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考古成果都是对中华文明独特文化基因认识的深化 | 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长江网评论员周劼

日前,国家文物局正式启动“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由全国各考古发掘资质单位申报的31项参评项目列为初评候选项目。

从这份参评名单可以看到,它涵盖了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广大地域,从最北的吉林、内蒙古到最南的福建、云南,从最东的江苏、浙江到最西的新疆、西藏,各地的考古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名单还涵盖了从粮仓遗址到铸铜作坊,从戎人墓葬到古国群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时间跨越数千年。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原原本本,无不在考古工作者辛勤探测、发掘、整理中,拂去时间的尘沙,拨开历史的烟岚,一一浮现于我们面前。

这份参评名单较完整地展现了2020年我国考古的重大成就,其地域广泛性、品类丰富性再次证明了中华文明文化基因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不断加深我们对于中华文明的认知。

比如,湖北武汉鲁台山郭元咀遗址发掘的一批殷墟一期前后的铸铜作坊遗存,保留了清晰、完整的青铜铸造的证据链,对古代的冶金研究特别是长江中游地区商代青铜的铸造水平与工艺的研究有重要价值;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发现的5300年前“河洛古国”,实证了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是黄河文化之根、华夏文明之魂,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湖南华容七星墩史前城址,“外圆内方”的双城结构在长江中游地区属于首次发现,该遗址延用了约1000年,为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细数起来,这些考古成果,或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或将相关领域的断代提前数百千年,或使相关领域的证据链条完整扎实,或完全颠覆了以往的观念看法,这些散落于中国大地的处处遗址像我们文明星空的处处星辰,闪烁着历史的光芒,让我们对历史上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灿烂文化有了更真切的认知。

这些炉壁陶范、编钟玉璜,向我们诉说先民们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的种种故事,也向我们诉说中华文明如何以跨越古今的深邃目光、开放包容的心态、推陈出新的胸怀数次缔造辉煌的种种经历,我们可以再一次肯定,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是促进人类文明有序发展的积极基因,是赋予时代价值以新的内容与形式的活跃基因,是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博大基因。这些基因创造了我们独特的文明范型,独特的文化面貌,乃至凝练了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塑造了我们独特的精神世界,让我们感知到我们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

考古学不断地发掘,每年的考古重大发现,就是在为我们建立起一个文化的时空坐标。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今与古的精神是相通的。在这样的文化坐标里,我们更加自觉、自信、自豪。

【编辑:朱晨颖】

(作者:周劼)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