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健康产业发展纳入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布局,在世界健康产业专利版图上抢占先机

长江日报-长江网11月11日讯 11月11日,第十八届“中国光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在光谷国际科技会议中心举行,这也是“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的主论坛之一。来自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构建与知识产权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交流。

在论坛上,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文澜特聘教授马一德说,要将健康产业发展纳入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布局,在世界健康产业专利版图上抢占先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文澜资深教授、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吴汉东教授介绍了新专利法相关修改对药品创新的促进作用。

马一德:

我国要在世界健康产业专利版图上抢占先机

中国已经跃升为知识产权大国,但是知识产权领域“大而不强,多而不忧”的特征比较明显,不同产业之间创新发展不平衡。马一德教授表示,大多数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集中于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健康医疗产业进入门槛高,“原因在于产品研发投入大,投资回报周期长,一直是我国创新发展的短板和痛点”。

马一德认为,生物医药、化学药等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不多,对国际技术形成较强的依赖性。他列举了一组数据:在医药行业,我国长期以仿制药为主,全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到1%,医药行业“大而不强”问题突出;在医疗器械行业,全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3%左右,而发达国家超过15%;健康产业领域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研发能力薄弱,鲜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另外,研发能力不足,也决定了我国健康产业的供给不足。马一德说,在美国十大药品中有七个生物药,其中六个为单克隆抗体,集中于抗肿瘤类风湿。而在中国十大药品中无一生物药,氯化钠输液、葡萄糖输液分别排在第一、第八位。全球生物技术公司总数已达4326家,其中76%集中在欧美,欧美公司的销售额占全球生物技术公司销售额的93%。

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中药”等四大健康产业专利态势进行了分析:化学制药,中国起步较晚,增长较快,但核心专利技术占比不高;生物制药,美国原创度最高,且国际布局广泛,我国起步晚增速较快,但申请人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医疗器械我国以实用新型专利为主,发明专利占比偏低;我国是中药专利申请大国,位居全球第二的日本,对中药重视全球布局,我国申请以科研院所、医院为主,有效申请则以企业为主。

马一德教授建议,要将健康产业发展纳入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布局,加大对健康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并提升健康产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提升健康产业知识产权服务水平,“要在世界健康产业专利版图上抢占先机”。

吴汉东

新专利法有利于企业创新药研发

吴汉东表示,在全球的药品市场有两种药,‍‍一种叫做原研药,就是专利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还有仿制药,即对专利即将过去的药物进行仿制、生产和销售,这也是合法的。‍原研药和仿制药有着巨大的价格差,一个拥有专利的药品价格往往是普通仿制药的10倍甚至更多。‍‍

‍中国制药行业发展势头良好,2019年,制药行业的产值已接近GDP的10%。但‍‍目前中国的药品市场依然是进口药、仿制药为主,需要推动药品企业创新,加快原研药的研发。

今年10月,我国对《专利法》进行第四次修改,增设专利权期限补偿制度,补偿期限不超过五年,并新增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程序等。

‍据悉,药品发明专利的有效期是20年。药品申请专利后,要经过三期临床试验,证明安全性、有效性才能上市。‍到药品真正‍‍能够上市盈利,专利有效期剩下时间已很短,‍规定了新药的专利补偿期,有利于保证药企的合理收益,鼓励原研药的研发创新。

据悉,吴汉东是中国最早开展知识产权研究的学者之一,与已故知识产权专家郑成思在知识产权学界有“南吴北郑”之称,曾共同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授课,被英国《知识产权管理》杂志两度评为“全球知识产权最具影响力50人”名单。(记者刘睿彻 胡义华 通讯员郭珍珍 董黎)

【编辑:姚昊】

(作者:刘睿彻 胡义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