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毒侦探”如何工作,健博会上将揭秘流行病学调查全过程

长江日报-长江网11月10日讯(记者刘晨玮  通讯员袁皓)10日,在即将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准备现场,A1抗疫物资馆的疾病防控展区,武汉市疾控部门将展示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消杀及信息化管理工作。

流行病学调查区域。  记者刘晨玮 摄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至关重要,及时准确掌握传播链以及传播网络,可有效地了解并控制疫情。

在该展区,展示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全流程。新冠肺炎病例流调流程包括病例核实与复核、感染来源调查、传染性和传播链调查、调查涉及的接触者,形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提交,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疾控中心在接到病例(包括无症状感染者)报告后,要确认信息来源,并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如信息准确,立刻组织流调人员准备前往病例所在地开展流调,同时联系好车辆,准备好流调表、笔,防护服、一次性帽子、手套、眼罩/面屏、鞋套等防护用品和信息化流调设备。在24小时内完成初次流行病学调查,可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病例、知情人和接诊医生等方式开展,同时需要公安、电信等部门配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摸清病例发病前后的活动轨迹。每天形成进展报告,患者痊愈出院后或解除隔离观察后,最终形成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武汉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流调是新冠肺炎防控中“找上家、管本家、追下家”的前哨工作和重要手段,通过对病例的全方位溯源调查,搞清搞准密切接触者,能有效实现“筛查-报告-流调-甄别-追踪-管理”闭环管理。记者了解到,疫情防控初期,市区级组建了140余人流调工作专班,2月初又扩充到340余人,2月下旬,组建了1287个工作组以求彻底摸清“四类人员”(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发热病人、密切接触者)底数,实现“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检尽检、应治尽治”,把各项防控措施抓实抓细抓落地。截至10月19日24时,市区级流调队累计完成确诊病例50344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对发现的密切接触者均严格规范管理,累计排查密切接触者95476人。

记者看到,在消杀工作展示区,观展者还可亲身体验,背起数十斤重的消杀设备进行体验。

【编辑:丁翾】

(作者:刘晨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