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故事生动印证“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五四青年节来临,连日来,来自武汉市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水面部副主任王硕威、中交二航局海南工程项目部分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另有武汉市第一医院介入科技师、张勤手语导医义工队队长张勤,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主任韩道等人,获评“湖北青年五四奖章”。

他们的奋斗历程和先进事迹,昭示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集中展现了当代青年积极向上、务实担当的精神风貌。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张勤:“手舞芭蕾”当聋哑患者的“翻译官”

张勤 记者何晓刚 摄

这是一双让聋哑患者依恋的手,他娴熟的舞动着手中的“芭蕾”,手起指落间,闪烁着天使般的光芒。

5月1日上午8点半,武汉市第一医院介入放射科医生张勤一路小跑着赶到门诊大厅导医台,这是他和23岁的聋哑患者刘旭东在微信上约好的见面地点。尽管是临时预约,但张勤还是很热情地当起了他的翻译。“小伙子在湖南上学,来一趟不容易。”浓眉大眼的张勤身材魁梧,说起话来却很温柔。

医生说要查清频繁眩晕呕吐的原因,检查需要花费三四千元。而刘旭东既没有本地医保,父母也不在身边。“一下子掏这么多钱,你考虑考虑再做决定。”张勤一边劝他,一边跟他在襄阳的父母视频通话。问询了两老的意见后,张勤将刘旭东劝了回去。

下午2点,刘旭东再次找到了张勤。“回去看病,没人能听懂我说话。”看着满眼期待的小伙,张勤决定带他再去找专家。“可能是耳石症,试着先复位。”一次复位不到百元,张勤建议他试试,并帮他预约好了治疗时间。

原本“五一”休息的张勤,陪着5位聋哑患者从早上8点半一直到下午5点半。“要把手势翻译给医生听。”门诊人多嘈杂,一整天下来,他的嗓子哑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8年来,36岁的张勤早已经记不清为多少聋哑患者提供过手语导医服务。他的手机号和微信号都是公开的,随时方便陌生的聋哑患者短信微信预约。在武汉聋哑人士的圈子里,张勤是最懂他们的医生,是最称职的“翻译官”。在他的带领下,“张勤手语导医义工队”发展成为由60余名武汉市第一医院医护人员和60余名院外志愿者共同组成的手语志愿者服务团队,累积服务聋哑患者2500人次。

“只要我在医院一天,我就要让聋哑人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无障碍就医。”张勤希望用自己的双手,为聋哑患者架起一座与医护人员沟通的桥梁。(记者刘璇 通讯员喻锎 谯玲玲)

韩道:做创新路上的举烛之人

韩道 记者何晓刚 摄

“我是一名科技服务工作者,所做的努力,就是竭尽全力搭建最好的创新平台,帮助更多青年人在湖北追梦、圆梦。”5月3日,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道说,他希望成为创新路上的举烛之人,推动成果转化,服务创新创业,点亮光电创新梦想。

18岁那年,韩道从深圳来到武汉,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韩道拿到博士学位,放弃了回深圳当企业高管的机会,留在母校参与从零开始搭建新型科技协同创新服务平台。2012年,光电工研院成立。

2013年,光电工研院成功推进“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系统”(MOST)知识产权组以1000万元价格挂牌交易,实现了科技成果转让标的国内最大、个人及团队分配比例最高的两个全国突破。

在韩道带领下,光电工研院专注光电子行业创新创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作,获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光电显示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国家级众创空间三项国家级认证。

一粒粒科技创新的“金种子”,在光谷工研院变成一个个创新企业,为湖北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沃亿生物MOST技术及设备填补了我国高分辨可视化全脑网络空白;优炜星科技打破了美国对紫外UV-LED发光材料的垄断格局;光忆科技大容量光盘库、颐光科技高端椭偏仪获得第43届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等等。

当前,“芯屏端网”万亿级光电子产业集群正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崛起,光电工研院紧贴产业发展需求,优化科技供给,为全产业链发展做好支撑和后盾,专注上游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器件的研发和转化,培育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企业,并持续在“芯、屏、智”等国之重器的领域进行布局。

截至目前,光电工研院累计申请知识产权545项(含孵化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1项,成果转化金额共计2.5亿元;集聚百余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孵化企业80余家,培育企业总估值26亿元。未来,光电工研院还将助力创新向源头、向高端、向国际化迈进。(记者肖娟)

【编辑:朱艳琳】


(作者:刘璇 肖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