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水务汛后补短板 冬春抢抓水利建设黄金期

        面对2020年异常复杂严峻的汛情,武汉“水务人”全力以赴,保证城市安澜、人民安全,抢抓冬春黄金期。全市一批涉水工程加紧快干,做好迎战2021年汛期的准备。

        石洋泵站建设正忙。市水务局供图

        新改扩建泵站工程不断发力

        全市抽排能力稳步提高

        石洋泵站位于蔡甸区石洋村,汇水主要来源于汉江路以东至姚家山工业园片区,大约5平方公里的面积。在石洋泵站升级改造现场,主泵底板已经浇筑完毕,无数条钢筋正冲天而上。此外,进出水前池、消力池和拦污栅桩基已经完成,泵站雏形正逐渐显现出来。

        目前,该泵站建设进度已超三成,预计今年汛前完工。届时,排涝流量将从2.3立方米/秒升级至15.2立方米/秒,石洋片区排涝能力不足的难题可大大缓解。

        眼下,包括石洋泵站在内,共有154个项目被纳入武汉市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三年任务清单。其中,水利补短板方面包括防洪能力提升工程、长江大保护示范项目、排灌工程续建改造、农村饮水提标升级、水资源配置等5大类53个水利项目;城市补短板方面包括抽排能力提升、港渠涵闸改造、易涝点治理等3大类98个项目;生态环境补短板项目3个。目前已开工项目62项,完工项目5项。按照计划,全部项目将在2023年底主体工程完工。届时,全市防汛、排涝及水环境承载能力将再上台阶。

        23个防洪重点部位整治进行时

        确保今年汛期受益

        八铺街堤江滩位于鹦鹉洲大桥至杨泗港大桥段,全长3830米。如今,该段江滩的防洪工程已经完工,防洪六角块已经悉数铺设至护坡上。施工现场,多名施工人员正在岸坡上进行绿化和广场铺装工作。在挖掘机的协助下,成排的树木已经接连种下,一条平行于长江的绿道也正在“水落石出”。

        堤防是汛期护一城安澜的重点部位。为了确保2021年防汛安全,正在实施的堤防水毁修复、涵闸除险及河道整治项目共有23个,这些项目涉及度汛安全部分将全部于4月底前完工。

        119项水环境治理工程同步推进

        打造治水新格局

        30日上午,武昌外沙湖楚河及水果湖综合整治工程现场,水面如今已由蓝绿色转向青色。上周清淤完毕后,逐渐回水的外沙湖湖水的透明度显著提高,足以看清水中植下的水生植物随水波荡漾。不远处,智慧湖长——无人船正在自动智慧清理漂浮物、监测湖面水质变化。

        在水果湖和楚河两处,底部清淤工作正在进行。预计春节前完成这几个点位的水质调节,市民喜爱的“水下森林”也将回归。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4月30日前,全市将计划实施水环境治理工程119项。其中重点推进13项“三湖三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全面推进36项其他重点河湖水环境治理工程,加快推进污水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

        42处渍水点逐个消除

        防汛排涝体系再上台阶

        在过去的2020年,武汉防汛排涝体系迎战暴雨洪水,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但也暴露出了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批项目正在补短板,力争在汛前完工,全力消除建成区易渍水点。

        在友谊大道长江隧道入口处,渍水点改造已接近尾声,两侧新增的排水沟正依次铺上盖子,增设的地下式强排泵站的淡绿色罐体已被放置于一侧的绿地下,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安装调试。再入汛期,该点位的雨水将悉数被排水边沟收集,并由泵站迅速沿出水管排入沙湖。

        而在铁路涵洞下的紫阳东路东安路口渍水点处,由于地势低洼,则采取了整体路面抬升的工艺进行改造。施工现场正在进行顶管作业,两根直径约1.6米的蓝色顶管在地下3米处全力推进,目前已推进30余米。顶管作业完成后,再对此处路面整体抬升约50厘米。通道将与路面两侧标高22米相衔接,渍水问题可得到解决。

        目前,在全市的42处易渍水点中,已有30处完成整治。友谊大道长江隧道口、紫阳东路东安路口这两处渍水点整治进度正在提速;虎泉保利华渍水点整治,洪山区段已全部完成;所有易渍水点也将在4月30日前悉数完成。

        撰文:黄金波 廖宇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