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演完两场后还去炊事房加演,赴朝慰问,武汉父子战场表演单弦拉戏

1951年5月28日,辛亥元老张难先写给长江日报编辑部的亲笔信。他希望以长江日报名义捐出稿费,以支援抗美援朝。记者万建辉 摄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 在湖北省档案馆馆藏中,长江日报记者近日找到两份特殊藏品,将近70年前的两名武汉青年或在后方“献金”,或在前线慰问,都以青春之躯向抗美援朝英雄们传递着来自祖国的温暖。

不能上阵杀敌,就在后方作贡献”

15岁少年号召村民献金“捐飞机”

时隔将近70年,《汉阳八区永长二村完小附民校分部第三教室为抗美援朝捐购武器献金学员名单》仍保存完好。32位村民捐款1000元、2000元、5000元不等。

如今,这个村已变为“蔡甸区永安街柏木村”,名单的记录者李功成也已85岁高龄,离乡多年。

接到记者的电话后,李功成老人仍然清晰地回忆起了将近70年前“捐飞机”的情形:“当时,我15岁,因为读过小学,成了村里农民夜校的扫盲老师。村民们白天修水渠、搞增产,晚上就来民校学认字,都比我年长。”李功成发出“捐飞机”的号召后,学员反响很热烈,不仅捐钱,还做布鞋、草鞋、慰问袋,往慰问袋里装牙膏、牙刷。

李功成回忆,1000元在当时可以买三四斤米,不算很大一笔钱,但当时的农民除了种地并无额外收入。

说到此,李功成仍有遗憾:“当时,我的母亲病重了4个多月,弟弟年幼。我在民校里号召大家捐款,自己却捐不出钱来。母亲拿出了陪嫁的银耳环,却因为不方便计价,没能成功捐献出去。当时,我很想当兵,像村里其他人那样戴着大红花到前线去。但征兵的同志说我家没有劳动力,没批准我参军。不能上阵杀敌,我就在后方作贡献。”

“人再少也演”

父子俩同赴朝鲜慰问演出

10年前,湖北省档案馆征集抗美援朝相关藏品,单弦拉戏名家顾耀宗把自己从朝鲜前线带回来的照片、战地日记、节目单、树叶等珍贵物品尽数捐出。1953年5月,刚刚订婚两个月的顾耀宗随父亲顾伯年赴朝鲜慰问演出,3个月时间里见证了战场的残酷,也送去了暖心的问候。如今,顾耀宗已经离世。孙女顾丽敏继承了他的单弦拉戏事业,也留下了遥远战场上发生的那些故事。

1953年,在一天演出两场后,赴朝慰问团成员顾伯年、顾耀宗父子俩来到炊事房为战士们加演。湖北省档案馆馆藏 记者万旭明 翻拍

顾耀宗曾经回忆,奔赴朝鲜战场之前,慰问团专门封闭学习了战场上的心理学。但真正跨过鸭绿江,看到眼前“都被炸平了,老百姓都没有了”,演员们还是惊呆了。很快,敌机飞来并丢下几颗照明弹,指挥长赶紧让大家下车进坑道。“但是,我们后面的食品运输车还是被炸毁了一辆,有几个演员都吓哭了。”第二天抵达目的地,在为志愿军烈士扫墓时,19岁的顾耀宗再也忍不住了,扑倒在坟墓上,痛哭起来。演员们主动申请:“让我们尽量多做一些慰问演出,人再少也演。”

在朝鲜前线的3个月里,慰问团在简陋的舞台上演出,在大炮旁演出。一天演完两场后,顾伯年、顾耀宗父子俩还去炊事房为战士们加演。千里迢迢去战场,演员们一点也不惜力。一份《慰问晚会节目单》显示,木砖顶、晃板、切砖、耍碟、空中座椅、飞火叉、牙咬高竿、幻术、咬花等,以及顾家父子的单弦拉戏都是拿手绝活。回国时,顾耀宗带回了志愿军指战员的签名、朝鲜的树叶,也带回了前线战士们的珍贵照片。

据统计,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武汉曾两次派出代表参加全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并组织戏剧工作者轮流赴朝演出。

辛亥元老张难先:捐出自己所得长江日报稿费

张难先先生参加过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代表及常务委员会委员。1951年6月,张难先将自己所得的长江日报稿费4.86万元捐出,以支援抗美援朝。

长江日报记者日前从武汉收藏家肖琴学收藏的两份原始信件中了解到张难先捐款的故事。

一份是1951年5月28日,张难先写给长江日报编辑部的亲笔信。张难先在信中自谦道:“我是一个写文章最笨的人……写点东西总是要费你们的大力改写,你们就是我的老师……请你们转交会计科……以报馆名义捐献抗美援朝志愿军,以了此事。千万请你们接受我的意见。此致,敬礼。”该信笺的抬头是红色字体的“中南军政委员会”。

另一份原始信件是用长江日报的信笺写的,落款日期为1951年6月1日,是长江日报秘书处写给“武汉市抗美援朝委员会”的。信中写道:“兹转去张难先副主席捐献给人民志愿军稿费肆万捌仟陆百元。请拿此据到本报营业部领取。此致,敬礼。(附张难先副主席给本报来函)”

由此可见,张难先希望以长江日报名义捐出这笔稿费。长江日报向“武汉市抗美援朝委员会”捐出这笔捐款时,仍告知是张难先捐出的个人稿费。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展出200余册抗美援朝连环画

《浴血奋战 保家卫国——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精品连环画专题展》中的连环画。记者万建辉 摄

10月23日,《浴血奋战 保家卫国——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精品连环画专题展》将在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开幕,上世纪出版的200余册抗美援朝连环画将公开展出。

