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居民比过去更加信赖社区医生,硚口“一中心一特色”,用好10分钟基层医疗圈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栾栾,你来了!”24日上午,硚口区六角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安仕栾来到自治社区巡诊,71岁的唐运香奶奶还没坐稳,她就询问老人这几天血压不稳定,是不是没休息好?近几天,中心的康养平台发出红色预警,提示唐奶奶的血压异常,经过健康团队多次干预未见好转,所以当天安仕栾通知老人来巡诊点。

这是硚口区六角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的智慧康养平台,只要用户的健康指标出现异常,平台就会第一时间通知社区家庭医生。

硚口区六角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用智慧医养平台。记者万凌 摄

近年来,为打造“10分钟基层医疗圈”,硚口区充分利用辖区5家三甲医院和400余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千方百计完善卫生健康体系,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在11个街道打造“一中心一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大医院形成补位,让“健康硚口”深入到居民家中。

近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访硚口区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现,经过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广大居民比过去更加信赖社区医生,10分钟基层医疗圈发挥了实际作用。

智慧医养平台让居家养老更便捷

“天冷血压不稳定是正常的,我给您适当调整下用药。”安仕栾用血压计为唐奶奶测了几次,高压都超过150mmHg,她建议老人换药。

2015年,唐奶奶与六角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成为六角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智慧医养平台的用户,这些年她的血压一直控制得不错。

同济医院教授汪道文在硚口区韩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中心供图

今年10月,该中心开始探索“互联网+医养融合”领域。本月初,六角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获批武汉市医养结合康养中心试点单位,运用远程设备,将辖区老人的健康信息展现在中心的信息平台,每个家庭医生团队及时掌握、干预、治疗签约老人的健康问题,形成有序的就诊秩序,让数据多跑路,老人少走路。

“中国人喜欢居家养老,只要医疗问题得到解决,老人完全可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该中心主任罗浩介绍,出于平战结合的考虑,今年3月,中心采购了一批体温计、血压计、血糖仪和血氧仪,使用者的健康数据通过仪器上的sim卡传递到后台,平台开发方会及时监测信息,一旦出现异常指标,该用户的相关信息就会被推送给家庭医生团队。

培训导师制让慢性病管理更专业

25日上午,韩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郑张伟到曾家社区为23名居民巡诊。家住武汽宿舍的王爷爷说近段时间自己血压总是忽高忽低。

“这是餐后低血压症。”郑张伟说,自己过去也只在医学教科书上见过,跟着下沉社区的同济医院汪道文教授学习后,发现汪教授接诊血压忽高忽低的病人就会考虑“餐后低血压症”。“这一下子打开了我的诊疗思维,能迅速找到症结所在。”

韩家墩街辖11个社区,有3000多名患有高血压的居民。5年前,该中心就开始探索社区居民日常慢性病管理工作。

今年9月,同济医院与硚口区卫健局携手开启“国家高血压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建设项目”,依托国家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参加国家高血压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建设。硚口区韩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参与此次项目的试点单位之一。

10月,领衔该项目的同济医院汪道文教授团队下沉社区,实行基层医疗培训导师制。每周二上午汪教授边坐诊边带教郑张伟,周三下午郑张伟则到同济医院跟着汪教授见习。

“岐黄健康之家”让更多居民受惠

“和岐黄学者的团队在一个微信群里,有问题随时问,特别安心。”家住东西湖的居民黄文华告诉记者,朋友告诉她硚口区汉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了一位“岐黄学者”,她便慕名前来求治多年右手颤抖的老毛病,之前她做过CT没查出问题,来这里看了两次,症状减轻不少。她还加入了“岐黄健康之家”微信群,平时预约复诊、答疑解惑,都在群里解决。

今年8月,旨在传承与创新中医药的“岐黄学者工作室”(“岐黄”指代中医)落户硚口区汉中街, “岐黄学者”、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平教授率团队下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

4个月来,这个接诊量原本在全区排名靠后的基层医疗机构变得远近闻名,微信群建了3个都不够,“岐黄”病友遍布武汉三镇。

该中心负责人介绍,专家团队经常在微信群里分享中医保健小常识,现场开展中医养生科普讲座和健身功法教学。久而久之,居民对中医的信任度越来越高,目前该中心中医科的日均门诊量接近30人。

(记者杨蔚 万凌 通讯员詹鸥 余亚心 景京)

【编辑:张靖】

(作者:杨蔚 万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