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灭活疫苗全球首款,技术创新在“无人区”插上武汉旗帜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 多项国际电信标准、9纳米光刻试验样机、中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等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在汉问世。

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在汉落地。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样品在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上展示。记者任勇 摄

聚焦国家战略,坚持自主创新,武汉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收官“十三五”、开启新征程的强大动力,充分发挥武汉科教优势,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四个面向”要求,加快建设全国科创中心城市,深入实施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行动等,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体制创新、动能创新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技术创新,为国家贡献“武汉力量”

镇静药全球领跑

上月,人福医药携最新研发成果1类新药“苯磺酸瑞马唑仑”亮相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在与美国、日本等8个国家和地区同赛道竞争中,人福早于其他国家提出上市申请,今年刚获批上市,即打破国内外临床广泛使用的镇静药物领域近30年无创新药上市的局面。“我们在自主创新这条主线一直在强化,如苯磺酸瑞马唑仑经历了10年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人福医药集团董事长李杰说。

上月,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黄永安教授凭借在柔性电子制造领域“无人区”的探索,摘得第二届“科学探索奖”,他和团队的研究进入了很多以前想不到、做不出的前沿领域,例如让机器人、飞行器拥有像人体皮肤一样的电子皮肤,但超过人体皮肤的测量功能、灵敏度和精度,让机器有“触觉”。

“高校作为创新的源头,要敢于做没有做过的事情,将创新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副校长李建成说。对此,武汉企业界也深表认同。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说:“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我们要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十三五”期间,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武汉大力加强技术创新。在光电子、医药、半导体、新型显示等领域,一批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取得创新成果。从一根头发丝粗细的光纤,可容纳全球48亿人同时在线通话,到或300亿人同时双向通话,不仅光传输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传输容量不断扩容。

一个个重大科技突破、重大项目,不断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武汉力量”。

产业创新,提升武汉产业能级

院士引领,“光芯屏端网”产业规模已近万亿


摩托罗拉刀锋5G折叠屏手机。记者何晓刚 摄

10月,作为武汉“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落实之举,刘经南院士工作站和13个联合创新实验室进驻武汉经开区,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开展技术创新和标准研发,研究成果及时进行产业化和商业化应用。

刘经南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理论及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特别是在GNSS技术应用和工程领域成就显著。他的工作站进驻武汉经开区后,将帮助武汉智能网联汽车基地研究制定高精度地图与车路协同融合等相关标准。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一环,武汉经开区正在积极推进建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建设全国最大的自动驾驶营运示范区。

据了解,自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启动建设以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领衔,26位院士专家组成的顾问团,已多次来汉把脉问诊,为武汉市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智能网联示范区建设提供战略咨询指导。

今年,武汉启动实施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行动,瞄准国内领先,由47名院士、37名专家引领光电子、人工智能、数字、量子技术、超级计算、电磁能、氢能、高端装备、新材料、大健康等十大高端产业集群。

“十三五”期间,武汉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布局发力,做强核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硬”产业、“软”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能级,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在东湖高新区,全球首款新冠灭活疫苗和华大“火眼”实验室,联手将武汉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推上新高度,国内首条柔性折叠显示屏生产线、联想全球首款刀锋5G折叠手机,推动武汉智能制造产业快速发展。

体制创新,释放科教大城优势

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产值占全市GDP39.9%

上周,2020年第七批科技成果转化人工智能专场活动在汉举办。数字孪生技术与未来水处理、心脑血管疾病智能诊断、水上电子眼……来自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专家带来了智能终端、智慧建造、智慧医疗等领域的优质项目现场路演。活动总计促成了31个项目成功签约,合作金额达10.1亿元。

“十三五”以来,武汉每年都要举办多场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类似破题科技体制的举措,武汉还进行了不少探索。“十三五”期间,武汉探索“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工程”,促进科技与资本、与企业精准对接;在全国首创“萌芽贷”,引导资本“输血”创新创业实体经济;在全国率先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局,成立院士专家顾问团,着力提高在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采取校地共建的方式成立14家工研院,市场运作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武汉在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上结出累累硕果。