长江日报记者10月21日在该馆看到,“60后”“70后”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常见的连环画在馆内墙面分类展出,均为抗美援朝战斗故事和英雄人物故事。电子屏幕上有一部分连环画的二维码,参观者扫描二维码可在手机上读到抗美援朝连环画故事。展区还特设一个阅读区域,参观者可取下连环画现场阅读。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馆长袁钢介绍,展品中,贺友直绘、196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钢铁运输兵》,顾炳鑫绘、1953年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为了正义的战争》都是非常著名的作品。贺友直、顾炳鑫等美术家是中国著名的抗美援朝连环画美术作者。

据介绍,展览共分为“正义之师”“浴血奋战”“英雄赞歌”三部分,围绕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史脉络,通过征集、整理,展示不同时期出版的连环画以及有关画稿,以独特的视角和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捍卫和平浴血奋战所建立的历史功勋,展现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顽强、压倒一切困难的大无畏英雄主义气概和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一部分“正义之师”,从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开始,用近20本连环画作品,通过一个个感人故事,展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正义之师、仁义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

第二部分“浴血奋战”,通过《血战白云山》《聚歼欧姆师》《上甘岭》《奇袭》等连环画,结合音频、视频等形式,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松骨峰、长津湖、清川江、上甘岭等战斗中以极其悬殊的武器装备击退武装到牙齿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可歌可泣、气吞山河的奇迹。

第三部分“英雄赞歌”,讲述耳熟能详的志愿军英雄故事。用半浮雕的形式,以富有冲击力的视觉感受,将奋不顾身扑向敌人机枪的黄继光、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抱着炸药包冲向敌人的杨根思等著名英雄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

袁钢介绍,这些连环画来自收藏界,三四十年前在中国普通家庭里几乎随处可见,如今不容易见到了,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抗美援朝老战士肖人杰:从朝鲜战场带回“3件宝贝”

家住汉口解放公园路邮电新村的肖人杰老人今年86岁。1951年,他作为话务员进入朝鲜战场,被分到第九兵团26军,先后在军部、师部、团部电台工作。如今,他仍保留着从朝鲜战场带回的纪念物品。10月20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在肖人杰老人家中看到了这些纪念物品。

肖人杰出生于汉口,小学五年级后做过照相馆学徒。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报名参军。他曾就读的小学为其开了介绍证明,他被分配到部队在黄陂的一个通讯培训点,学习电台收发报技能。10个月后,他和40名学员一起坐火车到北京,再到中朝边境的丹东,夜晚坐运送物资的卡车渡过鸭绿江,经过多日有敌机轰炸的危险行程,抵达前线的26军军部。

肖人杰告诉记者,当时,军部电台工作的地方和话务员的住处都在地堡里。地堡的外形是,在山坡边挖个很大、很深的坑,上面用几根水桶粗的木头做横梁,再盖上一些树枝、草根、泥土等。地堡边挖有出口,有几步台阶。睡的床是在地上铺很厚的稻草,加上每人的薄被子和军大衣。“大家互相紧紧挨在一起,睡觉就暖和些。”

一次,肖人杰和战友爬到山上,亲眼看到敌军飞机在前面平原上俯冲下去,朝着朝鲜村庄一阵扫射,接着在空中转了一个圈,又是一阵机枪射击。他们看到老百姓的房子冒出了浓烟和大火,又看到穿着白衣裙的朝鲜妇女在奔跑。整个过程持续了十几分钟。他们都被这一情景震惊了,趴在地上,心中充满了对敌人的无比仇恨。

不久,肖人杰接到上级命令,被派到234团新建电台。师通信科领导找他谈话,说他年轻、技术熟练,能单独担任电台工作。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在团级单位配备无线电台、机要员和报务员,使用机要密码通信。他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肖人杰说,234团团部离前线只有几公里。一到晚上,敌人的探照灯就把我军前沿阵地照得通亮,连团部都能看得见灯光。“团长是一位年长的首长。他说,部队目前与敌人对峙。战士们天天坚守,在挖战壕,打阻击战。有了电台通信,师部与团部的联络就方便多了。”在烽火连天的战斗环境里,战友牺牲时有发生。一次,部队换防,转移师部电台的卡车不幸跌入山谷,台长刘训生当场牺牲。

当时,每一支部队都配备了朝鲜同志当翻译,他们帮部队与朝鲜部队和当地老百姓联系,还教大家说一些简单的常用语。一位30多岁的朝鲜翻译为人和气,总是一脸笑容。熟悉后,肖人杰向他要几张朝鲜纸币作纪念,他很爽快地给了3张,1元、5元、10元各一张。票面有些旧,肖人杰高兴地珍藏在日记本里。

记者见到了肖人杰珍藏近70年的朝鲜纸币,每张纸币的币值都有汉字标明,如“一圆”“五圆”“拾圆”。

行军途中,大家有时要休息。一次,肖人杰坐在公路边,发现了一把铜勺,就一直留下了,当作纪念品。回国后和战友打篮球,那把铜勺被一位爱好者拿去,他痛惜不已。2000年前后,肖人杰到朝鲜旅游,特意到朝鲜商店买了一把类似的铜勺。

从朝鲜回国之前的最后一天,肖人杰依依不舍,随手从树上摘下一片叶子,夹在书里当书签。保留了近70年,树叶至今完好。

肖人杰告诉记者:“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这几件宝贝,时时拿出来看看。它们让我无数次回忆起在朝鲜战场上的点点滴滴。”

(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黄敏 王郭舜)

【编辑:贺方程】

(作者:万建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