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武汉报人用手中的笔和相机定格那段烽火岁月,记录者:战场比电影《上甘岭》更残酷

梅村保留的样报。记者冯爱华 摄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 两位武汉报人,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亲历者,也是记录者。站在今天回望历史,90岁的长江日报老报人梅村认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只有从人民中获得力量,我们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和强大敌人。今天,这仍然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再度说起这段岁月,老报人黎梅君强忍哽咽:“他们真的是最可爱的人,用生命去保护刚刚诞生、百废待兴的国家,我永生永世都会纪念他们。”

梅村:4万妇女示威游行,母亲高举“保卫孩子”标语

90岁的梅村依然保持每天看书读报的习惯。记者冯爱华 摄

一头白发,依然声音洪亮、思路清晰,90岁老报人梅村是长江日报成立后首批入职的摄影记者之一。70年前,武汉展开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从动辄万人的民众示威游行、千人相送医务人员铁路工人的热烈场景,到人们踊跃捐钱捐物、工厂车间厉行增产节约运动……武汉人民用实际行动汇聚起支援前线的力量、传递出抗美援朝的坚决意志,都被梅村用镜头记录下来。

示威洪流:母亲高举“保卫孩子”标语

1948年,18岁的梅村在范文澜任校长的河南中原大学进修,次年随解放军南下武汉。1950年,新生的长江日报设立摄影组,梅村成为首批三位摄影记者之一。

“从1950年底起,武汉群众性的声援示威活动一波接着一波,大家万众一心,气氛热烈。”1950年12月,梅村报道武汉文艺工作者万人大游行。“有腰鼓队、军乐队、漫画队、高跷队等。队伍高举高尔基、鲁迅的画像,所经之处万人空巷,中山大道数里水泄不通。上智中学的学生们沿途向队伍高呼口号。游行前后历时4个小时。”

游行人数最多时,可达十万之众。1951年2月25日,武昌人民体育场、汉口江汉路同时举行游行示威大会,参加人数逾十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反对帝国主义殖民地制度”的口号响彻云天。

这些活动中,给梅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那一天是1951年1月14日,几天前刚下过雪,4万余女性冒着严寒参加武汉市妇女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争取世界持久和平示威游行大会。“我那天还有点发烧,骑着单车赶到现场。”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中,一位中年女性引起了梅村的注意,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高举标语“母亲们,行动起来,保卫祖国、保卫和平、保卫孩子们!”梅村拍下这一幕,与另一幅照片合成一张,发表在次日《长江日报》头版。这张题名为《武汉市妇女示威游行的洪流》的照片中,居于画面正中的女性表情严肃、眼神坚毅,与怀中的小女孩共同展开标语旗,她们身后是整肃浩大的游行队伍。这张照片后被选作此次游行专辑的封面图,并作为历史资料被外地博物馆收藏。

时间过去了近70年,梅村早已忘记这位女性的名字,但那一刻她的眼神却被永久地记录下来,“这就是一位母亲的决心,也是中国人民坚强意志的代表”。

全民炒米:支援前线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梅村回忆,在一切工作以抗美援朝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武汉人民用各种形式全力支援前线。

“除了志愿参军,武汉还有不少医务人员、铁路工人也去了朝鲜支援。”1951年1月11日,中南区医务工作者首批94人赴朝,梅村赶到民众乐园的欢送大会现场,见证了5000群众在满街积雪、一片寒风中举行的盛大示威游行。“白雪红旗,交相辉映,赴朝医务人员在群众簇拥下缓步行进,沿途鞭炮,盈耳不绝。至大智门车站前,始互相作别。”

“工厂、车间、工地,全在加班加点生产。”在记者的镜头下,申新纱厂细纱间华芙蓉小组的工人们响应“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号召,认真检查生产计划。梅村的报道中,也记录了武汉工人代表的心声——“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必须拿出力量来”“我们工人阶级今天的口号是把工厂当战场,把机器当武器,在后方,我们同样也在打击着美帝”。

梅村也加入了直接为志愿军服务的行列——炒大米。炒米炒面,这种最简单、最原始的“军用食品”,易于运输、储存和食用,是志愿军的重要给养。1951年,中南军区后勤军需部接到为志愿军炒大米百万公斤的紧急任务,驻武汉部队、机关、学校全部动员起来,一时间“男妇老幼齐动员,家家户户忙炒面”。

“大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这项工作。”梅村记得,同事们在印报车间楼上支起铁锅,两人一组排好班,拿惯笔与相机的手挥起锅铲,“火不熄、锅不闲”,昼夜不停地炒制,分装进纱布口袋。最终,中南地区10天内按时完成炒大米的任务。

站在今天回望历史,90岁的梅村认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只有从人民中获得力量,我们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和强大敌人。今天,这仍然是我们的精神财富。”(记者冯爱华)

黎梅君:著书纪念战场上的女兵

“从丹东一过鸭绿江就是新义州,这片与我国一江相连的地方,已经是一片废墟,一栋房子都没有,一个人也看不见,真的叫一片狼藉。”70年前,武汉晚报老报人黎梅君,初踏上朝鲜战场印入眼帘的此番场景,令她没齿难忘。

