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书店的“旧”时光|江花

在江城买旧书,第一本应该是《道咸宦海见闻录》。1991年或1992年,在武昌大东门逛黄鹤大厦,偶见旧书一区,乃观而得之。

上世纪90年代前中期,曾在武昌某个山麓停留好几年。得地利之便,经常淘书。那时书多,价亦廉。离开江城后,却不时远程“奔袭”,专门来汉淘书,劳神费力,无改其乐也。

新世纪之初,司门口新华书店内部辟出一个特价书专区,书不算少,我在这里淘到《董鼎山文集》等不少好书。后来,它在附近辟了一家门店,就在当时的武昌三联书店隔壁不远。这是司门口店的特价书门市部,所有书一律半价。有一套《李鸿章全集》,开始没买,到想买时,已经没有了。隔壁武昌三联倒有,书一模一样,价钱却高了一成,最后还是买了下来。

可惜,没几年,这个门市部消失了。它华丽转身,成了一家服装店。但我还是能认出它,半跃层式,前半低,后半高。以后经过时,不免时有张望。

以后,重心就从司门口转到阅马场了。

蛇山阅马场段,矗立一所老建筑:湖北省图书馆——今天,这里也还是它的老馆。围墙外,一度密集拥挤着四五家旧书店。后来蛇山拆围透绿,都搬走了,不过都还是在附近。

主要的几家,一度挤在省图斜对面,云鹤大厦后面那栋旧楼,北侧后半部分,类似半地下室,比较熟的是老孙的首义旧书坊。后来他从这个半地下室搬出,迁进云鹤大厦,就在这幢高楼中部进出通道旁,一大一小两间。

老孙这里的书,捡漏是不想了,只能指望找点资料。过去没条件多买书,一本书都要掂量好半天,现在,在他这里,一买就是一大袋,这种快感,不是一般地方能有的。还有些书,年轻时看过或听闻过,现在不管有没有用,都买了下来,算是一种心理补偿吧。

我每次去,老孙永远在下棋,仿佛这才是他的第一要务。喊他结账,他有时“耳”都不“耳”(“耳”:理会的意思),沉浸在“交兵”中。有时旁边的人都看不过去了,纷纷帮忙叫唤,他才侧过身。他之转身,有时也来自他夫人一声断喝。夫人性格直爽,路见“不平”,就“吼”他ー下。老孙家一度拆迁,夫妻俩就住店内,里间最深处,搭了一个铺。店本无窗,晚上再大门紧闭,又有数以万计、十万计的旧书堆集,空气之污浊可想而知。我曾劝过他。不久,老孙身体出了问题。后来拆迁结束,听说他家在汉街有了套新房,夫妻每天徒步到店离店,又天天将几大堆书从店里搬进搬出,老孙身体好多了。我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在老孙的店里淘书,有时就住后面那幢楼上的旅店,红洋店住最多。因其实在方便:二者直线距离大约也就上十米,一下楼就到“首义”。

2016年暮春的一个下午,在武昌一座可以180度环视江景的高楼里,采访著名湖北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先生。出来,太阳已经西斜。估摸这里离得胜桥不远,一问果然是。先到巷子东口外的老刘旧书店,又到巷子西口的岁月旧书坊,各有淘选。再到小马的泉之旧书社,在此停留最久。

最初认识小马,是十几年前,在老孙店里。也曾在青龙巷口他的书摊上,买到常书鸿译的《印度的艺术》。后来,他就有自己的店了。我叫他马老板,他每次都坚辞,让叫他小马。我在他这里买了不少书。《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全套13册。将近30年前,我邮购了第一、二两册,后续各分册,都是陆续在武汉几家旧书店——主要是泉之,一一配齐。《中国海关密档》,则是先在泉之买到头两册,再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慢慢配齐。还有《剑桥晚清史》等。那种丰足感、喜悦感,断非外人所能体会。

老孙,我至今没有他的电话号码,但加了小马的微信。今年疫情期间,集中翻看了他的朋友圈。他是我所见江城旧书店老板中,有一定文化层次的一个。翻看时发现,他的旧书店及整条巷子都经过了修葺,修旧如旧,面貌一新。这就好。

老孙没有上网,泉之、岁月等店则上网。网上当然是淘书利器,但我以为,那更适合精准打击,目标明确,下单买书,干脆利落。旧书店淘书,事先既无目标,往往才有意外之喜。

有几年,我常到武昌粮道街。女儿就读的武汉中学,就在街的南端。学校对面,一度几家旧书店扎堆,一字排开,都极小。紧邻学校北侧,还有一家岁月旧书坊,这个倒不小。其中一家叫图文旧书店的,老板姓胡,下岗后开了这家店。老胡人很好,我曾多次到过他家淘书,就在湖北大学附近,如此登堂入室,在江城旧书店中是唯一的。可惜,他后来得不治之症,年纪不算很大就走了。江城又一家旧书店消失了。

武汉大学前面的集成旧书社,大约是江城旧书店里书价之昂者。我本来已有一套《光绪朝东华录》,在店里又见到一套,便有意问了一下价格,那不是一个小数字。在店里,我买到一套7册《毛泽东军事文集》,很有价值,可惜至今未能充分利用。

江城淘书,基本上是“划江而治”。主要在武昌这边,汉口基本没去过,汉阳偶尔去一下。到过归元寺前的沧海旧书店,西桥路几家店。后者都是卖折价学术书,我买过杨叔子老校长的序跋文集等书。我服膺柳比歇夫,在时间上“精算”。过江太花时间,淘不了几本书就要打转,有那个时间,不如就在武昌这边多淘几本书。从武昌回家也方便。一般到了下午三四点钟,就归心似箭,说什么也没心思再淘下去了。

江城淘旧书垂30年。轻飘飘的“旧”时光没有就这么溜走,它夹在了那些发黄的纸页中。( 姜洪)

【编辑:姚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