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文昭: “四个全面”不只刷新了表述, 还升级了内涵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见习记者刘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最新表述——“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整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何深入理解这一调整,长江日报“求知”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陶文昭。

新的“四个全面”不仅是表述上的调整,也是内容上的更新

求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第一个“全面”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意味着什么?

陶文昭:当我们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之后,当我们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之时,对“四个全面”的内容进行调整正当其时、合乎逻辑。它标志着我国即将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新的“四个全面”不仅是表述上的调整,也是内容上的更新。“十三五”时期,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有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提出了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包括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等各个方面。

全会作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的重要判断,并将“四个全面”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述更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意味着我们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是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进一步、更高的目标要求。

确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引领地位,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也是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机衔接,遵循的是实践中探索、探索中实践的规律,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战略目标,居引领地位

求知:“四个全面”之间是什么关系?

陶文昭:“四个全面”不是并列的关系,“四个全面”中的第一个“全面”是战略目标,是居于引领地位的,其他三个“全面”是战略举措。“四个全面”也是一体的、辩证统一的。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表述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要始终围绕实现这一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就像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共同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都离不开全面依法治国。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没有活力。

全面从严治党是主体。全面从严治党,可以使我们党始终做到“打铁还须自身硬”,始终在实现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四个全面”不是四个方面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协调推进。

目标升级,三个“全面”也随之升级

求知:居于引领地位的第一个“全面”变化了,其他三个“全面”有没有变化?

陶文昭:显然,居于引领地位的第一个“全面”变化了,其他几个方面也要与之协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升级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升级,后面三个“全面”也要随之升级。虽然其他三个“全面”的文字表述并没有变化,但具体指向不一样了、侧重点也有了变化,每个方面都有了更新,有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可以说,相对于以前的“四个全面”,调整后的“四个全面”在每一个方面都有了升级。

求知:“四个全面”的升级具体体现在哪里?

陶文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我们主要解决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等,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比全面建成小康更进一步,是更高的要求和目标。

就全面深化改革而言,虽然都是改革,但现在的改革跟以前有所不同,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更侧重于制度建设、治理能力建设,着眼于解决我们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弊端。所以,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会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会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也就更重。

全面依法治国一以贯之,但内容、侧重点不同,现在的全面依法治国也是升级版的。以前我们着眼于搭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然后慢慢完善,现在我们要往前推一步。前不久,中央召开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新征程上,我们继续完善和提升,着眼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得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

都是全面从严治党,前几年重在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所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弱化党的领导的状况得到根本扭转。新征程上,全面从严治党将会更加突出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更加突出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深入进行下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治国理政的长期战略

求知:“四个全面”是一个阶段性目标,还是一个长期性目标?

陶文昭: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是治国理政的长期战略,承前启后、前后相连。

从“一个全面”到“两个全面”“三个全面”“四个全面”,“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是逐步提出并形成的。可以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不断丰富、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也不断调整战略、方针、政策,“四个全面”也应该这样来看待。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虽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明确提出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只限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阶段。四个全面既是一个战略布局,就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不会因为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就不要了。所以,“四个全面”的新表达也就应运而生。

求知:怎么理解“四个全面”的战略意义?

陶文昭:如果我们把第一个“全面”理解为一个奋斗目标,“四个全面”的长期性战略意义便很好理解。为了这个奋斗目标,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个奋斗目标现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是小康社会,下一步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再下一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际上都是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奋斗目标逐步上台阶。

就“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方面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阶段,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一步。这个要从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中把握,要从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承前启后中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继续用足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中国法治现代化是一个艰巨的、复杂的和长期的过程,全面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长期任务,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一以贯之。也就是说,“四个全面”的各个方面都是长期的任务,“四个全面”作为战略布局更是长期的。

被实践证明了的、有效的理论既不能变,又要变

求知:您怎么看待“四个全面”的变与不变?

陶文昭: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被实践证明了的、有成效的理论是不能变的。虽然不变,但又有新的变化,有些是提法变化了,有些是在既有基础之上赋予了它新的内涵。

就“四个全面”来说,第一个“全面”作为奋斗目标,上一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后还有更高的目标。这是变化了的、升级了的,但“四个全面”之间辩证统一的逻辑关系没有改变,“四个全面”作为治国理政的长期战略没有改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是长期执政的政党,基本方针政策、战略布局始终是一以贯之。现在我们说进入新发展阶段、迈上了新台阶,但是我们基本的大政方针是一以贯之的。跟西方两党制或多党制、一上台就换政不同,我们的执政党不变、发展道路不变。本次《建议》规划,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来说,我们可以看得更长远一些,不只是2035年,而是一以贯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连续性,也具有阶段性。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很大的节点,但从社会发展的整体来看,每一年都是一个节点,都是往上升的。“四个全面”中,后三个“全面”也会根据当下遇到的问题、面对的任务,不断进行调整,应对现实,一步一步往前走。

无论是奋斗目标,还是具体策略,都是在逐步上台阶。就像人走路一样,上了一个台阶以后,下一步还是要继续上台阶,并不是上了一个台阶以后就走平路。中国共产党执政路上有很多里程碑,但是从这个里程碑到那个里程碑,中间不是停歇的、哪天突然间就上了一个台阶,而是不断地、连续向前走。

从这个角度来讲,“四个全面”可以说每天都在变化、每年都在变化。“四个全面”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统一的,我们也在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






















见习记者|刘珍 统筹|陈昌 设计|张莉

【编辑:张颖惠】


(作者:刘珍 陈昌 张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