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谈《大国追梦》——从“四史”看清我们从哪里来|读+

【人物介绍】

王炳林: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出版《党的历史与党的建设》等著作10多部。

《大国追梦》王炳林 主编 人民出版社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简称“四史”)是党员、干部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四史”可以说是中国人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奋斗历程,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鼓舞我们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王炳林主编的《大国追梦》一书是学习“四史”的重要读物。上周,他接受了长江日报记者专访。

回顾中国人民追梦历程

王炳林设计《大国追梦》的框架,并负责统编。在他看来,一个民族的历史,深刻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现在和未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揭示着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蕴含着治国安邦的深刻道理。

王炳林称,《大国追梦》并不是一般性叙述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全过程,而是按照历史进程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专题化论述,既讲故事,又讲道理,如此方式回顾中国人民波澜壮阔的追梦历程,揭示其中的历史智慧和深刻道理,用来回应一些对历史事实的质疑,澄清一些模糊认识。

对于为何作此设计,王炳林表示要正确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面对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各种纷争从未停歇。学术争鸣理所当然,但也有立场不稳和是非不辨的模糊认识,甚至还有恶意抹黑,历史虚无主义时常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批驳“告别革命”

编写全书,有不少让王炳林印象深刻的细节。当时,金冲及、邵维正等20多位专家参与了此书编审,大家的认真程度可谓“吹毛求疵”。比如说抗美援朝究竟如何体现?经过一轮轮讨论,大家才达成共识,认为我们国家跟世界头号强国对抗,“意志与钢铁的较量”才能生动概括抗美援朝的特点。再比如说辛亥革命这一章,为了批驳社会上“告别革命”的不良论调,曾设想用“无法告别的革命”予以回击,后来讨论中,觉得这一标题还是不妥,不能直接反映辛亥革命的进程和重要意义,于是反复斟酌,改成了“无法阻挡的革命”。

“我们尽可能用严谨的历史词汇,兼顾准确反映历史特点。”王炳林认为,另一个方面来讲,“虽然是书写一个宏观的历史,但是历史终究是由很生动很具体的故事组成的。”所以书的每一章里,都有一些经过专家们反复斟酌的、最能代表一个历史阶段特点的故事,甚至插图。

比如第六章“历史的十字路口”中的“人间正道是沧桑”,要讲述人民军队的地位和作用,用理论性的话语概括,读者的感受不会很深刻。在浩如烟海的材料中,专家们选取了李延国、李庆华在《根据地》一文中记录的一个场景:上海解放后,凌晨的上海街头悄无声息。大资本家荣毅仁打开大门,走上街头,却看到进城的人民解放军全部露宿街头,全穿着统一军服,分不出军官和士兵的区别。一位军人向荣毅仁要一碗开水,并没有自己喝,而是用铁勺喂给伤员。

“大家觉得这个故事足以打动人,”王炳林认为,“我们学历史,要善于掌握细节,它们恰可以展示大的历史。”

【访谈】

以更深远的历史眼光,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到了哪里

读+:《大国追梦》是写给哪些人看的?

王炳林:《大国追梦》讲的是“四史”,“四史”学习以各级党员干部为重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认真学习四史,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还要加一个,青年党员、广大青年学生学习“四史”也相当重要,他们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不要小看历史,历史能拓宽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还能提升我们的能力。遇到现实问题,束手无策时,往往能从历史中找到答案。

读+:为什么要学“四史”?

王炳林:我们党历来重视对历史的学习,现在强调,并不是说过去学得不好,也不是存在什么危机,而是因为对历史的学习,是一个常学常新、没有止境的过程。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人们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要更深刻、更全面。

当然也不否认,少数党员干部对历史的学习还不够深入、不够系统,需要继续加强。眼下,信息高度发达,多元化社会思潮交织,身处其中,容易迷失。我们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把握社会发展规律?解决这个问题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读+:进入新时代,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的基础上,又强调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有何深意?

王炳林: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作用各有侧重。学习党史能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学习新中国史可以深刻认识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学习改革开放史可以深刻把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给中国带来的极大变化。

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世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历程,这段历史长达500多年。强调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是以更深远的历史眼光来看问题,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现在到了哪里,今后要往哪里去。我们常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它的理解把握要深化,不能只局限在我们的国家历史中。

反过来讲,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曲折性、长期性和必然性,能从这段历史中找到答案,也更加明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什么样的。实践上,也能更便于我们拿来指导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不要以为能背出这些历史事实就是“四史”学到位了,关键看是否掌握了运用历史思维分析历史人物、事件、问题的能力。所谓历史思维,就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把现实置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进行整体思考,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党史中找找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读+:“四史”时间跨度大、内容范围广,演绎的版本也很多,应该怎么学?

