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红色基因带到雄安去!” 北京六一幼儿院培养未来雄安人

“我可喜欢‘院长妈妈’啦,她很温柔,常跟我们做游戏。”

“‘院长妈妈’总带来好玩的玩具,还有机器人,她像个魔法师。”

听到孩子们的评价,殷珺心里暖暖的,她对这里也更加不舍。2018年3月,北京市六一幼儿院雄安院区揭牌成立,殷珺任雄安院区院长。三年的时间里,殷珺成了雄安孩子们口中的“院长妈妈”“魔法师”。北京教师开展了“组团式”援建办学,北京市六一幼儿院对原雄县幼儿院进行整体托管,在办学理念、管理文化、课程资源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实施一体化管理,雄安新区雄县的学前教育面貌为之一新。

“院长妈妈”正在给孩子们上音乐课。

“把红色基因带到雄安去!”初到雄安,殷珺任给自己定下了这样的目标。北京教师沿袭总院红色传统,将陕北特色腰鼓操带到雄安。她说,学校组建了百人腰鼓队,“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节奏中挥舞着鼓槌,奔放的腰鼓操伴着孩子们齐声呐喊,加深了他们对红色传统文化的了解。”

老师们还立足雄安新区,挖掘独特的校园文化。在雄安院区校园内,有一面彩绘“梦想墙”。会污水再利用的种地机器人、会飞的房子、潜水艇公交车、白洋淀水下公园、机器人同学……孩子们画出了自己想象中的未来雄安。与其他学校不同,雄县幼儿院校舍刚刚重建,几乎是所新建校。经过殷珺和同事的精心布局、科学规划,很快补齐了校园环境的短板。崭新的院落、设计巧妙的功能教室、趣味户外拓展区……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雄安是千年之城,但原有的教育资源和水平相对落后。殷珺说:“幼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未来雄安小公民。”为此,她带领雄安院区教师,从备课到设计教育活动,从教研到课题,一步步浇筑教师们的专业基础。

雄州古乐是雄安新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殷珺邀请雄州古乐队走进雄安院区,为幼儿现场表演,培养孩子们对传统音乐的兴趣。

在科技节上,孩子们操作3D打印笔,与机器人朋友一起游戏,观看球幕电影,操作关于“声、光、电、力、磁、空气、颜色以及物理原理”的科学小实验,还和爸爸妈妈一起亲手制作机器人。丰富的活动激发了幼儿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科学的乐趣。

由于班级中玩教具紧缺,殷珺组织自制玩教具大赛,发动老师一起动手制作。像普通的纸箱,被老师绘制成了龙舟造型,孩子们分组进行划龙舟的比赛。废旧的pvc管和饮水桶被老师制作成多人脚踏车,供多名幼儿同时游戏。在制作玩教具的过程中,老师们对幼儿年龄特点掌握更准确,动手能力获得提升,增强了环保意识。

自制玩教具就是提升教师技能素养的重要方面。殷珺说:“培养创新型教师,要从师德、专业知识以及多媒体技术等方面,多点发力全方位渗透。”同时,北京援建教师利用北京院区骨干专家资源,开设“名师工作室”,逐个专业领域开展培训,夯实教师专业基础。另外,创建线上资源库,利用多媒体手段组织专题培训,开启多个教研小组同时在线的高效教研模式。

雄安院区与雄县教育局形成研修共同体,辐射周边县、乡镇学前教育机构,殷珺带领院区骨干教师们走访了周边乡镇的多所幼儿园,带来优秀公开课展示交流,与他们定期开展教育研讨活动。

殷珺来到雄安工作时,自家的孩子还在上小学,作为母亲没能陪伴孩子的成长,内心是愧疚的。但在雄安娃娃们渴望的眼神中,援建办学的步伐无比坚定。谈及雄安教育的发展,殷珺说:“现在的雄安娃是未来建设雄安新区的主力军,作为专业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投入到雄安学前教育事业的建设中,要办适应未来发展的学前教育,助力雄安未来发展。”

(原标题:北京六一幼儿院培养未来雄安人)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李如意

流程编辑:u010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