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历史风貌区受关注,第九届无界论坛倡议促进文化交流保护共享遗产

长江日报-长江网11月8日讯(记者叶飞艳 通讯员张昊)11月8日,第九届无界论坛在武汉举行。专家学者、高校学生代表共250人齐聚华中科技大学,共话共享遗产与文化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邵新宇发表讲话。记者胡冬冬 摄

无界论坛创始于2012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本届论坛在武汉市委、市政府指导下,由华中科技大学、ICOMOS共享遗产委员会主办,以“共享遗产:文化的声音,交流的力量”为主题,深入探讨共享遗产与文化交流问题。活动同时在全球设苏州、巴黎、里斯本3个分会场,邀请国内外专家为全球线上参与者带来学术盛宴。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常青教授作专题报告《再生:遗产活化的途径》。记者胡冬冬 摄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常青等与会专家学者互相分享感悟和见解,分别作了《再生:建成遗产的活化途径》《让文化遗产成为武汉疫后重振的重要力量》《重塑老汉口历史风貌 传承大武汉城市文脉》等一系列主题演讲。

“文化遗产保护既要留住空间和场所的历史记忆,也要激发艺术和审美的现代情感,更要传承适地和体宜的建造智慧。”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常青看来,保护是前提,再生才是目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业遗产教席联合持有人、华中科技大学何依教授作专题报告《武汉:城市文本与当代阅读》。记者胡冬冬 摄

守护历史文化名城根脉,汉口历史风貌区受关注

武汉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数量众多的共享遗产。武汉现有历史街区16片,市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275处,现存优秀历史建筑219处。

汉口历史风貌区成为本届论坛的亮点之一,现场展出的“汉口历史风貌区作品展”,引起参会人员的浓厚兴趣。据介绍,汉口历史风貌区是武汉城市文化根脉所在,也是武汉市今年打造的亮点片区之一,改造面积大、涉及历史建筑多。武汉旅游体育集团作为汉口历史风貌区改造项目的实施、运营主体,将通过房屋本体的修缮改造和产业策划、功能定位,聚焦保护与改造,将汉口历史风貌区打造成凝聚武汉精神的世界级历史人文集聚展示区和潮流时尚片区。该项目自今年5月启动改造以来,策划有8个主题片区,其中,兰陵博览片区的百年老建筑巴公房子即将开工改造提升。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乡土建筑科学委员会副主席、同济大学邵甬教授作专题报告《文化遗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上海的实践与思考》。记者胡冬冬 摄

《武汉倡议》发布:共享文化、共享遗产、共享责任

第九届无界论坛发布了《关于促进文化交流,保护共享遗产的武汉倡议》,从武汉向世界发出共享文化、共享遗产、共享责任的倡议:

——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和信任,这是文化与遗产共享的前提;各界人士须秉持平等、团结的精神,以敬畏的心态、传承的责任、无界的情怀,共享不同文化的价值,感悟不同文化的魅力。

——文化和遗产的共享有赖于科学的手段,而文化科技的融合,为人类的共享共融创造了更好的技术保障,为共享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依靠,同时,也为文化与遗产价值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各方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积极推动公众参与,实现工程与文化的相互促进,大学与城市的相互促进,推动社区间、城市间、地区间、国家间的文化交流,用文化遗产提升地区形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我们重申,促进和平、推动交流是我们的共同责任,也是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提升人类幸福水平,共筑人类友谊金桥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无界论坛成城市文化名片

活动主办方介绍,自2012年起,每年一届的无界论坛围绕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工程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大学与城市、文化遗产与城市更新、文化·数字化·大众化等主题展开讨论,对中国和武汉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挥了示范、促进和推动作用,直接推动了武汉市成功申报世界“设计之都”和中俄“万里茶道”申遗,搭建了武汉市走向世界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成为武汉市的一张城市文化名片。

【编辑:张玲】

(作者:叶飞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