王炳林:学习历史的途径很多,读书是最直接的,但要选对书。《大国追梦》之外,也要以党的重要历史文献和经中央权威部门审定的权威著作为范本。如《党的重要文献选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全三册)等。

参观纪念馆和革命斗争遗址、观看影视剧等,都是有效途径,人们喜欢听历史故事,喜欢生动活泼的语言。

不要把学“四史”简单理解为书面学习。首先是要抓住主线,它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其次要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全面辩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再次,学“四史”不光是学理论,还要结合实际学,把四史学习同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结合起来。要融会贯通学,把四史学习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结合起来。最后,要整体统一学,树立大历史观,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界限打通起来学习,在比较中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

读+:在社会上,解密历史、历史人物轶事、秘闻之类一度很流行,一些媒体平台上贴着历史标签的故事、小说、段子、戏说,讲得有声有色,很多人点赞转发。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王炳林:你说的“历史热”现象,有人总结为“历史很热,史学很冷”。我们都很清楚,历史在社会上是有广泛的公众基础的,无论是在影视作品、文学作品,还是在娱乐产品中,历史题材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近年来的发展势头也非常好。

与此同时,我国的历史学研究也不断开拓进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们的一些学者“为学术而学术”,过于学术化的史学研究与大众的兴趣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研究离公众越来越远了。史学研究者普及工作做得不够,或者说具备专业知识的研究者不发声,戏说、娱乐历史自然会抢占舞台,误导大众。这种现象需要关注反思。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其实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者而言,何尝不是如此。学术不仅仅是学者个人的兴趣或者事业,学术成果应该加强转化和普及,及时转化为公共知识,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

在高校中,这种“历史热”可能呈现的是另一番景象。过去我们的党史学科研究力量分散,学科建设滞后,甚至到了被边缘化的地步。而如今,与中国共产党历史相关的课程很热,党史类的图书不管是学术著作或是通俗读物借阅量都很高,高校里报考党史的研究生的人数增长快速,从经济学、行政管理或法学跨考到党史学科读研究生的人数也在增长。党史类图书的市场销售量,跟以前比翻了几番。

为何如此“热”?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成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人们希望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找找,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用理论的话语讲,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因此,我认为目前的中共党史学科,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具有相对独立的知识结构体系,有丰硕的研究成果,有丰富的资料支撑,无论是放在历史学门类或在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中,都不再妥当了,应该提升为一级学科。

铭记过去的屈辱历史不是搞民粹主义

读+:学“四史”,绕不开屈辱历史。《大国追梦》中开篇就是“苦难的抗争”。社会上有人说,中国应该改变历史宣传的角度,不要再搞屈辱史的宣传,应该跟上时代潮流,一些西方媒体称“中国要前进就必须放下关于国耻的痛苦记忆”“爱国主义教育会扭曲中国的世界观”。您怎么看?

王炳林:西方并不懂,不用在意。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史。回望这段历史,的确会让人产生许多痛苦的记忆。但是我们也需明白,“知耻而后勇”。铭记过去的屈辱,不是让人生活在痛苦里,不是为了延续仇恨,更不是搞民粹主义,而是要以史为鉴,奋发图强,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友好局面。知道屈辱,牢记屈辱,才能思考屈辱,时刻警醒,才能洗却屈辱,振兴中华。

也正因为此,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还一再提示我们: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进入新时代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他还多次强调: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就要了解近代中国所经历的屈辱历史,深刻汲取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欺负的教训,增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读+:社会存在很多通过对历史片面抽取,“把历史当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您怎么看?

王炳林:这种现象我也注意到了。有些学者还说过这样的话:中国的历史资料丰富,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资料更是汗牛充栋,只要你有观点,一定能找到证明这种观点的材料。这种说法和现在社会上片面抽取历史影射社会现象的做法不约而同。这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历史研究中“观点先行”的立场,是“以论带史”,是唯心主义的。

对历史的随意抽取,不抓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对历史的歪曲,无法揭示历史的真实面貌。这显然是不可取的。我们的历史研究,讲求“论从史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作为客观存在的历史,是以往发生的万事万物;作为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的历史,是人们对于历史事实的记述。只有坚持唯物史观,才能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正确评价历史,揭示历史规律。

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之所以喜欢在“四史”里做文章,正是因为,政治上出问题,往往是先从思想混乱开始的,而思想混乱,又常常源于错误的历史认知和分析。因此,要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就集中往历史领域进攻,拿历史大做文章。

在各种错误思潮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企图否定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抹煞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合理性,其危害甚深,尤其不可忽视。(记者秦孟婷)

【编辑:张靖】

(作者:秦孟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