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回家:人不负青山绿水,青山绿水定不负人 | 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长江网评论员周劼

12月29日,中科院水生所宣布:武汉江段长江江豚首次科考数据分析表明,武汉白沙洲水域正形成稳定江豚群体栖息地,长江、汉江两江交汇处和天兴洲水域有江豚路过的踪迹,极可能在未来成为江豚的活动水域。

长江江豚是长江特有的鲸豚类动物,目前仅剩1000多头,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武汉自2020年7月1日实施长江“十年禁渔”以来,长江武汉段频频出现江豚身影,数量之多、次数之频繁、持续时间之长,都是近10年来少见。

江豚回家,长江武汉段有望再现“江豚吹浪雨飕飗”(楼钥《渡扬子》)的美景,对武汉市民而言,还有一份特殊的亲切感。江豚为近岸型豚类,喜爱在近岸区域活动,而且一般都是群体活动,多数为3-5头,也有7-8头,甚至还可看到20多头的一群,浩浩荡荡游弋于江边。曾经武汉市民沿江边散步、搭轮渡过江、在长江畅游,都能看到江豚相伴相随的身影;江豚喜欢跃出江面戏水,有时还能跳跃出水面约1米高,或者大半个身体直立水面;它出水呼吸时,首先头部出水,略向上抬高,然后背部露出水面,整个身体好像斜插水面,远远望去像在水面一拱一拱地移动,十分有个性;江豚抚幼行为,在豚类中较为独特,非常有趣,幼儿是趴伏于母体背上,用鳍肢拥抱着母体后背部,由母亲带着活动。4-5月间,在江面上可以经常见到大江豚背驮着小江豚出水呼吸的情况。有时五六头背上皆驮有小江豚,成群结队,浩浩荡荡,甚为壮观。

江豚这些活泼好动、调皮嬉戏、亲密团结的形象性格深受武汉人喜爱,武汉人昵称其为江猪、江猪子,这些关于江豚喜闻乐见的记忆,蕴含了武汉人对长江的美好眷念,对亲水戏水童趣的遐思,还有抹不掉的乡愁。时下的一部动画电影《江豚笑笑》,就取义于江豚是大家心目中的微笑天使。我们一直将江豚作为人与自然谐和关系的一个标志,是我们这个城市的一张生态名片。

江豚也是一种十分挑剔的动物,它主要以鱼类为食,摄食时非常活跃,追随着鱼群而移动,而且其所食多半是半斤以下的中底层鱼类,如鲤、黄尾鲴、黄颡等。另外,其生殖季节在2-4月,哺幼季节在4-5月。这些都使它对生态的变化极为敏感,过度的捕捞、河道的侵占淤塞、水质的污染、危险渔具的泛滥、水体植被的破坏,以及采砂航运等人类活动的侵扰,都会伤害到江豚的生活、生存和繁殖,所以江豚也被喻为长江生态的“活化石”,它的数量的变化直接反映出生态的起伏。

今天,它们如老友般回来了,既说明武汉长江水资源环境持续改善,禁渔工作初见成效,也说明作为生态链的重要一环,江豚种群的恢复、栖息地的重建,是整个长江水域总体生态向好的表征。

人不负青山绿水,青山绿水定不负人。江豚回来了,就像这个城市大家庭中的一员久别重逢,我们相信它绝不是唯一敲门的归人。只要持续用生态“底色”描绘“绿色”画卷,“侣鱼虾而友麋鹿”的山水意趣,“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的诗情画风,都会一一重现。

【编辑:贺方程】

(作者:周劼)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