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哥”一天组建抗疫爱心车队,志愿者顾不上吃饭转运物资

江夏区有一群爱好自驾游的车友,车是他们的“爱宠”,也是他们的“生命能量”。疫情防控期间,公交停运,工作人员上下班、生活物资转运、居民生活需求、特殊人群就医买药等等都需要用车,身为江夏区残联肢残协会副主席、江夏区自驾游协会会长,李清明知道,车友们能为武汉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了。    

去年大年三十,李清明向江夏区汇报了自己的想法:组建一支“江夏自驾游抗疫爱心车队”,免费为抗疫提供交通服务。区里对他的善举表示感谢,并希望他能组织好这项工作。

图为出任务中的李清明。

短短一天时间,一支由45台车组成的抗疫爱心车队就成立了。贴着“抗疫公益志愿者”红色标识的服务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服务纸坊街24个社区。

李清明既是爱心车队的发起人、联络员,也是战斗员。“随叫随到,快速反应,注意防护,不添麻烦。”这是李清明对车队的严格要求。除了随时联系各个社区,掌握用车需求情况,他和妻子张玲还服务新北路、十字岭、三潭路3个社区。

提起李清明,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资深爱心人士,是公益圈里温暖的“清明哥”。18岁那年,李清明右脚意外受伤,导致三级伤残。生活、工作中的诸多不便,使他深切感受到爱心服务对于伤残者的重要性,于是,他一头扎进公益服务中,十几年坚持为伤残人士剃头、代买生活物资等,其间常常自掏腰包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送给特困学生和老人。妻子张玲是他志同道合的爱心伴侣,多年来两人在公益路上携手相助。

李清明不许妻子跟着自己。但是,张玲说:“如果你不让我陪你,你也别想干。”就这样,夫妻俩肩并肩站在一起。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他们常常清早出门,下午两三点才饿着肚子回家。如果下午还有任务,他们回家时常常是晚上七八点。

图为李清明妻子张玲(中间穿便服者)正在为爱心车队队员发放防护物资。

社区服务经常需要临时用车。如果只需要一台车,自己恰好有空,李清明就自己顶上去执行任务。如果需要多台车,他就在群里呼叫车友们,往往应者云集。2020年2月23日,300箱苹果需要从乌龙泉街运回纸坊,当时已经是中午11点,快吃午饭了。李清明在群里一呼,立即有9台车从各个地方赶往乌龙泉,装满后还剩25箱苹果,李清明又在群里呼叫,一辆面的从回家吃饭的路上掉头赶到乌龙泉。他们自己装车,自己卸车,按照各个社区的安排,将苹果直接送到社区每个网格,忙完后已经是下午2点多了,这才各自回家吃饭。

做志愿者很苦,很累。但困扰李清明的不是苦,也不是累,而是高度紧张。他紧张的不是自己和妻子的安危,而是队友们。车队40多人,很多都是不曾谋面的陌生人,大家只因他一声呼唤,就挺身而出。

作者:刘桂英(江夏区文联副主席)

(记者吕所知)


【记者手记】

抗疫路上 执子之手

李清明是江夏区摄影协会会员,一次文联培训班活动中,刘桂英认识了他,当时刘桂英还不知道他是一位爱心人士。暂时关闭离汉离鄂通道消息一出,刘桂英看到李清明第一时间站出来倡议组建爱心抗疫车队,他带领的爱心车队成为江夏区最早的志愿服务抗疫力量之一。

李清明组织的爱心车队共45台车,服务60余天,他们夫妻俩服务了70天。整个车队服务1500余次,运送物资800余箱,服务医护人员150人次,运送就医群众600余人次,代购药品850人次,转运密切接触者10人,运输生活物资15吨。李清明夫妻的车几乎每天都有服务任务,跑了4600多公里,转运生活物资5吨、医疗物资90多箱,服务医护人员26人次,运送就医群众30人次,代购药品40多次。

李清明腿脚不便,抗疫志愿服务中,他的很多工作必须妻子张玲协助完成,比如拖运米、油、水果等物资,张玲要协助他上下搬运货物。除了协助李清明工作,张玲同时为整个车队服务,防护物资的协调分发、安全出行管理、联络等工作都是她一肩挑。

曾经有人以为李清明的志愿服务车队是收费服务,刘桂英为此特意问过李清明。李清明告诉她,爱心服务车队没有收取任何报酬,即使有人愿意给钱,他们也坚决不收。

“平凡中的伟大”征文投稿方式统一投稿邮箱:257770672@qq.com 邮寄地址:武汉市金桥大道113号新长江传媒大厦7楼武晚传媒  联系电话:027-59222222  来稿需写明:作品名+类型(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作者名+手机号码

【编辑:付豪】

(作者:吕所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