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出征不让须眉 女战士:敌机来了趴在战友身上保护伤员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这个激荡时代的口号声中,在汉抗美援朝女战士和男儿一样热血出征。

其时她们正当青春,却无畏强敌。在战场上,她们不顾生命安危转运伤员;在电台旁,她们工具包不离身,时刻保障电台运行;在医院里,她们精心呵护伤员,帮助他们尽早康复。

近日,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四位在汉的志愿军女战士,听她们讲述那段难忘岁月。

张柔在朝鲜时和战友合影。右起第三为张柔。家人供图

为确保电台畅通每天枕工具包睡觉

回忆起60多年前入朝参战的往事,88岁的张柔老人一桩桩、一件件都记得清清楚楚。作为志愿军司令部通信枢纽部无线电技师,她在朝鲜坚守6年,随最后一批部队撤军回国。60多年过去,老人依旧记得朝鲜老乡含泪欢送部队的情形,“和平太可贵了!”

张柔是上海人,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家境良好。1950年,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潮中,读高三的她不顾家人反对,怀着满腔热血报名参军。

在武汉学习两年后,张柔被分配到朝鲜战场工作。

在朝鲜拍下这张单人照时,张柔还很年轻。家人供图

1952年的冬天,张柔和另外19名同学一起,坐着运送粮食物资的大卡车,从辽宁安东(今丹东)过江去朝鲜。

为避开敌机轰炸,他们乘卡车夜间行路,白天借宿在老乡家里。一次,司机连敲了好几户人家的门,才在最后一家落下脚。张柔和同学们又累又困,窗外炮火纷飞也没吵醒他们,直到晚上起床准备出发时,才感觉到后怕——之前敲门的一户人家,刚被炮弹击中,变成了废墟。

还有一次,前后的卡车都被炮弹击中,夹在中间的这辆冲进树林躲避,逃过一劫。这是年轻人第一次面对战争的残酷。那个时候,张柔20岁。

张柔在志愿军司令部通信枢纽部工作,负责维护无线电台。

战场上各种战略战役决策、作战指挥、后勤保障等工作,都靠无线电密码通信来传达,如果电台出故障,耽误了收发电报,就可能延误战机,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必须确保电台长时间正常运行,不能出问题。张柔每天枕着工具包睡觉,24小时待命,时刻准备爬起来修电台。

一次,一部电台突然坏掉,所有开关无法扳动。张柔测试到半夜都没找出故障原因,急哭了:“第二天一早,战友就要背着这部电台上山巡逻,如果不能修好,要误大事!”

哭完后擦擦眼泪,继续排查故障。快天亮时,她试着往机器里滴了些油,奇迹般地,开关好了。

“我们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战斗,但是为战斗提供保障,必须确保手头工作万无一失。”张柔说。

张柔,志愿军司令部通信枢纽部无线电技师。长江日报记者王春岚 摄

张柔在朝鲜工作6年,是在通信枢纽部留守时间最长的无线电技师,直到1958年10月,才随最后一批部队撤军回国。

回国后,张柔在西安、北京等地工作数年,1960年前后调回武汉工作。她的大女儿现在定居北京。每次去探亲,张柔都要去探望当年在司令部睡同一张床的战友。

“战友,你要挺住,我们来救你了!”

“战友,你要挺住,我们来救你了!”回想起当年战场上救治伤员的情景,今年89岁的崔玉琴老人依然会眼眶湿润。

1950年10月,崔玉琴作为护士入朝参战,直至1953年10月回国。3年间,她提着医药箱,以性命相护,为受伤的战友进行救治。如今,60多年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幕幕,依旧铭刻在老人的心上。

崔玉琴,志愿军第39军卫生部医疗一所护士。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 摄

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卫生部医疗一所护士的崔玉琴是辽宁鞍山人。同年9月,她得知号召大家报名参军的消息后,瞒着家人第一个报名,只告诉了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侄女,“一定要帮我保密!”

正式入伍那天,学校师生们敲锣打鼓,把包括崔玉琴在内的12名女同学送去了39军卫生部。同年10月,崔玉琴等奔赴朝鲜。

“几乎没有见过白天的朝鲜”,白天容易暴露,大家必须夜行军,常常走到拂晓时分。因为纪律要求,战士们不能睡在老百姓家,便四处寻找防空洞、山洞住下。虽然是女兵,也要背上沉重的米袋、锅碗瓢盆、被褥等。一到歇脚时,大家就烧水泡脚,缓解疲劳,被子不够厚实,十几个年轻护士“头对着脚、脚对着头地睡下来”,互相把脚伸到对方的衣服里取暖。

白天蹲山沟、钻防空洞,夜晩行军走路、打仗,有山过山,有水涉水。崔玉琴回忆,11月份,正是朝鲜冰雪交加的时节,行军走到江边,无桥通行,带队领导下令“理好身上带的米袋、枪支等蹚水过江”。上岸后,棉裤湿冻难忍,大腿和脚上的水泡已被磨破出血,没人吭气,照常行军、赶路,争取黎明前赶到目的地。

为了给伤病员打针、服药,崔玉琴常常斜挎着枪,提着马灯和药水、注射器等,在大雪里深一脚浅一脚地翻山越岭,“心里也害怕,但是救人要紧!”

