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跨谷越海”带来产业化井喷 | 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长江网评论员周劼

今天有三则令人惊喜的科技新闻:

其一,位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的航天器智能制造中心的航天科工二院空间工程公司近日完成了我国首条批产卫星智能生产线的研制、生产及安装工作,生产线正式运行后,可实现年产240颗以上小卫星的设计产能目标。

其二,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20年牵头启动的海水稻“十百千工程”中的国家耐盐(碱)水稻区试协作组的首批耐盐碱水稻品种已通过国家审定,在多地的示范种植田,测产结果显示平均亩产稳定超过800斤。该工程目前已在全国签约600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

其三,我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系列最新车型CR300AF型动车组正式在云贵川渝西南地区投入运营,这是继上个月在南京投入运营的CR300BF型“复兴号”动车组后的复兴号又一车型亮相。

这三则新闻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产业化。无论是填补空白的高科技,还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科技,抑或充满未来感的前沿科技,都在智能生产线、商业推广、全员覆盖等等“产业化”之下,爆发出惊人的速度和力量。

从科技成果井喷,到科技成果产业化井喷,当然有必然的因果联系,但却未必是一条坦途快车道。研究技术商业史的专家有一个形象的说法,科技成果要转化为成熟产业,要跨越一条从科技研发到企业初创的“死亡之谷”,要穿越一片从产品生产到大规模产业化的“达尔文之海”:大量,甚至绝大多数科技成果其实无法实现商品化、产业化乃是世界各国都存在的普遍现象。

很多貌似美好的科技、拥有无限潜力的科技,最后的命运常常束之高阁,或者仅仅是纸面文章,就在于从科研到产业化,要经历诸多诸如产品概念形成、研制原理性样机、研制实用性样机、产品定型生产、产品宣传与大规模推广等阶段。“只有跑完各阶段的赛程才有可能赢得胜利。”否则,任一阶段的掉棒,都会让“死亡之谷”里的科研成果“尸骸累累”,“达尔文之海”里的商业产品“沉舟连绵”。

而要跨谷越海,唯有将科技成果与社会优势资源结合起来,完成产业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才能最终体现知识产权的真正价值。

正是看到了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受阻的世界难题,数十年来我国不懈地在“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产业化”上久久为功,从推出诸多政策措施,加强宏观引导,到颁布诸多法律法规,理顺机制,改善环境,孵化激励各主体的积极性,再到设立诸多科技、产业计划,专项扶持,有效配套,加之“国务院各部委和各地制定的有关科技人才的引进与激励计划”更是数不胜数,终于在今天,我们看到了诸多由科技成果转化而来的新业态,新产业,也看到了“科技产业化井喷”。

科技创造财富、服务社会,从来不是自然而然,而是科技历尽艰辛跨谷越海而后的美好收获。我们看到的井喷,是以机制为舟、创新为桨的“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一个延续的政策走向,乃至一种体制所产生的跨越式发展。

【编辑:朱晨颖】

(作者:周劼)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