如今,硝烟早已随着岁月在黎梅君身上不着痕迹。隔三差五和战友们聚会,看书读报上网养花,充实着老人晚年平静的生活。但只要打开回忆之门,黎梅君就难抑激动,“那些牺牲的同志,以忘我的精神去战斗,抱定了用生命守护刚刚诞生、百废待兴的国家,我会牢牢记住他们,永生永世纪念他们”。

黎梅君手捧“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奖章。记者邱焰 摄

断腿伤员:把药留给更需要的战友

上世纪50年代初,黎梅君还在四川省津江县白沙女中就读。看到解放军15军发布的征召部队文化教员的公告,黎梅君和同学们一同报了名,通过考试录取到部队。

15岁的她跟随部队一路北上入朝作战。“从进到新义州起,为了避开美军的轰炸,部队都是晚上行军。”黎梅君记得,“轰炸机每三架为一组,实施轰炸时好几组同时飞来,你说那丢多少炸弹! 战争初期,运输线完全被敌人切断了,他们重点封锁公路、交通要道,我们十辆车子保证能有一辆车的物资运到前线就不错了。运输过程中,牺牲了很多战士。”

黎梅君对记者说,那时在朝鲜,“战友”是个很大的概念,“不是狭隘的你认识的这几个人,所有入朝的官兵大家都是战友,感情很深”。其中,有一位黎梅君任卫生员时救治过的战友,令她至今难忘。

“那位战友被送到救治所的时候,大腿已被打得血肉模糊。”黎梅君曾在自己写于抗美援朝40周年时的稿件《难忘在朝鲜》里提到,“临走时,我想给他带点止血药和去痛片,他却拒绝了。他知道整个部队缺医少药,要把药留给更需要的同志。”

再度说起这段岁月,黎梅君强忍哽咽:“他们真的是最可爱的人,用生命去保护刚刚诞生、百废待兴的国家,我永生永世都会纪念他们。”

上甘岭指战员:战场比电影更残酷

从部队转业后,黎梅君先后任职于长江日报、武汉晚报,她开玩笑说自己是“军魂报情,一辈子都忘不了军人身份”。身为报人,黎梅君不仅是这场战争的亲历者,更是记录者。黎梅君曾多次采访原15军45师师长崔建功,他指挥所属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他讲的实际情况,比电影《上甘岭》还残酷。”

黎梅君表示,电影中因为物资运输受阻,战士们饮用小便等细节都是真实的。而崔建功的下属部队,有的连牺牲到只剩下6人。“当时崔建功对军长秦基伟保证,‘剩下一个连,我当连长,剩下一个班,我当班长,一定要保住上甘岭,不被敌人夺去’,讲到这里,他激动得声音都嘶哑了。”

崔建功曾问黎梅君:“你知道作为一个指挥员,最难受的时候是什么吗?”答案让黎梅君深深震撼。“我当时回答,当然是战士牺牲的时刻最难受,崔建功却反驳我:‘你这句话不全对。作为指挥员最难受的时刻,是你明明知道派这个人去是让他送死,你还非派他去不可的时候,因为你知道只有他才能担起重任’。”讲到这些,眼泪从耄耋之年的黎梅君眼中夺眶而出,“对不起啊,我克制不住”。

未能重返朝鲜:著书纪念战场上的女兵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退休不久的黎梅君开始计划自己的出国之旅。“同事们都问我要去哪个国家,我斩钉截铁地回答‘去朝鲜’。”

因种种原因,朝鲜之行最终无果,一颗种子却在黎梅君心里种下。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之际,几位曾经的战友找到黎梅君,希望由她来组织编写一本朝鲜战场上的女兵的书。

“编这个书确实很难,事情过了几十年,很多人都90多岁了,记不清楚了。”黎梅君希望书中内容能由当事人各自撰写自己或他人的故事,再集中整合成册,但收上来的100多篇稿件,质量和内容都需要作大幅度调整。“当时多数人文化程度都不高,也从来没有写过稿子,很多稿子的内容都是雷同的,写行军难的特别多。”黎梅君透露,在内容相近的稿件中,找出不同侧面来反映战场,她尽量保留了稿件的原貌,并在其中截取横切面来着重展现。

最终,经过近4年筹备,《朝鲜战场上的女兵》一书于2010年正式出版,其中军报记者、电影《上甘岭》中王兰的原型之一,在文工团做舞蹈演员年龄最小的战友等鲜活的女兵形象,跃然纸上,被大众所了解。“朝鲜战场上的女兵没有人写过,女兵也确实有些特殊性。”黎梅君回忆起自己作为女兵在朝鲜行军时的场景,“解放初期女同志的卫生棉非常粗硬,垫在裤子上坚持行军,生怕掉队,很多战友大腿内侧都磨破了。领导给配了一匹马,谁来例假谁就骑马,但那匹马从鸭绿江一直到目的地,没有一个人骑。”

那场血与火洗礼的青春岁月,黎梅君依旧历历在目,而且化为铿锵有力的八字心愿:“消灭战争,不要战争。” (记者梅冬妮)

【编辑:贺方程】

(作者:梅冬妮 冯爱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