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让武汉成为新发现新发明“最活跃”区域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 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目标。加快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武汉如何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

12月21日,就“加快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专家、企业家向记者表示,武汉要创建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产业创新、人才集聚、科技成果转化三个高地,必须在体制上有新的尝试。

创新战略>>>

争当国家创新布局要地

武汉加紧建设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上月,《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刊发了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朱增伟教授题为“石墨中激子的波色-爱因斯坦凝聚的临界点”的论文,这是国际上首次利用60T脉冲强磁场测量能斯特效应,彰显了脉冲强磁场设施在输运测量上的国际领先地位。

“武汉的国家脉冲强磁场装置是世界一流的设施,几年来我屡屡造访武汉,用这里的设施开展新的研究。”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女科学家塞巴斯蒂安教授说,如果没有武汉该中心的设备,她的研究小组将无法开展新的量子材料研究,而这些研究有望为未来提供再生能源。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她还专门发来邮件表达遗憾。

国家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是国内唯一的大型脉冲强磁场科研基础条件平台、全国第一个落地在高校的国家大科学装置。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最重要载体就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至少要有3个以上大科学装置。目前,武汉已建成精密重力测量、脉冲强磁场两个大科学装置,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合肥。

包括脉冲强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内,武汉正密集启动规划一系列高规格实验室,以及大科学装置群,未来将托举起一个“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力释放武汉科教优势和产业优势,让科技创新成为武汉最大竞争力。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今年,继北京、上海、合肥后,深圳获批成为我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当前,正值国家基础研究布局重新“洗牌”阶段,除抢得先机的京、沪、粤、皖外,南京、重庆、成都、西安、兰州等地,竞争均异常激烈。

武汉光谷未来城的华为武汉研发基地。记者高勇 摄

全国科技兴市经济研究会理事长、科技部调研室原主任胥和平说,从整体来看区域之间竞争已经落到科学发展、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三大焦点上,武汉必须加强特定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原院长李光说,武汉做基础研究有深厚优势,国家的攀登计划、火炬计划及各种高水平计划等,都赋能武汉,城市科技创新潜能亟待释放。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钟书华认为,全世界15%至30%最优秀的科学家汇聚的地方,才有成为“科学中心”的条件,武汉要建科学中心,必须使其成为新发现、新发明最活跃的区域。

创新活力>>>

完善人才工作体系

建设新时代人才活力之城

12月21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晓苏和博士生们一同讨论毕业论文。他的学生们明年将毕业,就业择业成为他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晓苏表示,他非常关注武汉近两年为留住人才所做的努力,武汉在科研环境、住房待遇等方面都很有吸引力,近年来,选择留在武汉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武汉高校林立,人才辈出,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在留住人才方面有先天优势。

但他坦言,有些学生尤其是博士生,在选择就业地时还是会首选北上广,不是因为待遇,而是希望拥有更自由、更宽松的环境。“对特殊的人才制定特殊的工作机制,给予他们创新的空间和时间,真正尊重人才的个性,就能留住人才、引进人才,从而形成人才优势”。

武汉提供创新平台,更要留住创新人才。市委全会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完善人才工作体系,建设新时代人才活力之城。

光谷软件园位于光谷,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和商务部认定的“中国服务外包基地”,是我国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园。记者高勇 摄

12月18日,第五届中国光谷3551创业大赛全球总决赛在东湖高新区举行。通过打造“资金+资本+产业生态”的创新创业魅力,让全球顶尖创业项目更愿意来光谷追梦圆梦,累计吸引全球近万优质创业项目报名参赛,每年,都有不少创业团队在光谷落地、壮大,创造大量高质量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光谷制定发布《“中国光谷奖学金”设立办法》,鼓励高校学子到光谷创业就业。东湖高新区将面向国内知名“双一流”高校,设立10种奖学金。目前,除与清华合作外,还将设立“武汉大学—中国光谷奖学金(大健康奖)”,推进华中科技大学奖学金设立工作。未来,还将在其他“双一流”高校中设立“中国光谷奖学金”,共同探索校地人才联合培养合作机制。

