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际友城以武汉命名地标,德国将现“中国武汉号”列车

长江日报融媒体4月13日讯 13日,“第一届武汉友城公务员研修班”结课。武汉国际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的官员、驻汉机构代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分享学习心得和与国际交流经验。

“中国武汉号”亮相德国

今年是武汉与英国曼彻斯特结为友好城市32周年,已涵盖了经济、贸易投资、教育、足球、艺术等多个领域,双方互访频繁。曼彻斯特市议会驻汉代表周凯宜,为纪念两城友谊,正在建设的曼彻斯特空港城中将有一个园区以武汉命名。据介绍,曼彻斯特空港城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英国最大的城市改造项目,投资总额达80亿人民。其中“中国园”项目包括以该市两个中国友城命名的“武汉广场”和“深圳花园”,总面积将达到4.5万平方米,为来自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先进制造业、物流、金融、信息和通信技术企业提供办公区。

德国杜伊斯堡市长办公室及国际事务负责人海克·茅思告诉记者,1982年,杜伊斯堡和武汉结为友好城市,这是中德之间的第一对友城。中国首位“洋厂长”威尔纳·格里希就来自杜伊斯堡,他曾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此后两地间教育、经贸交流频繁,2015年,7月1日,由中国武汉始发的汉欧班列终点延伸至杜伊斯堡。同年9月11日,德国联邦铁路局将行驶于鲁尔区的一列客运列车命名为“中国武汉号”(Wuhan China)。这是德铁历史上首次以外国城市命名客运列车。

加拿大万锦市政府高级商务发展专员谭贵琼表示,2006年,武汉与加拿大万锦市正式结为友好城市,经华中科技大学校友、加拿大湖北商会会长陆跃锋,两地在教育、农业、金融等领域合作密切。在万锦——武汉姐妹城市缔结十周年纪念庆典上,万锦市政府宣布将一条街道命名为“武汉大道”。

40万人口的城市有2万武汉留学生

“我们城市有40万人口,却有2万名武汉留学生。”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中国事务主管程杰克说,两座城市于2006年结好,渊源颇深。华中科技大学与当地名校坎特伯雷大学合作开办了孔子学院,吸引很多当地中小学生前去参加汉语和中国文化课程。“我们城市每年中国春节期间举办元宵节庆典,这个传统已持续十多年,很受当地人欢迎。希望明年武汉的剧团能参与庆典演出,这样会让更多新西兰人了解武汉,来到武汉。”

“萨洛欢迎武汉的大学生来学习数据科学,尤其是大数据。我们正在洽谈这个项目”。芬兰萨洛市政府国际事务负责人特里奇·莱赫托宁介绍。萨洛曾是诺基亚的主要工厂和微软的手机研发中心所在地,有着享誉全球的无线通信设备研发和制造传统。“我们有很好的高科技传统,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武汉与萨洛在2014年签署友好交流协议。此后一直保持频繁的交流与合作。特里奇透露,“我们市长对待两市之间的合作是非常认真的。他2017年6月上任后,已经两次到访武汉”。

“新朋友”想把武汉先进技术带回国

泰国曼谷市国际事务负责人苏丽拉特·纳润瑞安纳特于5年前两地结为友好交流城市时来过武汉。这次故地重游,她接连感叹,武汉的发展变化果然是“每天不一样”。除了看到更多更新的建筑拔地而起,武汉的行政服务效率也让她印象深刻。“流程很容易懂,也特别快。”纳润瑞安纳特说,代表团到访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政务中心时,大厅挤满了人。她注意到其中不乏外籍人士的面孔也同在人群中排队等候。尽管业务量大,政务中心工作人员处理起来有条不紊,效率极高。“我希望在政务服务方面曼谷市政府可以和武汉合作,学习引进武汉市的先进经验。”

“武汉之行真实又梦幻。”首次来访武汉的巴尼尔玛· 阿劳霍这样描述她对武汉的感受,“感觉这就像一座22世纪的城市。”作为圣路易斯市政府信息技术负责人,她对武汉的光纤通信技术感兴趣,促成两市今后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合作。“我也希望今后能带更多的圣路易斯企业和市民到武汉亲身感受这座城市,为双方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

澳大利亚悉尼市市长办公室媒体专员阿努莎·穆勒对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和BRT印象深刻,“回去后我准备提交一份报告,研究与武汉在清洁能源和绿色出行方面的合作可能。”

10日,武汉市旅游委负责人结束介绍,斯洛文尼亚马里博尔市副市长萨沙·佩尔科赶紧上前交换联系方式。佩尔科介绍,马里博尔市是该国第二大城市,城市坐落在德拉瓦河谷,风景秀美,是欧洲知名旅游城市。他想与武汉交流发展旅游业经验,同时也希望带武汉市民前去旅游。(记者刘舒 范婷婷 潘茜 通讯员刘雨诗)

【编辑:祝洁】

(作者:刘舒 范婷婷 潘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