我市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挂帅的市数字经济发展委员会,印发《武汉市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实施方案》,建立全市数字经济常态化工作推进制度。通过实施5大数字新基建、7大数字新产业、3大数字新融合工程,从产业创新攻关、开放应用场景、数字化改造、鼓励企业拔尖、开放数据、政产研学、全域协同发展、强化金融支持8个方面给予数字经济发展支持。

一系列“组合拳”让武汉数字经济“虎虎生威”。

根据市统计局数据,2019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为6480.06亿元,较上年名义增长12.3%,GDP占比39.9%。目前,数字经济百强四成在汉落地,华为长江鲲鹏、浪潮华中总部等一批数字经济重大项目相继签约;覆盖全市的5G网络正加快建设。

动能创新,支撑起武汉经济新成长极

四大国家级产业和大健康产业基地崛起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全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在正常运转。记者高勇 摄

12月2日,“2020年天马全球供应商大会”在光谷召开,显示巨头天马多次将该大会放至光谷。从2014年的G6一期到2018年的G6二期,从硬屏到柔性屏,天马不断加大在光谷的投资布局,二期正在迈向投产。

在光谷三条“千亿大道”之一的左岭大道上,天马和华星光电两大面板巨头比邻而立。2019年,武汉华星光电柔性屏量产出货。按计划,明年下半年武汉华星t4工厂将全面达产,50多家新型显示企业在光谷聚集。

与光谷东的华为武汉基地隔空呼应,十几公里外的佛祖岭,联想、富士康等一批领军企业,将光谷智能终端年产量推上5000万台,年产值超过700亿元。

市科技局表示,存储器、商业航天、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等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和大健康产业基地支撑起武汉经济新成长极,为打造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总装总调中心一期目前已完成验收,具备年产20发“快舟”系商业运载火箭总装测试及试验的能力。空间公司卫星产业园力争在年底实现投产。打造全球无盲区“天基物联网”行云工程项目12月份启动建设。

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二期建设工地一派繁忙景象,上千名建设者加班加点,将新增第二批78公里5G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今年内,基于5G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总里程将突破100公里,成为全国最大的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区。

在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中金武汉数谷项目2号大数据机房部分投产,已与滴滴集团、华为公司、腾讯公司、北京数字认证、全国碳排放等企业或组织达成高度意向合作。

在武汉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江夏科投集团已与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国药集团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本地两大龙头企业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成立三方合股企业,将生产研发中心项目作为重点,开展病毒类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孵化、中试、量产,打造病毒类药物和疫苗研发生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科技创新为武汉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市科技局表示,201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4167.2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69%,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417家,均创历史新高。(记者李佳)

科技创新践行者这样说》》》

谈起“十三五”期间,武汉科技创新成就,中国科学院院士徐红星、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高亮、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吉红、互联网教育培训创业者何雅昕、武汉市科技特派员袁飞荣等感触很深。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红星:

集中力量攻坚关键产业“痛点”

“十三五”实现科研生态内生式发展

徐红星

“‘十三五’期间,武汉市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科研生态由以前参考国外为主,转变为如今的‘内生式’发展,科研水平大大提高,教育科研链条实现良性循环。”谈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十三五”成就,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徐红星感触很深。

徐红星院士说,五年里,他的最大感受是武汉大学科研团队的创新意识显著增强,科研生态实现“内生式”发展。“十三五”期间,武汉大学物理学院针对感兴趣的领域布局,比如在量子物理的声学拓扑研究方面开展研究,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一批年轻学者迅速成长起来,6位获得了国家称号头衔,科研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十三五’期间,武汉大学科技界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上,投入了很大精力。”徐红星院士介绍,针对关键产业的痛点以及武汉地区科技发展的障碍,武汉大学最近成立了微电子学院,专门针对半导体产业链的“卡脖子”问题集中攻关,成效显著。通讯设备的关键元器件滤波器,以往我国99%以上的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徐红星院士带领武汉大学科研团队开展攻关,在滤波器最前沿技术和材料上取得重大突破,建立了体系。将带动整体科研产业升级的“武汉光源”项目,也在“十三五”期间完成了规划和启动,并纳入政府计划。

徐红星院士透露,目前国家正在布局的第三代半导体科研项目,武汉大学科研团队在其中最关键的材料氮化物和碳化硅上,都取得了很好的科研成果,马上就可以实现产业化。

徐红星院士表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显著提升了我国的科研水平,让我们在许多科研领域中由‘尚有差距’发展为‘并跑’甚至是‘领跑’阶段,有造血功能的科研体系已经建立起来,这是非常让人自豪的。”(记者郭丽霞)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高亮:

解决“卡脖子”问题要发展独立自主新技术

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高亮

“‘十三五’的5年里,我所做的主要工作都与智能制造紧密相关。”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高亮说,近年来,尽管他和团队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他始终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他一直在思考:我们国家何时能够、如何能够解决众多“卡脖子”问题?