战斗异常激烈和残酷,敌机每天在空中巡逻,狂轰乱炸,围追堵截,要救护受伤战友,必须在炮火和浓烟中躲闪。

1951年5月12日,终生难忘。数十架敌机在空中巡逻,不停地向他们所处的村庄疯狂扫射、轰炸。崔玉琴当天值班,负责管理医药器材箱。军令要求“人在物在”,她拖着医药箱钻入防空洞。

这时,一颗子弹射进防空洞,崔玉琴的腿部受伤流血。仔细一看,竟没被子弹击中,而是被子弹击起的石头击伤左腿,副班长立即给她包扎止血。

袭击结束后,崔玉琴又和副班长抬着医药箱往山沟里走,找水、拾柴、消毒,给负伤的战友输液、换药、治疗。看到负责照顾伤病员生活的护理员们忙不过来,崔玉琴会主动去帮忙。

崔玉琴展示荣立两次三等功的证书。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 摄

在崔玉琴看来,自己是“战争中的幸运者”。她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荣立两次三等功。回国后,先后在大连、武汉工作,从护士成长为军医。

敌机来了趴在战友身上保护伤员

1950年10月,年仅16岁的徐淑宜在四川宜宾入伍,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随队伍一路北上,先后到达重庆、河北邢台、辽西。1951年,第15军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徐淑宜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后勤二所护理员,随军入朝。

作战条件艰苦,“头顶上,敌机来回盘旋,我们只能天黑时行路。汽车走中间,人走两边,飞机一来,就赶紧跳到坑道里”。

年轻的徐淑宜。长江日报记者李杏 摄

徐淑宜主要负责转移伤员、为伤员换药等工作。房子被飞机炸没了,只能把轻病号藏在树林、山沟里,重病号用担架安排到能做手术的地方。所谓“轻病号”,指的是少了一只手但还能动的伤员;完全不能动的是重病号。

徐淑宜至今难忘第一次接伤员的情形:接连送来好几车伤员,夜里天气凉,被子数量不够,徐淑宜必须独自绕到防空洞后面拿物资。刚开始她很害怕,可想到那么多伤员在等着,就鼓起了勇气,爬上防空洞,抱起被子往回跑。

“当时我就抱着必死的决心,豁出去了。从那以后,我胆子真的变大了,看见死人也不怕了。”徐淑宜说。

尽管看淡生死,但想起差点被炸弹击中的经历,徐淑宜仍心有余悸。

1952年夏天,徐淑宜随部队到达距上甘岭100多里外的县里。在坑道里收捡伤员时,战友突然大喊:“飞机来啦!不能走了,快趴下!”

为保护伤员,战友趴在伤员身上,徐淑宜又趴在战友身上。一架飞机闪过,山头被丢炸弹、扫机枪的“突突”声包围。飞机走后,徐淑宜起身发现,丢下的炸弹离她的脚只有几尺远。

徐淑宜,志愿军第15军后勤二所护理员。长江日报记者李杏 摄

徐淑宜回忆,曾有个年轻的男伤员,受伤后无法自主排尿、肚子鼓得很大。当时,医生给其他人在做手术,徐淑宜就拿起导尿管、导尿盆,准备为他导尿。伤员很不好意思,徐淑宜见状就大方地说:“你别怕,在战场上,我们都是兄弟。”劝服伤员,帮他处理完,伤员鼓着的肚子也就下去了。

至今牵挂失去四肢的重伤战士

志愿军老战士宋素纯1930年出生在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今年已是90高龄,记忆有些模糊。但提起60多年前护理过的志愿军伤员,她仍心疼不已:“为了和平,太多人付出了青春和生命,我们要非常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1950年,宋素纯还在读高中,在老师鼓励下,报名当上了卫生兵。接到通知的第二天就要出发去锦州学习,她连夜回了趟家,“这一去,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什么时候能回来,得和父母道个别”。

经过3年护校学习,1953年,宋素纯被分配到丹东,在第六陆军医院实习,此后又根据统一安排,辗转好几个地方,负责护理从前线送来的伤员。

宋素纯,卫生兵,负责护理从前线送来的伤员。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宋素纯至今记得她遇到的伤情最重的伤员。

被送到后方的伤员,大部分是外伤,胳膊、腿受伤的居多,行动不便,得护士抱起来往病床上放。他们身上打着石膏,抱起来特别沉。一次,宋素纯负责的一位战士抱起来却很轻。放到病床上,揭开被子,宋素纯眼泪落了下来:伤员的双臂和双腿受伤严重,都被切除了。

“他是真正的英雄!”此后,宋素纯特别关心这位伤员。他生活无法自理,得靠人喂水喂饭,上厕所都得人帮忙。

尽管伤势严重,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这位伤员情况却稳定下来,不久就转院了。“现在已经不记得名字了,就记得他是南方人。”宋素纯说,她至今挂念这位英雄。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宋素纯回到辽宁省兴城县(现兴城市)疗养院工作。患者大多是从抗美援朝战场上下来的伤员,落下这样那样的伤病,还有不少人长期被失眠困扰。

宋素纯回忆,有位伤员参加过上甘岭战役。当时敌军炮火封路,前线弹尽粮绝,急需补给。这位伤员在后勤汽车队工作,发动战友组织了一车弹药,顶着炮火送上前线,在送达的时候不幸中弹。

子弹留在肺里。幸运的是,他活下来了。不幸的是,当年医疗条件有限,不能开胸取子弹,只能定期拍片复查,看子弹是否移位。

因为肺部有子弹,这位伤员很容易出现感染,经常要住院。但他很乐观,常常和医护人员聊天,讲当年在战场上的趣事:“发动战友送弹药,我怕大家不敢上前线,故意拿话激将,‘谁要是不敢上前线,谁就不是爷们儿’,没想到大家都不怕,抢着要上前线。”

(记者王春岚 刘晨玮 李杏)

【编辑:张颖惠】


(作者:王春岚 刘晨玮 李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