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大征途”手记③:“长江源头第一镇”三分之一人口是环保员,在村外经常看到野驴

长江日报-长江网沱沱河电(特派记者柯立)炉子里的酥油茶咕嘟咕嘟烧开了,香气扑鼻。白杨和尼玛邀请记者喝酥油茶,用碗口大的高脚藏式杯子盛着,有点像咸奶茶,实在太好喝。刚喝完一杯,尼玛提壶再加满,不知不觉,连喝了三大杯。

尼玛(右)和白杨夫妇热情地邀请来访的记者喝酥油茶。  特派记者范芃 摄

饮茶时,47岁的白杨羞涩地弹起扎念琴,唱着藏族牧民们熟悉的小调;而她的丈夫尼玛,穿着最正式的红色绣金藏袍,秀了一把当地牧民赶黑熊的绝活:用一根红色的抛绳,把一块石头打到10米开外。

藏族女主人白杨弹起了扎念琴,唱着藏族牧民们熟悉的小调。  特派记者范芃 摄

11月12日下午,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随“大江大河大征途”长江行考察团走进唐古拉山镇努日巴村的几户藏族群众家中,感受到了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长江源头的藏族牧民们的淳朴和热情,以及他们对长江源头生态环保发自内心的认同。

长江源旁努日巴村淳朴的村民。    特派记者范芃 摄

尼玛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藏族牧民,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牧场,养着200多头牦牛,11日刚刚赶着牦牛下山来,“因为天气冷了,牦牛如果还在山上吃草,会破坏高原脆弱的草场植被。”他说,“牦牛春天赶上山,冬天赶下山,每年冬天要花三四万元买草料喂牦牛。不过,能够为保护长江源做点事,值得。”

从他们的藏式小院和屋内的摆设看得出来,尼玛和白杨的日子过得不错。他说:“这些年国家给牧民草原保护奖励性补贴,每个人一年能补贴1.1万元;儿子还当上了草原管护员,每个月有1800元工资。”

长江源的生态环保管护员:扎拉。  特派记者范芃 摄

尼玛的邻居扎拉,六年前被村里聘请为草原管护员,每年都会两三次到长江源保护区捡垃圾、保护野生动物。39岁的他是西藏安多人,11年前到唐古拉山镇打工时与当地藏族女子立群结为夫妻。他们虽然拥有一块草场,但不再放牧,经过培训,扎拉学会了装修藏式房屋,接待记者前正为邻居装修房子,补贴家庭收入。

扎拉对于自己的草原管护员身份很是自豪:“我们村靠近109国道,往来的大车多、游客多,带来的生活垃圾也多。我作为一名环境卫生的宣传员,每年都会深入牧区去捡垃圾。从牧区到镇里有三四十公里的山路,牧区没有集中的垃圾处理站,每次都靠牧民和我们这些草原管护员把垃圾带到镇上统一处理。另外,我还对外来人员进行保护长江源的宣传工作,劝阻一些破坏草原和生态环境的行为。”

作为生活在长江源头沱沱河边的村民,扎拉感受最深的是:原来家附近的垃圾比较多,现在村里、镇上和沱沱河变得更干净了、环境更好了,野生动物也更多了,村子外面经常能看到野驴。

尼玛、扎拉所生活的唐古拉山镇,被誉为“长江源头第一镇”,它高寒缺氧、地广人稀,面积约4.75万平方公里,比北京、上海的面积还要大的多。

唐古拉山镇党委副书记白玛多杰说:目前全镇人口大约1700人,有500多个像扎拉这样的生态环保管护员,都是当地18岁至50岁的牧民,他们熟知当地的自然条件,利于就地开展环保工作。

白玛多杰介绍,2004年为了保护生态,响应国家退牧还草政策,全镇很多牧民都搬迁到格尔木市或唐古拉山镇上,当地牧民对于长江源的生态保护,作出了特别大的贡献。近10年来,政府给每家每户都发放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金,每家都至少安排一名草原管护员,通过捡垃圾等工作领工资。下山的牧民们对于城镇就业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积极参加政府和社会各界组织的劳动技能的培训,现在已逐渐融入城镇生活。

白玛多杰也是长江源的原住民,从沱沱河边的藏族少年成长为长江源头第一镇的干部。“我从小在这个长江边上,喝着沱沱河的水长大。保护好长江源,对我个人意味着跟生命一样重要”。

临别时,记者问扎拉:作为一位普通牧民,你认为保护好长江源头对于长江有什么意义?

他认真地想了想,用藏语说:没有源头,哪有长江?只有保护好长江源,才能保护好母亲河长江。

【编辑:丁翾】

(作者:柯立 范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