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大学生,为什么要留在武汉,这条微信给你答案!

2016年12月

腾讯发布《全国城市年轻指数报告》显示

武汉的年轻人净流入已经仅次于深圳

居全国第二

达到20%以上!


近3年来每年留汉创业就业的

高校毕业生超过10万人

至2020年

武汉或将每年吸纳20万名大学生


这其中

以洪山为代表的江南片区

成为最富活力的大学生创业集聚地



近5年,洪山区文化建设体现“区校融合·和谐洪山”主题,一方面,将文化惠民与高校人才培养相结合,不断推动区校文化交流、互通,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化”进程;另一方面,通过多姿多彩的展演,将高校文化展现在社区居民眼前,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经典剧目进高校


自2015年首次举办,经典剧目高校行的参与度不断提高,承办高校由最初的8所,增加至今年的20余所。


高校艺术节


洪山区成功举办13届高校艺术节,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已成为一块响亮的文化“金字招牌”。节目形式不仅有音乐、舞蹈、戏剧(小品)、曲艺,还包括摄影、美术等艺术类别,参加的学校数量和规模屡创新高,品牌魅力不断凸显。


高校文艺演出进基层


洪山区启动大学之城“区校融合·和谐洪山”高校文艺演出进基层活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20余所高校近万名师生参与活动,累计为辖区群众演出16场,观众场场爆满,惠民近20万人。


文化场馆资源共享


通过整合辖区高校博物馆资源,启动高校博物馆免费开放项目。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物馆、中南民族大学博物馆等6家武汉市知名博物馆先后开展免费开放工作。公众可通过网络预约、现场报名等多种形式登记观展,活动已连续开展2年,数万群众受益。


15分钟体育生活圈


洪山区已基本形成了南湖片、卓刀泉片的15分钟体育生活圈。2013年建成的洪山区文体中心占地200亩,投资达到4.52亿元,是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图书馆、文化馆为一体的综合性场馆,其规模、档次都代表区属体育场馆设施的最高水平。2012年投资了5000余万元建设了南湖幸福湾水上公园,公园环境优美,沿湖建有2500米的体育绿道,截至目前公园里的文体广场已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700余场。


未来,洪山区将紧抓辖区

“高铁、高校、高科”的

辖区资源优势和产业积累

加快“三区一带”,

即三大主体功能区和

环大学经济发展带建设,

引领经济、城市新发展。




1

杨春湖高铁商务区



依托武汉火车站,建设杨春湖高铁商务区。目前,“高铁之心”建设大幕已然拉开:杨春湖高铁商务区已完成总体规划修编,北京首开、华侨城、前海人寿等国内顶尖企业集中开发启动区地块,多个产业项目正进入前期准备工作,或已启动建设。



2

天兴生态绿洲



对天兴洲坚持严格保护与适度开发、公益建设与商业运作有机结合,优先完成洲上居民异地还建安置,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企业进行高水平规划与开发建设,力争生态绿洲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3

青菱高科技产业园



青菱高科技产业园正优化产业定位,提高准入门槛,提升建设标准,加强生态治理,将园区建设成为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承载平台。


目前,产业园采取“统征储备、整体规划、集中还建、基础设施先行”模式,基本完成20平方公里核心区的拆迁、还建和基础设施建设,德骼拜尔、浦项奥斯特姆等多家高科技企业建成投产。



4

环大学经济带



建设环东湖、环南湖、环黄家湖等环大学创新经济带,打造高端研发机构、创新创业平台、风险投资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


其中,环东湖创新经济带将依托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全力推进烽火创新谷、武汉·中国宝谷、722所国防科技产业园等重大项目;


环南湖创新经济带,将围绕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省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全力推进联想星空·智慧谷、理工智谷、武汉创意天地(二期)等重大项目;


环黄家湖创新经济带,将统筹推进黄家湖大学城建设,建设黄家湖大学城科技孵化产业园区,加快形成人才培养、产业孵化、技术转化的完整链条。


未来的武汉

将会吸引更多人留在这里

携手和这座

“大学之城”“青年之城”“梦想之城”

共同打拼!


出品:长江日报融媒体中心 编辑:蔡欣星 校读彭艳

报料&投稿:cjrb027@qq.com

转载长江日报原创图文须授权并注明出处




(作者:长江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