。

俯身钻进一人高的茂密枝叶下,这才看到密密麻麻挂着的一个个大如鹅蛋的猕猴桃。58岁的杨朝荣一手提着果篮,一手熟练地摘下果实。她告诉记者,家里5亩土地流转后,她开始到猕猴桃基地打工,丈夫则四处务工。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丈夫也跟着她到地里做工。一个月下来,两个人都挣了2000多元。不仅稳定,收入也不低,丈夫决定不走了,就留在家乡,跟她一起长期在猕猴桃基地干!“今年算下来,我们俩收入可以接近5万元。”

猕猴桃基地建起来后,还带动了当地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农户和企业学习到种植技术后,纷纷开始种植,仅习家店镇,便带动种植了近1500亩猕猴桃。

十八洞村多了一个可以年年生钱的绿色“聚宝盆”

来到位于杏花村村委会的分拣包装厂,几位工人正在忙着分拣、贴标、装盒。

一位阿姨拿来一筐已经熟软的猕猴桃,热情地招呼大家吃:“快尝尝,怪甜的。”记者拿起一个,比在地里看到的稍小,掰开一看,竟是红心,尝一口,果实蜜甜多汁。钟彩虹告诉记者,这是红心“东红”,是十八洞村种植的品种之一,目前在市场上已经供不应求。

村民将猕猴桃放入分拣机器进行自动分拣。  记者许魏巍 摄

据了解,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科技扶贫早在2008年就开始了,而十八洞村,正是他们科技扶贫的第一线。

此前,十八洞村是全国出名的贫困村,地处山脊,人均耕地少,村里的年轻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谋生。6年多来,随着各种扶贫项目的实施,这里已今非昔比。其中一项扶贫项目,便是引入武汉最甜的猕猴桃。

2014年,花垣县考察团来武汉,向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寻求合作。两相合作,科技扶贫。经过多次实地调研,植物园给村里提出了种植“金梅”“东红”等猕猴桃新品种的建议。这两个品种,不仅个头大,还是园里选育出来的最甜的两款猕猴桃。甜到什么程度?比武汉市面上最甜的橘子还要甜!

十八洞村采取土地流转的形式,引进知名企业合作,构建“贫困户+企业+产业项目”的股份制合作模式,组建了十八洞村苗汉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村里占股49%。

当年,基地开建。钟彩虹带领团队,从规划选址、开工建设、栽种果苗,到田间养护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全程提供技术指导。700公里的路,他们走了6年。

基地技术指导吴文虎告诉记者,在科研团队的鼎力扶持下,原本贫困的十八洞村村民,多了一个可以年年生钱的绿色“聚宝盆”。“随着猕猴桃日益打开市场,十八洞村村民的荷包也逐渐鼓了起来。”吴文虎说,基地由苗汉子果业公司负责种植运营,村民们入了股,每年收获季,都享受分红。随着产量提高,分红的金额也逐年增多。

2019年12月29日,收益金发放仪式在十八洞村村部举行,村民施老记家7人入股,当天他领取的分红金突破万元。

今年十八洞村的猕猴桃还未采摘就有科研人员判断,今年产量接近1000吨,达到了满产的70%到80%,而且还有上升空间。

2008年以来,武汉植物园猕猴桃的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到全国20个省的产区,特别是华中和西南地区,涉及武夷山区、秦巴山区、大别山区等多个国家连片贫困地区,指导建立核心示范基地20余个。至2020年3月,累计推广“金艳”“东红”“金圆”“金梅”等多个优质红、黄肉新品种40余万亩,技术辐射到全国200余万亩,每年新增产值50亿元以上。

而这一成果,是钟彩虹带领组员们在12年里,一趟趟跑出来的。组员之一的韩飞告诉记者,他基本上一个月才能见到钟老师一次。一方面他也经常出差到负责基地;另一方面“钟老师实在是太忙了,一年基本上有9个月的时间都在外地。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

然而,钟彩虹却不觉得累,她说,“只要国家哪里有需要,我们就会奔赴哪里,用科技创新来服务社会,报效国家。”

白天干活,晚上做测试,村民成了“科研助手”

杨朝荣进行猕猴桃的果肉硬度测量。  记者 许魏巍 摄

在杏花村的实验室里,两个戴着眼镜的大妈正在认真进行猕猴桃数据测试。一人进行测试,一人记录数据。她们一个是刚刚在地里摘猕猴桃的杨朝荣,另外一个是当地村民崔文清。

王杰介绍:“猕猴桃成熟的时候,每个品种都要进行数据记录,我们几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两位大妈平时干活快,十分聪明。于是我们就想着教她们进行一些简单的小测试,没想到她们学得很快,实验数据也准确,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的‘科研助手’了。”

崔文清在测量猕猴桃硬度、甜度、干物质含量等指标时,自豪地说:“除了白天干活挣钱,我们晚上在这里做测试还另外有加班工资呢!”

崔文清在自家新盖的房前。  记者许魏巍 摄

在钟彩虹看来,科技扶贫,不仅是要带去好品种,更重要的是要将种植技术教给农民们,授之以渔。因此,每到一个扶贫地,她的团队总要采取课堂教学和田间现场教授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传授栽培种植关键技术。

截至2020年3月,钟彩虹团队共培训产区基层技术员1万余人,培训一线果农7万人次。

【编辑:丁翾】

(作者:杨晓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