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区供水改造看基层协商民主 | 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长江网评论员周劼

长江日报报道,汉阳区江汉二桥街玫西社区社区因设备老旧,用水难成为困扰居民的大问题。2020年6月,社区开始进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涉及居民3100余户,但关键的转压站在选址上遭到部分居民反对。

由于转压站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只有社区的小广场可以容纳。方案公示后,一些住户担心有噪音和辐射,还有居民认为占用了自己的休闲场地,“矛盾最激烈时,社区张贴的宣传告示被人撕了四五次”。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社区、街道及施工单位先后召开了数次协调会,邀请有异议的居民面对面沟通;同时还举办了数次居民代表见面会,现场讲解施工方案,解释工程进度、如何保障不扰民,完工后会有什么好处,消除大家的疑虑。社区工作人员和下沉党员们分头到各自楼栋进行宣传,一些党员还利用晚上和居民跳广场舞的机会进行讲解。通过反复上门工作,终于做通了居民思想工作,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目前工程已基本完工,通水率超过了97%,居民不再需要半夜起来洗热水澡了。

300平方米的转压站经过协商已成功建成。记者史强 摄

这是一则“小”新闻,却折射出社区经常会遇到的“普遍”现象,也是经常面临的基层治理的“大”问题:基层社区公共问题的“共识困境”。

我们也居住于各个小区,常看到从物业、业委会,到社区管理部门,推出一些涉及公共利益的事情,无论是一条规定、举措,或是开一扇大门、挖一棵树,还是修路、改水、通气这样的惠及所有人的工程,即便大多数人都同意,但也不能保证大家意见一致,往往有少数人出于各种理由起而反对,很多事情就因此受阻,甚至造成矛盾、发生冲突。

古语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个人的秉性脾气、做事方式,每个人的利益诉求,每个人考虑问题的角度、权衡得失的眼光都不一样,城市的现代社区集合的又都是一群彼此不认识的居民,所以在社区公共问题上意见不一致、多数人说服不了少数人的现象其实是很自然的。但是社区的事务不能因为意见的分歧而停滞,惠及民生的事情也不能因为扯皮拉筋而流于口头支票,这时凝聚共识、化解分歧变得极为关键。

这则新闻里,社区书记和下沉党员们以贴心、近情、通理、明事的“说服”方式解决“共识困境”,“最终依靠广泛宣传和协商,大家达成共识,才确保了工程顺利完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基层协商民主的很好样板。

基层协商民主,一言以蔽之,就是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找到“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首先要商量,让每个人的意见充分表达,利益攸关各方通过平等、理性态度交换看法,阐述理由;其次,“商量”是为了“办”,坚持原则,不和稀泥,将好事办好。也就是说,协商民主的要义在于做通所有人的工作,而达致事情的圆满解决。既以柔性方式,又坚持原则,既兼顾所有人的诉求,又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还对少数人进行沟通疏导,通过不同利益主体间的良性互动,通过公正、合适的协商程序而达至“多元一致”公共问题的共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则新闻里,我们看到了一套基层协商民主的成熟机制,比如多元参与的协商机制,将公共事务的合法性合理性建立在共识的决策基础之上,少数人的意见充分考虑,坚持做通他们的工作,既看重结果也看重参与协商的过程;信息共享机制,以充分、科学、理性的解释(工程进度、如何保障不扰民)打消质疑和顾虑,让每个人都能获得充分的信息,塑造理性的协商主体;心理疏导机制,让反对者或者利益受损者能够心平气和,也让赞成者能够理直气顺,等等。直接参与、理性交流、相互体谅让步,这些机制充分体现了中国基层民主的诸多特点,“构成了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共识形成的本土化框架”。

解决意见分歧,有很多方式,为什么偏要舍“易”求“难”?有人会说既然大多数人同意,大家投票,少数服从多数不就完了吗?有人会说既然是好事,不能让个别人“坏”了,强行推进不就完了吗?可以理解说这些话的人盼着好事快办的心情,但简单的票决、刚性的行政命令就能解决问题吗?

协商民主坚信每个人获得充分的信息能改变“理性的无知”,即人们没有能力形成理性的一致意见;通过充分的协商,就能找到超越利益、超越个体的“共同体关怀”。好不好,看效果,我们从一个社区民生改善的事例中看到了这种效果:就像玫西社区的水通千家,将心比心,充分协商,公共问题的共识也能联通千家。

【编辑:朱晨颖】

(作者:周劼)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