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战士丁福村:战地记者记录高光时刻,见证中国“空中战鹰”一战成名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记者武叶)1950年底,辽东军区改编为东北空军,丁福村等6人创办《空军卫士报》,由朱德总司令题写报头。此后,《空军卫士报》成为报道抗美援朝的主力——3名女同志负责后方统筹工作,3名男同志到前线采访,见证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作战多个历史性瞬间。

23日,长江日报记者见到89岁高龄的丁福村,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组建即参战,一战即成名的辉煌历史从老人口中娓娓道来。“作为一名记者,我不能像他们那样上阵杀敌,唯有用手中的笔记录这些高光时刻,为抗美援朝留下珍贵史料。”

丁福村 《空军卫士报》记者。记者胡冬冬 摄

见证中国空军首次参战,“空中战鹰”一战成名

丁福村介绍,抗美援朝刚开始的时候,志愿军没有制空力量,武器装备也很差,后勤保障跟不上,因此仗打得很艰苦。为了争夺制空权,保障后勤补给线路,新组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

当时中美空军力量,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美国空军共有14个联队,各型作战飞机1100余架,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在1000小时以上。中国空军只有两个驱逐机师、一个轰炸机团和一个强击机团,各型作战飞机不到200架,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不足100小时。

1951年1月21日上午,美军出动F—84战斗轰炸机20架,沿平壤至新安州一线,对铁路线进行轰炸,企图阻滞志愿军的后勤供应。志愿军空军第4师第10团28大队在队长李汉率领下,驾驶6架“米格—15”战斗机迎击敌人。

1950年8月1日,丁福村(二排中右一)所在志愿军队伍集体留影。记者胡冬冬 翻拍

这是抗美援朝期间,中美空军第一次长空激战。李汉迂回到美机左后侧,成功击落一架敌机;李宪刚、张洪清也向其他美机开炮,可惜未能命中;6号机赵志财则被美机击伤,被迫跳伞,但因高度过低而牺牲。

从战况来看,中美空军首次较量各损失一架飞机,算是打了个平手,但这个结果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志愿军空军,鼓舞作用是很大的。从此大家认识到,美军这些“油挑子”战斗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可战胜。

首战归来,丁福村到李汉的团里采访。为什么首战能够取得胜利?大家一起总结经验:我国空军是在陆军基础上组建的,成员都是面对面拼过刺刀的,勇敢,而且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这样一支队伍经过训练,插上了钢铁翅膀,在空中一样所向披靡。所以,中国空军是组建即参战,一战即成名,中国空军使用的“米格—15”主流机型也获誉“空中战鹰”。

跟踪采访英雄王海大队,士兵进队都养成了英雄气概

丁福村回忆,抗美援朝英雄王海,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3师9团1大队大队长。

1951年11月18日下午,王海带领1大队迎击北犯之敌。当机群到达清川江附近上空时,发现低空有60多架美军战机在盘旋活动。趁敌机还未察觉,王海率6架“空中战鹰”从6000米高空直扑敌机。敌机突遭袭击,迅速将飞机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大圆圈,这种“圆圈战术”既能相互掩护,又能在一圈套一圈飞行中逐步摆脱困境。王海充分利用米格飞机垂直机动性能优势,下令先爬高占位,再俯冲攻击,经过上下几次俯冲,打乱了美军的“圆圈阵”。王海和战友们抓住战机连续猛攻,创造了5:0的辉煌战绩。

丁福村。记者胡冬冬 摄

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王海个人一共击落、击伤敌机9架,成为一级战斗英雄。他所在的队伍一共击落、击伤敌机29架,被誉为“空军英雄王海大队”。

丁福村去采访这支英雄团队,写了一篇报道,题目是《空三师隆重召开庆功大会,64人立功受奖》,发在《空军卫士报》头版头条。丁福村清晰记得,东北空军政治部部长表扬他说,“小伙子年纪轻轻,报道写得很好”。他听了很受鼓舞,觉得能够得到领导的肯定,这个记者当得值!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空中有我,有我无敌!”丁福村说,战斗精神在英雄王海大队体现得淋漓尽致。战士们披星戴月,早晨天不亮就去机场备战,天黑透了才回来。不论飞行员还是地勤保障人员,不论老兵还是新人,一进来都养成了英雄气概。

在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累计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其中单是第3师就击落击伤敌机104架。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惊讶地说,“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空军强国之一”。

机身一共被打出56个洞,飞行员仍成功把它开了回来

1952年初,在航校培训一年多的韩德彩奉命出征抗美援朝战场,此时他在“米格—15”战机上的飞行时长只有30个小时。他的对手是美国“双料王牌”飞行员爱德华,“双料”指在海军和陆基航空部队服役期间都曾击落敌机5架以上。

战斗中,韩德彩不断调整角度,击中了爱德华的战机,爱德华不得不跳伞逃命,结果被我军活捉。后来,爱德华不甘心,要求看一看是谁把自己打下来的。在见到20岁的韩德彩后他难以置信地说:别开玩笑!你怎么可能把我打下来。

韩德彩成了战斗英雄。丁福村陪他到各个师做报告,到哪里都是夹道欢迎、掌声雷动。丁福村说,自己虽然不是英雄,但也感受到了英雄的无上荣光。无法上阵杀敌,便立志用手中的笔记录这些高光时刻,为抗美援朝留下珍贵史料。

朝鲜族的李永泰来自空4师12团。一次恶战中,他驾驶的战斗机被美军包围,机身严重受损,空军指挥员命令他跳伞,但他愣是把飞机开了回来,使我军少损失一架飞机。后来大家数了数,机身一共被打出56个洞。李永泰也因此被誉为“空中坦克”。

“70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谱写了气壮山河英雄赞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以及所有为这场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23日上午,丁老收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不禁热泪盈眶。

“很多战斗英雄离去了,但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丁福村说,抗美援朝结束后,他一直通过报纸、电视,默默关注着这些战斗英雄,可是很多人都不在了。抗美援朝期间的报道和照片,丁福村整理厚厚一摞,却在几次搬家过程中不慎遗失,令老人倍感心痛。

【编辑:邓腊秀】

(作者:武叶 胡冬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