智能调度是实现智能生产的关键,也是实现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的基础。5年里,高亮教授和他的团队提出了基于智能计算的车间调度方法,开发了智能调度工业软件,一方面刷新了数百个车间调度问题的世界最好解,另一方面也在多个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得到成功应用。为此,他于201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长期以来,结构的设计过程效率低下,严重依赖人的经验,加上当前CAD和CAE软件基本被国外垄断,成为“卡脖子”问题。“十三五”期间,高亮教授和他的团队提出了基于参数化水平集和等几何分析的拓扑优化方法,可以实现几何建模、结构分析和优化设计的一体化,即CAD、CAE和拓扑优化三者真正的融合,目前正致力于开发融入这项功能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软件,高亮也因此在2019年获得了首届科学探索奖。

高亮教授认为,创新就是要勇于颠覆传统观念。他的团队在研究集成式工艺规划与车间调度问题时,需要把工艺规划和车间调度一起统筹考虑,求解难度极高。博士生刘齐浩发现,相邻的两个工序,并不一定需要一前一后的接续完成,后一道工序可以放到后面再晚一点执行。根据这一点,他们建立了新的模型,设计了新的算法,又刷新了多个问题的世界最好解,论文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同时也使得人类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这一经历让高亮教授印象深刻,他说:“如果我们遵循传统观念,就无法取得这些新的突破。”

高亮教授还提到,要善于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国内外研究拓扑优化的团队很多,方法也很多。他的团队采用的是水平集方法,之前是非常小众的一个分支。等几何分析,是国外学者提出的,致力于CAD和CAE的统一,但一直在CAE的圈子里打转转。他当时敏锐地感觉到,既然可以用拓扑优化进行CAD,为何不与等几何分析也结合起来,实现CAD、CAE和拓扑优化三者的大统一?经过深入的研究,他们还真把这条路走通了。

高亮教授说:“我们必须坚持创新,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从一个更新的高度或者途径颠覆现在的技术,发展我们独立自主的新技术。”    (记者郭丽霞)

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吉红:

为中国机床装上“中国脑”

向世界展示技术自信

陈吉红

陈吉红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同时是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他的带领下,华中数控系统冲破国外封锁,不断迭代升级,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可以说,他既是源头创新的引领者,又是产业创新的推动者。

“‘十三五’期间,我们取得的主要成果是华中8型和9型数控系统的研制和推广。华中8型的研制成功,意味着我们的数控系统技术在世界领域内真正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角色转变。华中9型则是基于8型更进一步的技术创新,意味着我们从‘并跑’跨越到‘领跑’。”谈到华中数控的国产化突围之路,陈吉红如数家珍,更让他自豪的是,华中9型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数控技术深度融合,在世界领域内是首创,在很多指标上都超越了国外水平。

华工科技数据中心产品生产基地内,工人们身穿防尘服作业。记者高勇 摄

得标准者得天下。谁制定了标准,谁将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美国机械制造技术协会提出了MTConnect协议,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制定了德国版的数控机床互联通讯协议Umati,他们都试图说服中国机床行业使用他们的标准。2019年,以华中数控为代表的中国数控企业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展示中国的NC-Link标准,其技术创新性和应用前景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从会场走出来的陈吉红给同事打电话:“我们要有技术自信!”