今年,光谷通过举办高校线上双选会、“探店式”直播招聘等系列活动,帮助企业发布岗位需求14.5万个。截至目前,光谷今年新增大学生参保人数6.59万人,新增落户大学生1.88万人,常住人口中,20-44岁人口占比达51.4%,高于硅谷13个百分点。光谷将围绕武汉“十四五”规划及“世界光谷”蓝图,持续打造全球人才集聚高地。

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认为,人才工作涉及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打造更优人才生态、建设国际人才高地是一个系统工程。政策制度环境、产业布局、生态环境、文化环境等都是考量因素。不仅要使人才愿意来,还要使其留得下、留得住,有发展、有生活。

创新体系>>>

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提供良好创新平台

“武汉是大学之城、科学之城,一流的城市一定要有一流大学、一流人才。”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当前武汉要充分发挥科教优势,急需在科研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要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供良好创新平台。

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要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又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疏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双向链接快车道。

打通产业创新链,武汉已有了收获。武汉正在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鼓励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的产业创新体系。

武汉重点建设计划项目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记者高勇 摄

上个月,武汉中科医疗科技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医工院”)对外宣布,成功研制出中国首台超高场动物磁共振成像仪,见证该研发成果问世的医工院科研处处长李昭说,这是武汉医工院建院以来首个世界级的重大成果,该成果的在汉落地、转化及问世见证了武汉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在“十三五”期间的重大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2018年8月2日,由武汉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共建,华中科技大学及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省人民医院、中南医院等单位参与建设的“医工院”正式揭牌。时隔2年,重大世界级成果即问世。医工院依托中科院物数所在医疗科研领域的专业优势,发挥上海联影公司的科研转化能力和专业管理优势,结合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省人民医院和中南医院的医学临床科研优势,充分整合联合发起单位的科教创新人才资源。

跟“医工院”一样,自2012年起,我市相继注册成立10多家工研院,这些集技术研发、产业孵化、企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机构,被戏称为“四不像”,如今已成长为武汉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创新机制>>>

一体化高效协同

加速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

尹海帆是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教授,长期从事移动通信方面的研究,并对移动通信产业做出过突出贡献。武汉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他认为应该充分利用武汉科技成果众多的优势,加速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尹海帆认为武汉做得比较好的包括创业项目的政策扶持、对高科技人才及企业家的引进以及搭建创新创业成果对接平台,但科技成果转化率方面仍有不足。“武汉市的一个优势是高校众多,每年都会产出很多优秀的科技成果。但这些成果实现转化的比例较小,很大一部分只停留在实验室,并没有真正拿到产业界去验证和落地。”

“高校科研与地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相关政策和科技研究、应用,存在对接不畅的问题。”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史四卿表示,武汉要能够创新成果转化的模式。

武汉市农科院蔬菜所研制的试管藕繁育形成的微型藕亮相农博会。记者高勇 摄

市委全会提出,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高效协同,实现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融合发展。

时代在变,武汉的创新也在变。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是我市近年来促进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的全国样板。从上个月底开始,我市将先期选派20名科技局局属事业单位干部,分赴武汉10所重点高校现场办公,长期驻点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工作。这将是我市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又一全新探索,打通科技成果源头创新“最先一公里”。

新机制下,市科技局有关领导牵头负责,目前通过点对点联系、面对面服务的方式,及时掌握入驻单位的研发动态,开始梳理最新科研成果,为下一步精准展开科研转化做基础工作。

市科技局进驻高校代表周弢说:“在办公室不可能了解到最新的创新信息,深入高校、精准服务将是我们新的使命。”把高校的科技成果信息带回来,贴身服务专家,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将不设限。

(文字:记者陈诚 李佳 吴曈 施政 陈晓彤 通讯员李春龙 党波涛 海报:主创|李玉莹 王语哲 摄影|高勇 胡冬冬 通讯员丨高翔)

【编辑:张靖】

(作者:陈诚 李佳 吴曈 施政 陈晓彤 高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