对于“十三五”期间华中数控取得的成就,陈吉红认为“这得益于华中数控与华中科技大学坚定产学研紧密结合,坚持前沿创新,用市场检验成果,朝着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目标努力”。“目前,华中数控以控制器驱动器数控系统为核心,服务于高端制造业主战场,在数控系统技术、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配套三个业务主体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华中8型高端型数控系统累计销售10万多台套,在2000多家企业批量应用。”陈吉红说,“对于我和团队而言,做好产学研协同和一体化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事情。我们希望研究和产业能相互促进,工程化和产业化能相互协调,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从华中科大博士毕业后,陈吉红一直致力于高性能数控系统的自主研发,支撑他的是一个坚定不渝的信念:“中国机床要有自己的数控‘大脑’,这是我们的使命。”展望未来,他表示:华中数控将坚持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同频共振”,抓住战略机遇,推动中国机床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记者施政)

互联网教育培训创业者何雅昕:

网速提高实现在线互动功能

武汉互联网发展为创业插上翅膀

何雅昕

“95后”何雅昕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目前正经营着一家互联网教育培训公司。作为一名年轻的互联网创业者,她对武汉的发展非常关心,也对这些年来武汉科技创新的进步有着自己的体会。

何雅昕去年才从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但她的教育培训公司2018年就已经成立。“其实从2016年开始,我们就在做自媒体,当时是想让自己的专业发挥价值。后来发现这方面的需求还挺大,加上武汉一直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所以就办了这家公司。”前段时间,何雅昕还受邀走上央视,与主持人朱迅对话,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

作为一家在线教育公司的负责人,何雅昕对武汉互联网以及5G通信的发展感受最深。“几年前我们做直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卡顿的状态。现在随着网速的提高,还有5G的逐渐推广,直播的连贯性明显提升,加载一些课件的时候,以前还需要一段缓冲,现在基本上点开就能播放。还可以在直播中实现在线互动等一些特殊功能,这对我们在线教育来说是最直接的帮助。此外,像各种直播、多人视频会议、远程文档协作等场景的科技进步,都对我们的人际沟通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带来了帮助。”

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现场。

前几天,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召开,何雅昕对其中涉及的北斗导航系统非常关注。“武汉大学在北斗系统的研发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这几年我一直都比较关心北斗的发展,还专门搜索看了相关的专题。我觉得它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有切实的帮助,像我们打车、点外卖还有共享单车都用到了北斗系统,抗疫用的健康码定位也与北斗有关,我为此感到非常骄傲。”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何雅昕很有信心,准备在新闻传播这个垂直细分领域打造自己的平台。对于武汉的未来,她同样满怀信心和期待,“武汉有这么多大学生和优质的科技教育资源,有这么好的发展基础,一定会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科技之城、智慧之城。(记者施政)

武汉市科技特派员袁飞荣:

深入农村开展科技创新

助力脱贫攻坚

袁飞荣

袁飞荣2011年在湖南农业大学获得农学博士学位,目前任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科技处处长和三农学院副院长。他还是武汉市科技特派员之一,深入田间地头助力农村扶贫攻坚。对于武汉“十三五”期间的变化,他由衷感叹:武汉科技创新的生态更好了,活力更强了。

“我在武汉已经工作快10年了,感觉这几年变化非常大,尤其是创新的氛围与活力越来越强。我们学校在生态农业、生物工程、生物医药等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与武汉市大力推动的大健康产业很契合。我们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搭建各种平台,鼓励师生组成团队,利用学术专业优势做一些事情。我们率先成立了双创学院,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长河筑梦众创空间,举办各种双创大赛,涌现出了一批双创典型。”为了推动学校转型发展,武生院还启动了“双百工程”,其主要内容是“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谋合作;百名企业高管、工程师进校园、上讲台”,有力地促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近年来,武汉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科技人才深入农村,开展科技创新,助力脱贫攻坚,袁飞荣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新洲某农业公司的葡萄园项目由于虫害严重,品质不佳面临废弃,袁飞荣带着几名学生来到园区,针对土壤和树体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科学管理措施,让这片葡萄园起死回生,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受益的除了企业,还有袁飞荣的学生陈恒。参与这个项目让陈恒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明显提升,顺利考上了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如今,陈恒又回到母校的长河筑梦众创空间,在武汉创办了仟果园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团队已服务客户30多家,帮助农民亩产增收达到2万元以上。

袁飞荣是研究园艺的,对生态非常关注。“武汉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更加友好,大家的节能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同时,武汉科技创新的生态更好,更加充满活力。”他期待,武汉未来能够进一步发挥中部引领作用,“科技创新之城应该成为武汉的一个名片!”(记者施政)

(统筹:王永芳 马振华)

【编辑:戴容】

(作者:郭丽霞 施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